?

“合理選擇飲食”的雙語微課教學設計

2016-11-16 13:14吳曉紅姜正毅陳有鑫
化學教與學 2016年10期
關鍵詞:雙語教學

吳曉紅+姜正毅+陳有鑫

摘要:在英語日益重要以及密切關注身體健康的今天,飲食與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系與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已無法被人們所忽視,在校本選修課程“化學與生活”的教學中,作者以“微課”為載體,運用雙語教學的教學方式對課題“合理選擇飲食”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教學設計。

關鍵詞:微課教學設計;雙語教學;合理選擇飲食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10-0059-04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1

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人教版選修一教材中“合理選擇飲食”一節中的有關內容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合理攝入營養物質的重要性,認識營養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1],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與學生的身心健康密不可分。然而,多數地區的學校并未開設有關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進行學習。因此,筆者以微課為載體,運用雙語教學法和具有STS教育價值的學習素材作為主要組織線索對該部分有關內容進行微課教學設計,以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飲食的同時提升英語聽說和應用的能力。

一、 教學設計思路

筆者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以一定的化學知識和生物健康知識為基礎,以具有 STS教育價值的內容主題和學習素材作為主要組織線索,將本節內容分為4節微課,4節微課分別圍繞四個核心問題:(1)What is health?(2)In order to be healthy,how to eat?(3)Why must we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4)How to prepare the recipe?展開雙語教學,相關微課內容設計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中基礎型微課:微課1、微課2和微課3在核心問題的支撐與指導下進一步地將核心問題進行分解,進而形成相互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教學分支問題,實現化學知識與情境問題的結構化,最終通過應用型微課4中教學活動的開展加深對微課1、微課2和微課3中相關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實現知識的綜合遷移與應用。

所有微課教學活動的設計旨在促使學生在不斷地合作討論與解決問題中糾正一些以往對相關知識錯誤的認知結構,激發學生的養生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起“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的思想意識,讓學生體驗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化學與生活關系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和應用能力。

1. 微課1教學設計思路

如圖2所示,微課1按上述教學流程開展教學活動,以“What is health?”作為核心問題,旨在讓學生清晰地明確什么是健康、為什么要關注健康、怎么樣才算健康和如何才能健康四個問題,糾正學生以往對健康的錯誤認知,讓學生知道如何才能讓自己健康和學會判斷自己是否健康,激發學生的養生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起“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的思想意識。

課程教學環節以兩個What—“Whats the meaning of health?”和“What are the symbols of health which are recognized by the world?”、一個Why—“Why must we pay attention to health?” 和一個How—“How can we be healthy?”作為主要線索展開教學活動。

分支問題1:Why must we pay attention to health? 首先以展示長壽老人照片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問題:除了渴望長壽的原因之外,還有什么原因讓我們必須關注身體健康?在該問題的主導下,開展小組討論與交流活動,對關注健康的原因進行討論與交流;然后進行小組匯報并對小組匯報的結果進行反饋與評價;最后向學生展示當下全世界健康狀況的調查數據統計并對亞健康狀態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實現知識的凝練與升華。

分支問題2:Whats the meaning of health?與分支問題3:What are the symbols of health that are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以向學生展示對“健康定義與標志”傳統觀念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以小組辯論會的形式對上述傳統觀念進行評析,最后以雙語的教學方式對健康的定義與標志的相關知識進行如圖3所示的呈現與講解。

分支問題4:How can we be healthy?首先以聯系分支問題1與分支問題3的方式直接向學生展現問題情境,然后學生聯系自身已有的認知結構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之后以“頭腦風暴”的活動形式進行小組匯報并對小組匯報的結果進行反饋與評價,最后對“保持健康的方法”進行凝練與講解。

2. 微課2教學設計思路

微課2按圖4所示的教學流程開展教學活動,以“In order to be healthy,how to eat?”作為核心問題,旨在讓學生明確營養和營養素的概念以及營養與健康的密切聯系,同時教會學生如何每天合理地搭配自己的飲食,從而讓自己能夠身體健康,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養生意識和幫助學生建立“為自己健康負責”的思想意識。課堂教學環節首先以分支問題1“Why must we pay attention to collaborating diet?”展開對合理搭配飲食重要性的討論,讓學生明確合理搭配飲食的目的是為了合理的攝入各類營養與營養素,隨之以分支問題2“Why must we pay attention to nutrition?”作為線索展開營養和營養素的概念和營養與健康聯系的教學,最后以核心問題“In order to be healthy,how to eat?”為線索展開如何合理搭配飲食的教學,向學生展示合理搭配膳食的八種方法,最終以平衡膳食寶塔的形式呈現合理飲食搭配的比例關系,實現合理搭配膳食方法的凝練與升華。

3. 微課3教學設計思路

微課3以“Why must we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作為核心問題,按照如圖5所示的流程示意圖開展教學活動,以雙語講授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展開“食物的分類”和“關注食物酸堿性原因”相關內容的教學,旨在讓學生明確搭配膳食時要選用不同種類食物是基于營養的均衡攝入和食物酸堿性平衡兩方面的原因,同時讓學生明確堿性食物和酸性食物的概念,矯正以往錯誤的認知結構。

4. 微課4教學設計思路

微課4按照圖6所示的教學流程開展教學活動,作為應用型微課,微課4以“How to prepare the recipe?”作為核心問題,旨在讓學生能夠遷移與運用前面所學習的相關理論知識來編制一份屬于并且適合自己的食譜,幫助學生實現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進一步強化學生“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的思想意識,教師在本節微課中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以該問題情境引導并組織學生開展本節微課中設計食譜、匯報食譜和評價食譜的教學活動,在基于真實問題情境的活動中逐步領悟與掌握準備食譜的方法,最后對知識進行總結以實現知識與方法的凝練和升華。

整個微課內容的設計均是以相關核心問題作為主干線索,進而分解核心問題形成層層遞進的分支問題,問題之間相互獨立卻又相互關聯,教師能夠循序漸進地運用具有 STS教育價值的內容主題以及學習素材和采用雙語教學、小組討論等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充分地調動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生活當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幫助學生建構起“我們必須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的思想觀念,并且也讓學生能夠在享受化學的同時享受應用英語的樂趣。

二、 教學設計反思

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吳堅教授在其著作《全球教育發展新趨勢》中提到:“STS教育是未來國際科學教育的新發展”和“未來的多元文化教育應提倡雙語教育”[2]。整個內容的教學設計均以相關問題作為課堂組織的線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明確自己課堂上的學習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而且運用雙語教學的教學方式和具有STS教育價值的學習素材來對相關內容進行教學和呈現,是符合吳堅教授所提出的未來科學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發展趨勢的,但如何開展雙語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有待有關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與交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吳堅. 全球教育發展新趨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46-355

猜你喜歡
雙語教學
國際班生物雙語教學實踐與分析
基于 PBL模式的國際金融英漢雙語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實踐
高校雙語教學現狀與創新分析
漢語授課對維吾爾族學生數學學習影響的案例分析
對太極拳雙語教學中教學技巧的研究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導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探索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