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南地區藏族色彩觀的特點

2016-11-18 15:26謝麗娟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謝麗娟

摘 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勤勞、勇敢、樸實的甘南地區藏族人民在建筑、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等自身風格已經形成,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本地藏民的審美情趣及歷史傳統,是藏族民族特征的主要內容之一。而民族色彩可以代表民族情感,因為藏族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文化繼承等方面與其他地區有較大差異,所以其審美情趣和色彩觀上也同其他民族有較大的不同。甘南地區的藏民在長久生活生產中,自身民族的色彩認識也獨具特色,不管是雄壯的藏式建筑物,還是無與倫比的藏族繪畫、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獨具特色的裝飾藝術等,其對于色彩的演繹,都始終讓人感覺到濃濃的藏族特色。

關鍵詞:甘南地區;藏族色彩觀;色彩藝術形式

1 甘南地區藏族色彩藝術概況

位于甘肅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包括了夏河、瑪曲、舟曲、卓尼、臨潭、碌曲、迭部七個縣及合作市,其中碌曲、瑪曲、卓尼、夏河合作為純牧業區。甘南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從古至今,甘南地區各族人民相互學習,創造了許多精彩的藝術形式,以藏族為特點的藝術文化尤為突出。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勤勞、勇敢、樸實的甘南地區藏族人民在建筑、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等自身風格已經形成,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本地藏民的審美情趣及歷史傳統,藏族民族特征的主要內容之一。

2 甘南地區藏族色彩藝術形式的分類及特點

我們常見的甘南地區藏族色彩藝術形式可分為建筑、繪畫、雕塑、服飾、裝飾藝術等方面的色彩表現方式。

2.1 建筑

甘南的藏族寺院建筑藝術氣息濃郁,色彩鮮明,在著重強調傳統規范的基礎上,又把人同自然和諧之意呈現出來。

白色塔和經堂,黑色的窗框、棕色裝飾帶、紅色木門裝飾白色墻面,而棕、白兩種裝飾帶裝飾紅墻。金頂不但是組成藏族佛塔、寺院、宮殿的重要部分,同時還可以用在高級建筑物中做裝飾品,旨在城鎮建筑群和群殿中突出主體建筑,顯示其氣勢恢宏。宗教色彩濃郁,鮮明的紅色、白色、褐色相搭顯得獨具藏族特色。民居建筑也是采用典型的藏族特色,黑色的窗框顯得格外醒目,整體色彩協調統一。

2.2 繪畫

藏畫顏料的配方有很多種方法,礦物質顏料是繪制唐卡和壁畫的主顏料,像黃色由砒霜和硫磺合成,紅色則有朱砂配制而成,藍綠兩色主要是從藍色植物中提取,而白色是由名為“嘎日”的白色礦物質配成。

唐卡是一種彩緞裝裱的卷軸畫。質地和種類都呈現多樣化,大部分是繪制在紙面和布面上,也包括織綿、刺繡、貼花等式樣,是最具經典的藏族繪畫藝術種類。繪制的團以色彩絢麗、生動形象著稱,裝飾性極強。

傳統藏傳壁畫制作與著色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嚴謹,形成了重彩鋪底,重點暈染,圖案化、裝飾化的畫風和民族風格,使畫面色彩具有色彩凝重、富麗堂皇的特點。

2.3 雕塑

甘南藏族有品種多樣的雕塑,浮雕和圓雕是十分常見的品種,大部分采用石、玉、泥、金、銀、骨、木、銅等材質制成,除了塑和雕之外,還使用了各種色彩和很多裝飾物,并根據當地的風土民情把臂環、飄帶搭配在雕塑上,有的則是在造像上鑲嵌綠松石、瑪瑙等貴重物品,使得雕塑的色彩斑斕,熠熠生輝。

2.4 服飾

甘南地區藏族服飾千姿百態,各顯綺麗?;罘鸷蜕畟H的衣著與群眾的服裝有著嚴格的區別,佛僧上身穿背心披袈裟,渾身上下沒有紐扣,只有用腰帶系裹,腳上穿著長腰的厚底靴。佛僧進經堂和講經院集體誦經,必須披上用世碴或毛褐做的披篷,頭戴黃色雞冠帽,赤足進入經堂。僧服是按著佛僧間等級和佛位高低進行來穿著,有很強的等級觀念,不可混淆。另外俗、僧、佛間穿戴的靴子也有一定差別。

藏族群眾服飾可分成農區和牧區兩類。碌曲縣、瑪曲縣、夏河縣以及相鄰的半農半牧區是牧區服飾的主要分布地帶。而舟曲縣、卓尼縣、迭部縣是農區服飾主要分布區。

圓頂寬檐禮帽是牧區男女的最愛,冬季則戴狐皮帽。夏河縣的藏族婦女大部分會戴白羊羔毛圍邊皮帽或者四片瓦形翻毛邊的繡花禮帽。在穿藏袍方面,不管是男女,內里都穿著用藍、綠、紅綢緞縫制而成的斜開襟、半高領的鎖邊夾襖。1.5厘米的金黃緞子包在襟邊及領沿,外邊身穿皮襖或者布袍。

農區服飾中旗袍是卓尼縣藏族婦女十分喜愛的服飾,并獨具特色。旗袍原本只是滿族婦女的特有服裝,1920年以后,漢族以及其余民族也開始模仿旗袍的穿著,并延續到今日。這里所說的旗袍有以下幾個特色:直線縫制,右開襟,半高領,袖子窄且緊身;兩邊開權,長到腳踝;大部分旗袍是翠綠、湖藍、天藍色的,灰暗深沉的顏色大多數年齡大的婦女穿。大多數青年女子都喜愛上衣穿綠藍顏色的旗袍,外面套大紅、紫紅鑲邊或者粉色的馬甲,下身穿深紅色筒子褲。

2.5 裝飾藝術

藏戲等甘南民間裝飾藝術,是藏族傳統藝術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裝飾藝術民族特色突出,已獨具風格。

藏戲道具中宗教色彩濃郁。各類人物的性格(即分辨色忠奸善惡、年齡、性別等)是以藝術夸張造型、各類顏色面具、色調等區分。例如戴綠面具的是王妃、牧女,戴黃面具的是忠臣良將,戴白面具的通常是表演善良老人等。服裝重視結構、紋樣的構成,喜歡用金銀、獸皮、寶石、珠寶、金銀等作為裝飾品,色彩濃重,雪域特點突出。

色彩崇拜的印記在民族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主客為了表達雙方的真摯感情,通常是互相贈送雪白色的哈達。黃色哈達只能作為拜佛祖時的敬謁禮品,只有大德高僧、活佛級別的僧人才能身著黃色袈裟。只有在敬獻菩薩、活佛、結婚等重大場合才會使用紅、藍、黃、綠、白色相間的五彩哈達。

3 藏族自成體系的配色法

在傳統的藏族調色方法中,把白色視為顏色之母,把藍、綠、黃、紅視為顏色之父,這五種顏色統是基色。堊土分別與藍色、黃色、綠色、紅色相混合調制出來的各種淺顏色成為子色;然后再展開許多顏色的調配,就配置成孫色;再以孫色為依據進行調配就有了重孫色。兩種及以上原色混合配置的生成的茶褐、翠綠、橘紅等顏色被命名為調和色。故此藏民族的色彩學自成一統。

4 藏族色彩藝術的形成根源

作為抽象又富有神秘感的色彩,是以具體的形體而產生。其不但是情感表達的重要措施,而且還是裝飾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人們生活的空間不同理解色彩也有一定差異性,同時鐘愛顏色的種類和程度差別較大。民族色彩代表民族感情,有著根深蒂固的地域與種類緣由。

甘南地區的藏民在長久生活生產中,自身民族的色彩認識也獨具特色,不管是雄壯的藏式建筑物,還是無與倫比的藏族畫、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獨具特色的裝飾藝術等,其對于色彩的演繹,都始終讓人感覺到濃濃的藏族特色。甘南地區藏族色彩觀與我國文化血脈相通,又為人民傳遞著藏族獨具特色的文化氣息和格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