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藏電影的“去神秘化”之路

2016-11-16 17:28陳莉莉
瞭望東方周刊 2016年42期
關鍵詞:藏族題材西藏

陳莉莉

“要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發生日常往來關系?!睆垪钫J為,這是涉藏電影“去神秘化”的道路

沒有西藏題材電影常見的奇觀式壯麗風景,只有冬春里混濁的河流和荒涼的牧場,從冬天的枯黃沉默,到春天的河流解凍,藏族一家三口人經歷了關系的微妙變化。這是2015年松太加導演的《河》所講述的故事。

在近兩年的西藏題材電影中,藏地不再被描述成神秘的療傷圣地,創作者開始挖掘講述藏地故事的不同方式,試圖更精準地捕捉當地生活的本質,除去裝飾性的自然景觀和異域風情。

在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這些作品集中亮相并獲得不少關注,包括劉杰導演的《德蘭》、張楊導演的《皮繩上的魂》和萬瑪才旦導演的《塔洛》等。其中前二者分別斬獲主競賽單元金爵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攝影獎。

一些媒體認為,涉藏電影的敘事方式正在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在藏族本土導演漸成氣候的同時,內地導演也開始涉足西藏題材。創作者多維度的嘗試,激發了人們對全球化與本土化雙重語境下藏地影像的再關注。

神秘與誤解

張楊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以往的西藏題材電影往往從帶有獵奇色彩的外來人視角出發,容易失之于極端、片面,比如有些西方人拍的西藏題材電影,“過于政治化,符號化。畫面里故意充斥著那種神秘,包括服裝、道具、造型和場景。我們去看那種電影會覺得很不真實?!?/p>

實際上,在電影之外,文學、繪畫等藝術形式對西藏的大量書寫,也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觀——在這些作品中,同樣有著對西藏的不少誤解。

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講述了四名西方游客意外來到中國藏地,遭遇種種離奇事件的故事。

該書出版后形成了轟動性影響,以至于很多西方人將這部歷險性小說當成解讀中國藏地的教科書,造成了西方對于藏地不切實際的幻想。至今,它的這種影響還在——“神秘”仍是這塊雪域的重要標簽。

為何長期以來人們對西藏的認識偏于“符號化”?

實際上,在上世紀90年代及更早以前,藏地并不如今天這樣容易抵達。

獨特的地理和氣候,造就了西藏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和獨特的生活習俗,所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藏地是一片既陌生又令人向往的神秘土地。

去西藏拍電影的時機到了

張楊坦言,自己有藏地情結。藏地對于張楊的吸引力,也是源于“神秘”。以前藏地的新聞和圖片不像現在這么多,張楊對西藏的印象“還停留在少年時代地理課的解說里”。

懷著強烈的好奇心,1991年,還是大學生的張楊第一次去了西藏?!耙瓣笈?、藏羚羊和野驢”,是張楊對西藏的第一印象。

1992年畢業以后,張楊有了拍一年紀錄片的機會。那時候可以自己選題材,張楊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了青海藏區、甘肅南部藏區、云南怒江這樣偏遠的地方作為拍攝對象。

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實際上也是深入藏地的過程。那時候他的認知與第一次入藏的感覺不一樣了,“不再是單純的好奇?!?/p>

后來,張楊進入商業電影時代,但他還是對藏地念念不忘,一直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去拍攝西藏題材的電影。如著名畫家敬庭堯所感慨:“西藏是創作者的繆斯,人人都知道這兒有取之不竭的靈感?!?/p>

伴隨著交通的日漸便利,西藏旅游業發展迅速。拿西藏自治區旅發委黨組書記肖傳江的話來說,西藏旅游業歷經3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西藏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p>

2016年前7個月,西藏累計接待游客1172.9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62.66 億元。

《印度斯坦時報》稱,“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來到西藏,親自看一下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而不用再靠聽故事或者道聽途說的方式?!?/p>

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普通人足不出戶即可看到青藏高原上的人與景。

總之,藏地不再那么神秘。張楊說:“現在只要你感興趣,并且能克服高原反應,你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迅速抵達藏地?!?/p>

對于張楊來說,去西藏拍電影的時機到了。同時,他也意識到,拍攝藏地電影的門檻會更高,如果不深入生活,“胡編亂造,就會被識破”。

進入他們的生活

讀完扎西達娃的先鋒派小說《西藏——系在皮繩上的魂》后,張楊被作品融合魔幻現實主義與西藏人文景觀的特質強烈地吸引住,開始著手電影改編。

2007年,張楊完成了《皮繩上的魂》的劇本——這是一個有關仇恨和救贖的故事。他決定全部啟用藏族演員、使用藏語對白拍攝。

這不是張楊的第一部關于藏族文化的作品,在此之前他還拍攝了《岡仁波齊》。這部電影沒有劇本,以記錄的方式完整真實地呈現了藏民自己的朝圣之旅。

宏大社會背景下,這塊土塊上的人們如何生活?他們如何對待愛情、親情以及快速發展的社會?這是全世界的人們都關心的問題。張楊把它稱為電影的世界語言。

“要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發生日常往來關系?!睆垪钫J為,這是涉藏電影“去神秘化”的道路。

“西藏的普通老百姓跟全世界的人一樣,他們也要吃喝拉撒睡,他們面臨的問題跟全世界人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一部好電影,應該更多關注人的普遍問題,比如婚姻、家庭、價值觀?!彼f,“為什么不能從這樣的角度去拍西藏人的生活?”

兩部電影的拍攝讓張楊感到酣暢淋漓,與他早期的商業電影相比,這兩部作品更為純粹,不再搖擺于電影的商業屬性和藝術屬性之間,而是展現了作者強烈的言說意圖。

對藏地的重新認知

在張楊涉足西藏題材電影之前,萬瑪才旦等藏族本土導演的一系列有關藏族生活的作品,已經在文藝界產生影響。

萬瑪才旦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末期,作為第一代使用藏語做電影的導演,他先是以與藏地有關的寫作成名于文學領域,后將自己文字里的“藏族人日?!鞭D化成影像,先后拍出《靜靜的嘛呢石》《老狗》《尋找智美更登》《五彩神箭》《塔洛》等作品。

對于不了解藏族文化習俗信仰的大多數觀眾來說,其早期作品《靜靜的嘛呢石》似乎缺少看點,因為沒有鮮明的戲劇沖突,并且顯得冗長,但真實反映了普通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而最新作品《塔洛》,則以小人物的悲喜折射藏地年輕人的現狀,還原真實的藏地。

如今,越來越多的藏地本土導演正在進入人們的視野?!逗印贰独_青年》《輪回》《她的名字叫索拉》《貢嘎日噢》,這些“祛魅”的影像作品,書寫了新的高原圖景。

其實,電影導演在藏族地區還是比較新的職業,但這批本土導演敏銳地感覺到,這種大眾傳媒手段在表達上“更有力量”。拿萬瑪才旦的話來說,他們是在用電影做“文化翻譯”的工作。

藏族本土導演的創作視角,影響了“外來”的創作者,如張楊、劉杰這樣的內地導演?!八麄冏约好枋鲎约旱纳?、民族、對世界的理解,他們的作品是我們這些藏族以外的人的參考?!睆垪钫f,也許不斷出現的新作品又會影響更多的后來者。

從當初被西藏的神秘吸引走進藏地,到摒棄“神秘化”“符號化”,完成“日常西藏人”的講述,其實張楊們也完成了對藏地的重新認知。

猜你喜歡
藏族題材西藏
軍旅題材受關注 2022年03月立項表分析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動作特點和傳承發展
廣電總局關于2020年4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
天上的西藏
《演變》《藏族少女》
神奇瑰麗的西藏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徒步搭車到西藏 真正的說走就走?。?!
一位藏族老阿媽和五星紅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