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現存問題分析

2016-11-18 15:21郭燦燦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空間環境新農村問題

摘 要: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作為農村居民集中聚集的居住環境,其空間環境的布局以及特色都是有一個較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四川傳統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是一個極具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魅力的空間環境,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新農村建設的大力發展,四川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正在遭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沖擊,本文從四川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現存問題出發,進行深入思考,為進一步進行四川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的規劃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問題

四川傳統村落建筑空間環境是當地居住文化、自然環境以及地域特色高度融合的產物。四川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人文環境造就了四川傳統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獨特的地域特色和鮮明的文化魅力。隨著城市化進程及新農村建設浪潮的興起,四川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已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風貌,為了能在新農村建設中很好的打造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獨有的特色與魅力,對四川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現存問題的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村落建筑分布對自然地貌的忽視

四川傳統村落建筑分布有其獨特的分布規律與特點,一是分布在盆地內農業最為發達,人口最多的地區;二是分布在主要交通線,特別是古驛道、古棧道、古鹽道及茶馬古道等古商道沿線;三是分布在江河溪流沿岸;四是分布在壩子、河谷地區。四川傳統村落建筑分布不同于北方中原農村的大面積集中聚居的形式,村落中單體民居建筑周圍多與竹木樹林和院壩組成獨立居住空間單元。

而在新農村村落建筑選址及分布時對原有自然地貌進行挖掘、平整、修改等,并未對自然地貌中的地形進行區別對待,并集中分布民居建筑群落,致使村落自然地貌受到破壞,村落建筑分布與周圍自然地形脫節,與自然環境格格不入。

2 村落建筑空間規劃城市化嚴重

農村固有的生活方式決定了農村村落建筑空間規劃有別于城市規劃,傳統的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衍生出村落建筑空間規劃中獨特的空間形式,例如農村商品交易需要的街巷及集會空間,農村人流集散及標志性的村口空間,農村主要交通區域的大街及碼頭渡口空間,農村公共聚集場地的廣場院壩空間,農村節奏有序的街口空間,農村鄉情濃厚的晾曬院壩空間等。

而在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規劃時很多借鑒了城市規劃的原則,統一的寬闊街道、城市化建筑裝飾材料、城市化的空間布局、無代表性的建筑色彩運用等除了給農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以外,使特色鮮明的農村村落風貌也蕩然無存。

3 村落建筑空間環境中生態環境的損失

四川很多傳統村落建筑選址多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將自然環境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入到村落建筑環境當中去。很多村落建筑的修建都對周圍山體、綠樹、植被進行保護,村落中古樹綠蔭相映成畫、各種竹林各具風韻,村落建筑掩映在一片片綠意盎然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很多村落多鄰水而建,或鄰近大江大河,或鄰近山泉河溪,或鄰近湖塘堰池,除了帶來便利的生活環境以外,蜿蜒曲折的水岸線、層次豐富的沿岸景觀也為村落建筑空間環境增色甚多。同時村落中水面上各式各樣的木橋、石橋、鐵索橋等,村落中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的路亭、牌坊、水井等都成為村落環境中靚麗的風景線。

而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多套用城市建筑環境規劃模式,用整齊的行道樹、幾何形的花壇、設計感很強的雕塑、統一固定的樹種、人工河岸等方式進行新農村村落環境的打造,雖然村莊變得干凈、整齊了,但村落原有特色生態環境也漸漸消失了,致使各個村莊風貌雷同。

4 村落建筑空間環境中地域鄉情景觀的缺乏

四川傳統村落建筑分布在自然山水之間,流動的街道,隨地形起伏的建筑與臺階,粉墻黛瓦的色彩搭配,層層疊疊的山墻屋面,高低錯落的景觀布局等是人們印象中典型的四川村落建筑的景象。村落中不乏地方文化特色鮮明的穿斗架、石板路、柵子門、過街樓、高石梯、鋪板房等,同時村落中常出現鄉情濃厚的標志性景觀,如風水塔、寺廟、戲樓、石牌坊、村口古樹等,再加上地域特色鮮明的黃桷樹、斑竹林等環境綠化形成了村落獨特的鄉情景觀,將村落中山石土木、花草魚蟲都融入到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的意境美之中。

而目前,在很多新農村村落建設規劃中整體劃一的規劃犧牲了很多傳統鄉情景觀,不加區別的為統一規劃讓步,改變傳統村落的地形,在新農村建設規劃中大量的拆遷使具有濃郁鄉土風情的古樹、古塔、古廟、古村舍等逐漸消失,在新農村建筑空間規劃中人為的打造的景觀環境缺乏鄉情氣息,讓人們找不出家鄉的記憶。

5 村落傳統特色公共空間缺失

四川傳統村落中公共空間是為人們提供社會交往、宗教信仰、休閑娛樂的重要空間場所,集中體現了當地的歷史文化、鄉俗民情、生活趣味等。村落中常見公共空間有以下類型:一種公共建筑,常見為會館、祠堂、寺廟等。會館是為本籍客商、官差、趕考士子等提供旅居聚會互動服務的民間組織;祠堂是本族人敬祀祖先、執行族權、勸善解紛、懲治家門不肖的公共建筑;寺廟是村民為了祈?;蜴傂暗木褡非髨鏊?。這些公共建筑通常是村落建筑中設計裝飾最為華麗氣派,在空間功能布局、環境氛圍營造、藝術文化打造上都凸顯了當地文化氛圍與民風民俗。另一種是公共場地,常見是村落中村民聚集的空曠小場地、村民晾曬農產品的晾曬場地、村民洗衣玩耍休憩河邊、池塘等這些空間是隨著村民長期居住習慣逐漸形成的公共交流、休閑娛樂的空間場所,豐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是鄉里鄉親情感交流的重要場所。

而在新農村整齊劃一的規劃設計中,有些新農村高高的民居院墻、封閉的庭院打造、公共空間以中心公園、健身場地等城鎮化設計為主,村落中公共空間環境的使用功能被具象化,使公共空間變得單調無趣,村民們也都更加傾向于“關起門來過日子”。傳統村落特色的公共空間環境的缺失,使村民過上了城市化的生活,鄰里交往越來越少,缺失了很多情感交流。

特色鮮明的四川村落建筑空間環境是一定歷史時期、地域文化、經濟技術共同作用的產物,是一個地區地域特色的主要代表。雖然隨著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豐富先進的現代建筑材料與施工技法為新農村村落建設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性,但傳統村落建筑空間環境中所體現出來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與生態環境的共生共榮、地域文化的發揚光大、鄉土風情的自然流露等都是應該保留及傳承的,因此在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打造時存在的一些問題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希望通過問題分析,能夠為四川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的規劃研究起到啟發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 季富政.巴蜀城鎮與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郭燦燦(1982—),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空間環境新農村問題
新型農村社區公共設施的設計與思考
歷史事件紀念館特質空間環境塑造與情感表達研究
醫院空間環境導視系統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