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構壯族銅鼓文化傳承形式

2016-11-18 16:43陸紅陽閆羽萌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創新發展

陸紅陽 閆羽萌

摘 要:壯族銅鼓的出現最早追溯于公元前二世紀,由古至今與銅鼓文化有關的歷史記載可說是多不勝數。但隨著潮流文化的出現,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卻逐漸地淡出現代的舞臺。為了能夠將優良的傳統文化重新帶回大眾的視線,本文著重于重新構建銅鼓文化的傳承形式,通過結合現代設計與文化潮流,運用符合當代文化發展方式,使具有少數民族特色銅鼓文化能夠得以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銅鼓文化;傳承形式;創新;發展

0 引言

廣西處于壯族族聚集地,廣西壯族民間資源豐富,民族文化在當地有著其獨特的藝術特色表現。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銅鼓數量最多,銅鼓時代最悠久的地區,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獨具特殊意義。由于外來文化與現代潮流文化的流行,使形式的較為單一銅鼓文化受到沖擊,令到大眾對其認知度與意識形態逐漸減弱。在本文將著重探討廣西銅鼓文化傳承形式的重構,希望借此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對廣西銅鼓文化起到重視,讓具有壯族特色的廣西銅鼓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從設計角度展望我國銅鼓傳統文化,其圖案設計意義對今后藝術發展與表現有著重要的借鑒價值。而研究出最有效的銅鼓藝術傳承形式是推動今后發展和傳承其文化的首要任務。這不僅僅對于銅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更是對當代設計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1 廣西銅鼓設計的傳承現狀

銅鼓是廣西推崇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與傳統民族文化一樣,銅鼓元素大多出現在當地民族區域的日常生活,或是民族歌舞中,旅游業的發展,也為銅鼓文化傳承推波助瀾。雖然銅鼓是廣西的地方文化代表,但是目前卻還沒能達到大眾的推崇高度。

首先,民族地區多為落后地區,對于銅鼓設計的傳統運用不一定適應現代大眾的眼光。發展銅鼓文化藝術如果不運用一個新的觀點是難以符合推廣非物質文化的常態基準。

其次,從古至今傳統銅鼓多用于祭祀或歌舞,這一功能的局限導致當今設計多以裝飾品或者打擊樂器為主要推廣形態。衍生品也多以銅鼓傳統紋樣為原型,極少結合新穎的設計形式。傳承形式的局域性會導致人們視覺領域單一,從而對銅鼓文化的興趣逐漸減弱。

最后,當下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單一形式的銅鼓造型迷失了方向。在多數人看來,傳統與民族藝術不過是俗套的宣傳。對于銅鼓藝術的設計,缺乏大眾的潮流認同感。

從設計感官角度思考,大眾的目光已難以持續聚焦在銅鼓傳統藝術形式上。在新時代的發展大背景下,常態的推廣傳承形式是否能滿足藝術需求日益過高的大眾呢?

2 展望當代銅鼓文化

銅鼓文化,是從幾千年前就流傳下來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結晶,而在現代,普遍大眾對于銅鼓文化的認知已經越來越少,只有少數的研究學者和藝術專業會對銅鼓文化有所研究和認識,要將這種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是我們身為藝術從事者首要的任務。這不僅僅只是文化的傳承,更是能提高大眾的審美,合符潮流的發展,而這就需要我們在這方面有形式的創新,能夠成為普羅大眾都能了解和喜歡的文化。結合現代流行的文化形式和現代科技加以創新,將銅鼓文化展望于當代設計領域。

2.1 運用數字媒體提升銅鼓文化活力

“數字媒體”,這個詞語對于現代人來說并不陌生,大數據時代下數字媒體細分的門類有很多。數字媒體的宣傳效果與藝術效果是當代比較受追捧的,與舊的藝術形式相比也有很大的優勢,實時性和便捷性是大大地增加了,使之變得更加的有活力和新鮮。筆者認為,銅鼓文化是廣西特有的傳統文化,應要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設想如能與數字媒體結合起來的話,將具有廣西特色的銅鼓紋樣做成電子產品,或是將銅鼓文化結合視頻影像與動畫,使銅鼓文化“動”起來。像富有中國特色的“水墨動畫”的形式,還有真實敘事性的歷史紀錄片也都能讓不了解銅鼓文化的人有更直觀的感受和認知。從而能更推動銅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可以給銅鼓文化帶來許多新的設計視角。

2.2 新材料與壯族銅鼓圖案的結合運用

從銅鼓存在開始,大眾對此的認知一直都是以裝飾品和象征物這樣的一個存在,原料都以銅為主。而傳統使用的這些材料都是難以移動,應用領域狹小的,在人力和物力上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也比較高的。而在現代,能夠使用各式各樣的新材料結合銅鼓獨特的圖案,制造出不同感官的銅鼓文化的衍生產品。如將銅鼓紋樣結合皮雕藝術也能為銅鼓文化帶來更多的受眾人群,圖1將廣西銅鼓的太陽紋元素運用在了皮面上,配以后期染色效果,給銅鼓紋樣賦予了嶄新的形式。同樣的銅鼓圖案不僅僅只結合皮雕藝術,還可以結合新的棉麻材質,做成地毯或者是像墻紙等等。通過實用性物品與銅鼓圖案結合,讓大眾潛因默化了解壯族銅鼓圖案,對壯族銅鼓文化產生興趣。當然,只是傳統圖案的沿用是不足以滿足市場審美需求的,壯族銅鼓圖案還要進行圖案的重新解構組合,銅鼓圖案的再設計,才能迎合大眾的設計口味。如常飾于古代龍袍、官服下的中國傳統圖案海水江崖,圖2中將海水江崖這一傳統圖案用現代扁平化圖形處理方式描繪,加以仙鶴這一中國元素形成了一幅新的圖案,運用在筆記本封面上。同樣的圖案再創方式也可以運用在銅鼓圖案,并將銅鼓圖案應用到不同的物品上,這更能使銅鼓文化的傳播變得廣泛和深遠。

2.3 銅鼓文化的敘事創新

由古至今流傳下來關于銅鼓文化的故事和文獻多不勝數,但大多都是以較為專業性的文獻為研究學者們和藝術方向的學生所熟悉,閱讀性不像普通的書籍一樣通俗易懂,專業性的名詞和術語較多。在這樣的局限之下,很難被普通大眾所接受。筆者認為不應該只局限于這樣的專業性文獻,還可以將這樣的文獻和一些口述傳下來的故事加以插圖創作,使用現代文創的方式,將固有的文獻增加趣味性,寫成符合當代潮流的故事,加以人物和故事情節,甚至更能將物體擬人化,將銅鼓文化融入當代故事,這樣不僅僅新增了閱讀的趣味性,還能讓普通大眾都感興趣和喜愛。

3 結語

在這創意的大時代,只有將銅鼓文化藝術形式豐富化,特別是創造出具有新穎的設計理念的各類衍生產品,銅鼓文化才能得以傳承和發揚從而產生更高的文化和經濟效益。銅鼓的藝術設計需要一次更好的重構,提煉銅鼓藝術的設計精髓,不斷改進民間文化設計理念是我們需要為之努力的目標。

作者簡介:陸紅陽,男,198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同年分配入廣西藝術學院任教,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

閆羽萌,女,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專任教師。

猜你喜歡
創新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