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影視拍攝中的用光技巧

2016-11-18 16:30陳想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反射光布光

陳想

摘 要:攝影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用光作畫,無光則無影,因此,不管是在現實的電視拍攝還是虛擬的三維制作過程中,用光和布光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本文著重討論攝影在影視拍攝過程中的作用、技巧與魅力。

關鍵詞:影視拍攝;布光;反射光;用光技巧

無光不成攝影。攝影藝術,說到底就是光線的藝術。光是影視攝影的物質基礎,也是影視產生和發展影視的物質基礎。沒有光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影視藝術。光在影視創作中,不但可以完成主體造型,如勾勒外形輪廓,展示物體的細部,形成立體感等,也可以表現物體的質感,所以,光對于影視創作藝術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表現物體外部特征和內部含義的先決條件。

1 攝影用光在影視藝術中的作用

作為試聽藝術的影視作品,畫面是其基本元素。無光則無影,無影則無形,無形則沒有了視聽畫面藝術。光線的使用與構建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們總是把對光線的運用與處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光的本性,通過構建影視畫面的特定造型來達到創作者們心中對影視作品藝術表現力的某種強力訴求。

在影視藝術中,用光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本質而言,用光主要是為了實現攝影過程中的三大功能,首先是提高攝影機認辯被攝物體的能力,其次是準確地進行色彩還原,最后是進行必要的藝術化的處理。

1.1 光線的藝術表現作用

首先可以渲染環境氣氛相同的場景。在不同的光線照明下可形成不同的氣氛,這種特定的氣氛可影響人的心理情緒。白天、黑夜、黃昏等不同時段,具有不同的光線性質,表現出來的氣氛也不同,不同光線氣氛可以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甚至影響人的情緒。白天的陽光令人心情開朗;烏云滾動的天空會使人感到不安;無光的黑夜使人恐怖;皎潔的明月又會使人心曠神怡……這些都是用光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情緒的心理依據。其次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影視敘事的主體,影視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學的人物形象,他是活動的視覺化的形象,除了演員的表演和服、化、道造型以外,攝影光線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起著關鍵作用。

1.2 光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光在影視攝影中的最原始作用是曝光作用,沒有光就無法拍攝到影像。有了光,還存在著曝光上的技術問題。電影攝影記錄影像的感光材料,電視攝像則是用攝像機的CCD把對象形色結構的光影圖像變為可以轉換為屏幕視像的電信號。兩者都有容納景物亮度范圍的極限量——寬容度;兩者都必須在足夠光亮的照明條件下,才能結成影像。不管在什么情況下,攝影只有正確曝光才能將被攝主體的形、色、層次和質感正確還原在屏幕上并且符合人眼的視覺效果,這是攝影中對光線運用最起碼、最根本的要求。當然為了達到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也可以通過技術變異——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來達到目的。其次是造型的作用。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無論是故事片還是專題片,只要拍攝就存在著造型問題。而光是攝影師造型的重要手段。在影視中觀眾只有通過視覺來判斷從而想象原來的物體的形態、色彩和質地等。攝影的造型任務和其他造型藝術一樣,就是要表現對象的形、質、色、動、空間與時間。和其他藝術不同的是:影視造型不僅僅用線條和色彩,而是利用光線,光線在影視中的造型作用為影視所獨有。還要表現在一定光線照明條件下的對象運動占有的空間和時間。尤其是時間,對視覺來說只能用光線來表達。

2 影視用光的特點

首先,影視用光能模擬任何室外光源及環境光源效果。在室內能拍出外景氣氛,在室外能任意組合陽光源和反光源的特殊效果。大部分外景基本部能在室內表現出來,讓更多的主題攝影更有效、更簡便地完成。其次影視用光所帶來的比較寬廣、新穎的內容題材和活躍的畫面有利于增加攝影棚的接單率。同時,讓演員有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畫面更輕松、多變,有更強的情節性。影視用光能任意調節主光源和反光源的亮度關系。廣泛表達各種題材的意境讓演員和攝影師同時進入角色增加流程效率。最后擴大了拍攝內容和題材,多畫面.多倩節的優勢給前期美工設計帶來較大的便利,可讓美工設計走入專業化的設計軌道。

3 影視拍攝的用光技巧

3.1 室外拍攝技巧

在室外拍攝時,大多數情況下是以陽光作為主光。在明亮的陽光下拍攝,首先要注意光圈的調整。一般不使用自動光圈方式,而是用手動光圈控制。具體方法是,將鏡頭變焦推到人臉上,用自動光圈測光,然后再轉為手動光圈。此外,還要注意不要選擇明亮的背景,這樣很容易使作為被攝主體的人物臉變黑或是光比超過30∶1的范圍。

晴天拍攝用光技巧。在室外晴天拍攝時,光線主要有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指太陽光,散射光指天空光。在這種情況下,常以陽光作為主光,而以天空光作為輔助光。太陽光作主光時,一般處在順光和側光等位置。而太陽光處在逆光位置時,被攝體的輪廓很清楚,使景物有很強的深度感。這時,如果拍攝水面,會有強烈的反光,使畫面顯得非常生動。逆光情況下,拍攝樹木,就能拍出生動的光束效果。

陰天拍攝時的用光技巧。陰天時,拍攝環境里布滿了散射光,地面景物明暗反差大,色調暗,光線色溫較高,景物色調偏藍。這時,布光應充分利用暗色調背景,因為暗背景下能提高人物細部的亮度,較好表現出被攝體的細部層次。

3.2 室內拍攝技巧

影視制作中,室內環境下的拍攝占的比重較大,由于室內的照度尚可,可以不用補光而直接進行正常的拍攝工作,當然盡可能選擇全天中光線最亮的時候,這時室內反射光線也最強,可以借助反光板將室外光線反射到室內,補充室內的光線,使室內自然光線亮度更強。同時在拍攝時注意自然光的方向、照度、色溫問題,攝像機鏡頭盡量避開強光窗口,利用窗口光線形成光線造型中的平順光和側光。

進行正常的室內人工光源布光時,如果條件不具備,可選用一盞人工光源,對室內進行選擇性照射,利用室內墻壁物體對人工強光源的散射光,增加照度的效果。條件許可的條件下,可分別用主體光、輔助光與背景光三點式布光法。一般主體光是在攝像機后30或45度位置直照物體,使物體有個照射效果還有陰影,主光的燈一定要勾上陰影效果,選陰影貼圖或其他。光強度要稍微高。強度越高陰影越明顯。輔助光一般為90度側光,用比較均與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填充陰影區,同時形成景深與層次,亮度一般為主體光的50% ~ 80%。背景光可用側逆光,主要突出主體對象,而且還能使被攝者與背景區別開。故布光時應先定主體光的位置和強度,再決定輔助光,最后分配背景光和裝飾光,這樣主次分明,互相補充。

總之,自然光效用光方法,已經成為當前影視藝術用光的主流。電視是借助光的作用與手段塑造形象的藝術,光是影視的靈魂,是視覺藝術之“源”,了解、熟悉和認識光,用好光,對提高視聽藝術有著重大的意義。而近年來,數碼攝像機技術發展迅速,要想拍出高質量的電視畫面,不是單靠掌握攝像知識就可以, 認真理解燈光技術,掌握電視拍攝的用光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于瑞華.影視拍攝用光技巧[J].電影文學,2007(17).

[2] 張浩嵐.視聽語言[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3] 林韜.電影攝影應用美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

[4] 葉昕飛.影視拍攝過程中的光線運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2(12).

[5] 畢鑫業.淺析影視創作中的攝影用光及其觀念變化[J].電影文學,2013.

[6] 臧金英.探析影視照明的價值和魅力[J].中國傳媒科技,2012(24).

猜你喜歡
反射光布光
鍍膜式劈尖測量細絲直徑的實驗研究
一種布光技術在客車渲染設計中的應用
新聞演播室燈光及布光技巧探析
網格式布光法在電視燈光中的應用
創意布光及光繪神器
虛擬演播室的布光技巧分析
球面鏡發生的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