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戶分化視角下的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2016-11-16 16:22李佳蓉王若凡
大經貿 2016年9期
關鍵詞:意愿

李佳蓉+王若凡

【摘 要】 本課題組基于對湖北鄂州和四川郫縣的調研,將農民分化為純務農農民、兼業農民以及純務工農民,了解其對宅基地歸屬權、宅基地退出的認知情況,知曉了他們的意愿選擇以及影響其作出選擇的原因,并給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宅基地退出 農戶分化 意愿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增長、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土地需求十分旺盛。一方面,國家為了保證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制訂了18億畝的耕地保護紅線,我國城鎮化發展、土地規模經營受土地資源瓶頸的制約;另一方面卻發現,伴隨城鎮化的推進,作為農村建設用地的宅基地卻存在普遍被閑置或廢棄的問題。這與我國集約用地的原則相互矛盾。

盡管國家希望通過推進農村宅基地退出來緩解人地矛盾,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但在政策施行的過程中確面臨不小的難題。隨著城鎮化發展不斷加深,我國廣大農村近年來出現了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農戶分化。農戶分化是指“伴隨農村城鎮化的推進,鄉村農戶就業城鎮化、收入脫農化的趨勢漸強,鄉村居民群體中出現因經濟、社會條件差異分化的群體”。在農戶分化背景下,由于各種因素差異,農戶們對土地的認知及依賴程度會產生很大變化,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他們參與農村宅基地退出的意愿。

二、研究綜述

宅基地一直是我國三農問題中十分熱點的一個部分,學者們最宅基地的研究文獻也十分眾多。宅基地退出在我國是最近幾年根據土地改革現狀提出來的新政策,通過閱讀各類文獻,我們發現,目前,國內學者們對于宅基地退出主要從“退出機制”和“補償方式”進行了研究:周軍輝等(2011)認為應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他們將宅基地退出的對象大致分為了3類,并結合每一類的特征制定了不同的退出機制;趙海峰(2012)根據浙江省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特別適用于浙江省宅基地退出的機制。為了降低農村宅基地閑置率,很多地方開始了宅基地退出的試點工作,但其效果似乎很不明顯,農民似乎對宅基地退出補償方式不滿意,因此許多學者開始對宅基地退出機制的補償方式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結果將我國宅基地退出補償機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建設性補償、貨幣補償和實物補償。徐小峰(2010)等學者提出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認為農村宅基地退出補償應按照這個原則來實施;肖鋼、韓康(2011)等學者認為應當對宅基地退出實行經濟補償或獎罰機制;徐小峰(2011)認為其補償方式可以是一次性補償也可以是永久收益分配權補償;而蔡國立(2012)主要研究宅基地退出的補償形式,他認為宅基地退出過程中可采取宅基地換房、換宅基地或直接換貨幣等形式。

三、數據來源于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數據來源于2015年7月-2016年1月在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郫縣兩地針對當地農戶的一項調查。鄂州市位于湖北省東部,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郫縣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帶,是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本研究共在兩地各發放150份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266份。

1.調查樣本基本情況

①調研對象性別比例

在調研的266份有效問卷中,包括男性調研對象104名,女性調研對象162名。

②調研對象年齡分布比例

在266份有效問卷中,年齡<30歲的調研對象有19人,占總人數的7.1%;30-40歲的調研對象有62人,占總人數的23.3%;40-50歲的調研對象有102人,占總人數的38.3%;>50歲的調研對象有83人,占總調研人數的31.2%。

③調研對象婚姻狀況

在所有的調研對象中,已婚比例占據總人數的92%,共244人;未婚人數僅占總人數的8%,共22人。

④調研對象受教育程度

在所有的調研對象中,未接受教育的調研對象有3人,占總人數的1%;學歷為小學的調研對象有35人,占總人數的13%;學歷為初中的調研對象為162人,占總人數的61%;學歷為高中的調研對象為45人,占總人數的17%;學歷為中專、技校及大專以上的共21人,占總人數的8%。

⑤調研對象外出務工情況

在所有的調研對象,選擇純務農的調研對象占總人數13%,共34人;選擇純務工的調研對象占總人數的30%,共79人;務農、務工兼業的調研對象共153人,占總人數的57%。

⑥調研對象對宅基地政策了解情況

在所有的調研對象中,很清楚宅基地政策的僅4人,僅占總人數1.5%;對宅基地政策僅了解一點的有76人,占總人數的28.6%;對宅基地政策聽說過的調研對象有122人,占總人數的45.9%;完全不了解宅基地政策的調研對象有64人,占總人數的24.1%。

(二)變量定義及描述性統計

本文由于因變量(X)農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取離散數值且有“不愿意”、“不一定”、“愿意”3個選擇(Y=0,1,2),故需要建立多元排序選擇模型(OrderedChoiceModel),其中,有序Probit模型是理想的估計方法。

在排序選擇模型中,作為被解釋變量的觀測值Y表示排序結果者分類結果,其取值為整數,如0,1,2,3,…。解釋變量是可能影響被解釋變量排序的各因素,可以是多個解釋變量的集合,即向量。Orderprobit模型的一般形式是:

Yi=βXi+εi

式中,Yi是隱變量或潛在變量,Xi是解釋變量的集合,β是待估計參數,εi是隨機變量(或隨機擾動項)。

3、實證結果

根據前文所述方法,利用軟件Eviews6.0進行有序Probit模型估計,具體結果如下表。

四、基本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1.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

了解農民對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的認識和意愿是推進我國廣大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前提。了解農民對宅基地退出機制的認知情況,有利于我們對改革的難易程度做出判斷,也決定了改革的成效。本文通過設計的調查問卷考察了農民對宅基地制度、宅基地退出等的認識,調查中大部分農民表示自己對國家最新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并不了解,也不太關心。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在266份有效問卷中,愿意參與宅基地退出的有10人,占3.8%;不愿意的有207人,占77.8%;不確定的有49人,占18.4%。廣大農民群體對宅基地退出制度的認識不夠,認知程度普遍偏低,意愿也不是很高。

2.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響因素

(1)個人因素

①年齡越大宅基地退出意愿越弱

在影響廣大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各個因素中,農民年齡與其退出的意愿呈負相關,年齡越大的農民越不愿意放棄宅基地的使用權,相反,年齡較小的農民退出宅基地的意愿更強。

②受教育程度越高宅基地退出意愿越強

受教育水平是影響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更高的農民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強烈。隨著新生代農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他們更向往城市生活,因此宅基地退出的意愿更加強烈,這充分說明受教育程度對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選擇呈正相關。

(2)家庭因素

①純務工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越強

隨著城鎮化發展不斷加深,廣大農村地區農民內部也產生了分化,本課題組暫且將農民分為:純務農農民、務農兼職務工農民以及純務工農民三大類。調查結果顯示,純務農農民由于長期生活在農村,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最弱,務農兼職務工農民意愿稍強于純務農農民,純務工農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最強。

②收入越高宅基地退出意愿越強

農民經濟負擔能力的高低是其做出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選擇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農民是否愿意讓渡宅基地使用權的影響因素中,農民的收入起到了拉力作用。經整理后的調查結果顯示,收入水平越高的農民越愿意讓渡宅基地使用權,并且他們在收入水平有保障后更渴望能在城市購買住房成為城市居民。

③供養系數越低宅基地退出意愿更強

供養系數是農民家庭非勞動人數與勞動人數之比。一個家庭的供養系數越小,其家庭在經濟等各方面的負擔均會小一些,這可以為其退出宅基地提供正面的支持,因此供養系數較小的農民宅基地退出的意愿更強。

(3)其他因素

補償方式對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響較強

調查結果顯示,補償方式對農戶退出意愿影響較大。如果賠償沒有談妥,即便是對年齡最小的新生代青年農民來說,土地也任然具有重要地位;即便是全家外出打工的農民家庭,他們也不愿意放棄土地。

(二)建議

1.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民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認知程度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量農民對宅基地產權歸屬的認知、宅基地出制度政策缺乏了解和關注,且其信息來源渠道十分有限,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農民的決策。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渠道讓廣大農民了解土地制度及宅基地退出政策,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政策認知程度。做好推行前的宣傳工作,在農民真切感受到宅基地退出的好處之后才能更好地做出意愿選擇,并積極地參與到改革中。

2.分層次、分批次、分地區,有重點地推進改革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廣大農民群體由于個人、家庭以及其他因素出現了分化。因此,政府在推進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開展時應該根據農戶不同程度的兼業行為、不同地區、不同的經濟狀況等條件,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分層次、分批次、分地區、有重點地推進改革,進一步推進我國土地制度的改革。

3.針對不同類型的農戶采取不同的補償方式

在農戶分化的背景下,不同類型的農戶對補償方式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政府應該針對不同類型的農戶制定不同的補償和安置方式。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對于在城鎮已有住房或者想在城市買房的農民,政府可采取貨幣補償的方式;對于想繼續留在農村務農和生活的農民,則傾向于給予住房補償,可在農村交通便利處集中建設安置小區,并完善各種配套相關措施。

4.開展和完善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服務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農民宅基地退出的顧慮主要是生活成本的增加。因此政策制定在滿足愿意參與宅基地退出工作的農民的需求的同時,也應該將關注點分一點給不太愿意或不愿意的那部分農民,通過開展和完善就業技能培訓、多渠道增加農民工就業機會、完善社會保障服務提高對不愿退出的那部分農民的吸引力,以推進我國宅基地制度的改革。

猜你喜歡
意愿
健全機制增強農產品合格證開證意愿
汪濤:購房意愿走弱是否會拖累房地產銷售大跌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 支持基層創新創造
交際意愿研究回顧與展望
流動人口城市融合意愿統計分析
實習護生兒科就業的意愿調查及分析
民辦本科生高考擇校意愿調查
家庭收入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
意愿評估法在農地非使用價值評估中的改進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