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人德的書法追求

2016-11-18 10:13王偉林
蘇州雜志 2016年3期
關鍵詞:書家華人書法

王偉林

華人德的書法追求

王偉林

藝術的探索與創造歷來是孤獨甚至寂寞的,唯其孤寂才有日后的碩果累累。孤獨是一種非凡的境界,一種高超的品質,更是一種強大的力量,穿透歷史,穿透迷茫,指引探索者完成藝術的“涅槃”。中國當代書法發展到今天,其軌跡和格局日見清晰。大批書手由于耐不住孤寂,求變心切,在書法大潮中載沉載浮,其中雖不乏一時轟轟烈烈者,但終究落得個千人一面的“流行病”。只有少數清醒者,自甘寂寞,一意孤行,不為時尚所動,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正是他們獲得了更高層次的生命永恒。吳門書家華人德先生便是這樣孤寂自守的探索者。

和一般書家不同,人德先生作書有著十分清醒的理性精神和創新意識。這種清醒的理性精神和創新意識,建筑在他對中國書法發展全面而深刻的把握之上。先生是個道地的書法家,但他首先是學問家、書論家。近十年來,先生相繼出版和發表的眾多書學論著,如《談墓志》《清代的碑學》《〈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注》等,便是最好的佐證。淵博精深的理論素養和高屋建瓴的美學見解,使他的書法創作往往深入無人之境,獨辟蹊徑,生面別開。正如先生所云:“我感到唐代以后的書法已趨平夷,為何不溯流而上,越砥柱,登龍門,入河套,度陰山,或出青銅峽,觀大漠風煙,關山落照,見廣袤渾穆之氣象,雖不能探源于星宿海,而乘槎浮海亦可矣?!毕壬婚_始就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至的孤寂之路。

先生是尊碑的,尤愛漢碑與魏碑,愛其古樸天真,愛其雄厚渾穆。漢魏碑刻中凡能觸發其藝術靈感的,哪怕是名不見經傳的斷碣殘石,先生都報之以青睞和深深的愛撫。而像《張遷》《石門》《禮器》《楊淮》《好太王》《姚伯多》《廣武將軍》《嵩高靈廟》等巨碑名品,更是他方丈之室的座上賓,先生與它們對話、交心,感情篤甚。難能可貴的是,面對如此眾多的碑刻資料,先生均能得其氣而返其質,所謂“去蕪存菁”,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在臨習前人的碑刻墨跡時,要有自己的主旨和眼光,博觀約取,匯集眾長,并充分發揮個性,以創出自己的風格?!甭撓氲浇懒暠?,有兩大惡習:其一,筆下方棱角出,張牙舞爪,猙獰可怖,終墮惡趣;其二,故作荒率斑駁,支離丑陋,無病呻吟,俗不可醫。先生之過人處在于,他遠避世俗之好,夾縫求生,披沙揀金,直接漢魏風骨,進而形成自家面目。他兼習漢篆漢隸,碑刻之外更及于銅鏡磚瓦文字,加上深湛的文字學修養,使先生如虎添翼,登堂入室。先生通察古今刻石之流變,參以魏碑風姿,終以漢人氣格統而率之,并汰除魏碑方整板滯之弊,增以簡牘鐘銘活潑之勢,因而筆下隸書既古樸又鮮活,新人耳目,飲譽當代。先生平素極推重清代書論家姚孟起《字學臆參》中語:“作隸須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氣象”“作隸須有拙筆乃古”,這種自覺的審美追求奠定了先生的藝術風格:平淡內蘊又寬博大度,洞達溫潤又情趣盎然。真所謂“看似尋常實奇崛”。

華人德書法

作者與華人德

隸書的成功并未使先生裹足不前,相反,他給自己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危途:繞開前人的成功之路,用自己深厚的隸書功夫去開辟一個別樣的天地,寫出有其獨特面目的篆書、楷書、行草書。這是何等的氣魄?如果從前人留下的岐陽石鼓、泰山刻石、《蘭亭》、《書譜》等書跡入手,輕車熟路,研習有年也足可成家,但前輩書家已在此領域占盡風光,作為一個有個性、有追求的書家應該避易就難,標新立異。人德先生正是通觀了中國書法的發展規律及字體、書體之變以后才作出上述的審美選擇。我們不難看出,其近年來的篆書、楷書、行草書作品都明顯地帶有其隸書的獨特韻味:濕潤暢達,巧拙相生。人德先生戲稱這叫“吾道一以貫之”。極樸素的一句話,其后該有多少辛勤的汗滴!我不能斷言先生的這一探索已然成熟,但至少抓住了“隸變”這一字體演變的關鍵,以隸書為突破的契機,可上溯篆書,下通楷、行、草。顯然,這一探索遵循著書法自身的發展規律,“吾道一以貫之”的做法也與書家個性風格形成的規律相合,因而可以說它是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實現的書法新變,其意義自不待言。這里要順便一提的是,在一般讀者眼里,人德先生的楷書似胎息弘一法師。確實,弘一大師的人品書品,先生心儀已久,尤其服膺弘一在書法上善于創變又不著痕跡的本領。然而,弘一的書法,先生只是品味玩賞,未臨過一字,若韻味相通也純屬巧合。用筆、結字則大相徑庭。前些年,先生的一些書法知交勸其不妨臨一些宋、明行草書以增強書法的動感,先生笑而拒之,依然故我,徜徉于他那自足的世界中,更何況去臨摹近人之作?先生平素創作喜用兩啟首章:“心畫”和“尋夢”,怕是最能道出個中三昧了。

先生書法的天趣和創作之路的獨特,還表現于其用筆的卓然不群。先生作字,無論大小巨細,無論正草隸篆,均喜用大號長鋒羊毫為之。長鋒羊毫腰勁小,彈性弱,腕力弱者難以駕馭,難怪當年潘伯鷹先生在《中國書法簡論》一書中諄諄告誡后學不要用長鋒羊毫書寫。人德先生憑藉他獨特的藝術感覺,巧妙地借用長鋒羊毫的彈力,發揮其“筆軟則奇怪生”的優勢,任意揮灑,應付裕如,精、氣、神凝聚于毫端,同道見后莫不嘆賞。他在理論上對長鋒羊毫的產生、發展、制筆工藝、使用方法、優缺點等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寫成《論長鋒羊毫》(見江蘇省書學論文集》長篇學術論文,足見其對此探研之深。

近年來,先生有感于書壇風氣不正,仗義直言,在書法報刊上發表了多篇批評文章,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伴隨著書法創新觀念和回歸意識的抬頭,一時間“流行書風”刮遍書壇,向為人們所重視的書法技法橫遭劫難,任“意”廢“法”、“寧拙毋巧”的惡札滾滾而來,人德先生對此深惡痛絕,作詩一首撻伐之:“心期目想學枯禪,不見波瀾起筆端。休羨素師多妙悟,遍栽蕉葉作蒲團?!辈⒃诎现幸会樢娧刂赋觯骸敖裰鯇W者,每好談頓悟而輕力學,多遵謬妄,為無本之木,作此諷之?!边@些年,人們熱衷于對民間書法的吸收,紛紛把藝術觸角伸向原先的“窮鄉僻壤”,殘碑斷碣、簡牘地莂、鐘銘磚瓦無不受到格外青睞,但大都囫圇吞棗,徒成下品。對此,先生認為,民間書法自然天成,野逸可愛,蘊藏著豐富的藝術滋養,值得今人開采。但作為原始礦藏,它們畢竟粗疏荒率,品位不高,學者若不加甄別,不加取舍,不予雕琢,一味野逸,終難登上大雅之堂。我們注意到,同樣是借鑒竹木簡書,同樣是吸收磚瓦文字,人德先生處處以我為主,對“礦藏”精心淘洗、提煉,因而他的作品既有民間書法的天真可愛之趣,又添了幾分文人墨客的儒雅風韻,不激不厲,活潑多姿,從而獲得了高層次、高品位的“天趣”,自然與“野”“偽”“怪”“霸”“甜”等無緣。

這便是華人德,孤獨、執著、清醒而又脫俗的書家華人德。

猜你喜歡
書家華人書法
文人匪事
何為“華人”?
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雜說書家之性靈
書法欣賞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大美不言 大樸不雕——記青年書家郭漢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