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常州留青竹刻為題材的旅游紀念品開發策略

2016-11-18 16:42萬莉君馬浩楠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紀念品旅游

萬莉君 馬浩楠

摘 要:常州留青竹刻歷史優秀,工藝精湛,被列入常州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在分析留青竹刻藝術魅力的基礎上,從創作理念、題材、工藝、產品體驗等角度,提出了當代語境下,留青竹刻旅游紀念品的開發策略。

關鍵詞:留青竹刻;旅游;紀念品

常州地處長江之南、太湖之濱,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一座有3200多年左右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隨著老百姓休閑旅游需求的增大和國家的大力發展,常州建設了中華恐龍園、嬉戲谷、春秋淹城等主題公園,圍繞地理風貌開發了天目湖、南山、太湖灣等自然風景區。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紀念品的設計也是其中重要一環。留青竹刻作為常州最負盛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藝術與傳統工藝上都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1 常州文化與留青竹刻

常州在歷史上本算不上江南竹刻中心,嘉定竹刻和金陵竹刻則是早在明萬歷年起就有盛名,但商業化過程中只知賺錢,不求精工,清末開始衰落。而明代著名竹刻藝術家張希黃(常州府江陰縣人氏)創立的留青淺刻山水技法在常州得以傳承發展,百年來出現了不少開宗立派的竹刻大家,竹刻鑒賞家王世襄在專著《竹刻》中列舉當代留青竹刻五杰,常州占了4位:白士風、徐素白、徐秉方、范遙青。[1]

2 留青竹刻的藝術魅力

2.1 工藝之美

留青竹刻是保留竹皮表面的一層青并在此之上進行鐫刻的傳統藝術。竹刻技藝豐富,包含了描 、刻 、挖、刮等多種技法,刀法即筆法,線條富有彈性和張力,鏟刻中借竹青去留的多少,形成起伏的花紋和色質的差異,如中國水墨,層次豐富,深淺間韻味深遠。

2.2 題材之美

留青竹刻題材主要取自中國畫,多為工筆畫或小寫意,花卉、植物、動物、昆蟲、人物等都是留青竹刻常表現的題材。徐素白、徐秉方父子在傳統竹刻技法基礎上創新了數十種新刀法,使留青竹刻能全面表現中國繪畫中工筆細膩之美和寫意神韻之美。

2.3 材質之美

竹子取材方便,與象牙、紅木、寶石等相比,它成本低廉,更加貼近百姓。自古以來,竹因其直節不曲、清邁高雅的氣質為人所愛,文人墨客好竹、畫竹、吟竹者不可勝數。用于竹刻的竹子經過“煮青”后,在空氣中會自動氧化,竹底會越來越紅。把玩時間越久,顏色越深,雕刻圖案部分就會越突出,長期把玩后,又紅又透,溫潤如玉。

3 留青竹刻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構想

3.1 針對不同市場需求,樹立傳承、改良、創新設計理念

目前市場上可見的留青竹刻紀念品價格普遍較高,小尺寸的香煙盒、牙簽盒一般都在千元以上,較大的如臺屏、臂擱等大都要幾千元,大都作為政府企業單位贈送客戶或外賓所用,普通旅游消費者難以承受。因此需要樹立傳承、改良、創新的產品集群開發理念,即制定系統設計戰略,針對高中低不同市場需求進行多層次品種設計。針對贈送外賓或國內游客中的收藏愛好者這類的高端消費群體,產品設計在題材、材質、工藝上需最大限度的保留傳統工藝的精髓,求精,求細,求高檔,以突顯產品的收藏價值及審美價值。

針對普通消費者主要是要降低產品成本。目前留青竹刻主要是手工雕刻為主,難以批量生產,這也是其價格較一般工藝品價格高的原因。降低生產成本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的有效途徑就是從手工發展為機器加工。因此地方政府、高新技術企業應該與手工藝者聯合起來,投入資金、人力、物力,優化改良制作工藝,或開發設計高精度淺層雕刻機,以降低生產成本,迎合普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創新是指深入挖掘篩選當地的文化資源、立足現代人生活需求和審美需求,綜合應用新科技、新材料等,開發出超越傳統概念的現代流行產品,

3.2 結合生活創新形制

留青竹刻由于受竹材的限制,形制較小,常見于筆筒、臂擱、匣盒、扇骨等器物上,體現出精巧秀氣質感,文人墨客常作為案頭把玩之物?,F代人生活方式改變,審美情趣也隨之發生轉變,原有的生活器物逐步走出人們生活。因此留青竹刻必須與當代生活緊密聯系,從實用加工工藝審美的角度設計出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例如,近年來流行的原木生活,取自天然,粗加工的木、竹、陶、瓷、粗布等材質融入日用品設計中,體現了純樸真切的味道。留青工藝可以和木制家具結合、和茶道器具結合,和首飾結合,讓人們在生活中時刻體會傳統工藝之美。

3.3 立足地域文化創新題材,增強文化情感體驗

文化是人類歷史積淀的精華,旅游紀念品文化是文化的載體,因此必須融入地方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和傳承,煥發生命力。目前留青竹刻的題材大都取自于中國畫,題材大都是花鳥蟲魚山水,很好的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但因為缺乏地域性題材的畫稿,因此地方性文化體現不足。題材的創新可以立足地域傳統文化,一來著力于常州當地建筑、景觀、生活場景進行設計,另一方面可以與當代地方文化名人合作,將其具有地方性文化內涵的代表作品等融入到創作中(例如常州畫家季全保的常州老風情、老房子系列作品),形成一批有典故、有回憶的留青畫稿,以此開發紀念品。此外還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把留青工藝用在其他城市的旅游紀念品開發上,使留青竹刻能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示其傳統工藝的魅力。除了地域傳統文化以外,題材創作還可以融入當代藝術之美,從插畫、抽象畫中提煉元素融入題材創作,豐富留青竹刻的現代美。

3.4 綜合多種材料和功能,創新感官體驗

有研究表明,人類對外界環境的認知來源于聽覺、味覺、觸覺、視覺、嗅覺等綜合感官體驗,其中85%來源于聽覺,10%來源于聽覺,視覺、聽覺是最影響我們的兩大感官。[2]留青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開發不應僅僅停留視覺的美感和竹刻的觸感,還可以結合多種材料開發具有聽覺、嗅覺等多重感官體驗的產品。例如,結合不銹鋼、銅等金屬材料,設計帶有風聲竹韻的音樂盒;把木制、竹制香盒、香插的設計融入留青工藝,把玻璃、礦石材料與竹子結合設計首飾盒等,把塑料和竹子結合設計頭飾,胸飾等。

3.5 樹立傳統工藝品牌意識

常州留青竹刻工藝的傳承大都為家族傳承,盡管常州“白、徐”兩派富有盛名,但是其作品大都為收藏者定制,目前未能像“白象”常州梳篦一樣形成品牌。因此,一方面工藝傳承者應當打破家族壁壘,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加大產品類型的開發設計,另一方面加強產品的包裝、宣傳,開辦專營店,樹立工藝品牌形象,增加產品附加值,在宣傳中形成規模效應。

作為常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留青竹刻是常州審美理念與工匠藝術交融的縮影,是常州旅游文化體驗的載體。在當代語境下以留青竹刻為題材的旅游紀念品設計開發,必須“推陳出新”,從地域性、時代性、審美性多角度創新題材,提升產品的文化情感體驗;在器物形制、工藝技法、材質等方面也應與時俱進,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逐漸形成具有民族感、現代感的新潮留青竹刻旅游紀念品。

參考文獻:

[1] 徐華鐺.中國竹刻竹雕藝術[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2] 約瑟夫·派恩(美),詹斯·H·吉爾摩(美).體驗經濟[M].畢崇毅,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萬莉君(1980—),女,江蘇常州人,講師,研究方向:數字藝術。

猜你喜歡
紀念品旅游
旅行紀念品的錯覺
我們一起“云旅游”
平遙古城旅游紀念品設計
平遙古城旅游紀念品設計
最大規模的蝙蝠俠紀念品收藏
科比告別賽 紀念品熱賣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