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手工藝元素融入書籍裝幀設計的探索

2016-11-18 17:52黃曉敏朱倩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手工藝應用

黃曉敏 朱倩

摘 要:由于科技的高速的發展和印刷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們迎來了批量化大生產時代。書籍得到了高效、便捷的大批量生產,為傳播奠定了基礎。隨著時間的流逝,消費者開始厭倦這千篇一律純平面化的裝幀風格。設計師們開始關注手工藝元素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應用。手工元素的融入是傳統書籍的一種創新形態,不僅是對傳統手工藝的繼承和發展更是書籍與藝術品的結合。

關鍵詞:手工藝;書籍裝幀設計;應用

1 發展歷史

書籍裝幀設計是一門既古老而又年輕的藝術門類。說它古老,則是因為書籍裝幀設計的歷史源遠流長,始于周代的簡策。但是在1969年前后,我國書籍裝幀行業受到經濟政治原因止步不前。直到“文革”結束以后,書籍裝幀設計才重新得到領導人的重視。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和推進,促使著書籍的媒介、裝訂方式和形態也隨之不斷的發生變化。除了傳統紙質書籍外,還出現了電子書等新型書籍。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讀者不但可以通過電腦,甚至是手機和電子書來進行閱讀。而中國的裝訂方式也有了重大轉變。從殷商時代龜骨冊演變到簡策裝、線裝,直到現在的綜合裝訂方式。書籍形態也千變萬化,有立體書、圓形的書、不規則形態的書等。

2 發展現狀

如今的中國各方面的發展迅速,國內形勢一片大好。在這種條件下的讀者們,對于書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眾單一的平面裝幀方式是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最多的一種裝幀類型,然而這樣的書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審美和心理需求,書籍裝幀設計師們應該尋求新的設計出路。我認為書籍的功能應該不單僅僅滿足人們的閱讀這一最基本的原始需求,還應當充分地考慮到讀者的審美需求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等多方面的需求。

具有英國最有影響力設計師之稱的威廉莫里斯曾經說過:“設計要遵循藝術與生活相關聯的原則?!痹跁b幀的設計中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有部分書籍裝幀設計師紛紛嘗試了將手工藝技術融入書籍裝幀設計中。從而進行一次次實驗,試圖尋找出手工藝與印刷技術的最佳平衡點。

3 手工藝元素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應用中的優勢

3.1 吸引眼球,刺激購買欲

愛美是人的天性,我們可以抓住這一特點,設計出符合大眾審美的書籍裝幀作品,從而刺激人們對書籍的購買欲。甚至可以把習慣網絡閱讀的消費群體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重新回歸傳統紙質書籍。這就需要我們在紙質書籍中,設計出電子書讓消費者所體驗不到的感觀樂趣。讓消費者深刻感悟到,書籍要給讀者的不僅僅是對文字閱讀的體驗,更應該是傳遞閱讀中的趣味,從而增強消費者與書本之間的情感。

3.2 準確定位,增強識別性

好的書籍裝幀設計應該做到與該書的內容相互呼應。能達到讓讀者看其“封”,知其文的境界。如圖1、圖2《貴州蠟染》一書,以“貴州蠟染”為主題。運用貴州手工蠟染特有的藍白花布的色調及圖形貫穿個書籍設計,這樣的設計緊扣主題,且具有很強的識別性。精裝書采用兩種傳統裝訂方式組合,創造出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式裝訂。精裝書的錦盒的圖案為藍色花布,并加以手工縫制的書名。此書能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材質反差使讀者感受到強烈的貴州民族特色。

3.3 弘揚手工藝,增添文化價值

書籍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不同題材的書籍傳達出不同的文化信息。而不同國家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也應該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的書籍裝幀。中國書籍裝幀之父——呂敬人先生所設計的《朱熹千字文》的一本書就是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內涵的典范。封面的設計靈感來源則是中國書法的基本筆劃:點、撇、捺,分別代表上、中、下的基本符號,既統一格式又具個性。封函則將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制宋代印刷的木雕版。整個函套用皮帶連接,并采用具有傳統吉祥象征意義的如意木扣合,把此書塑造成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書籍形態。具有手工元素意味的木雕版不但能起到保護書籍的作用,還給讀者傳遞出了濃濃的中國文化氣息,在不經意間為書籍多增添了一份文化價值。(圖3,圖4)

3.4 強化溝通,關注消費者心理

消費者是書籍存在的理由,如果失去消費者,書籍的裝幀設計也就失去了書籍裝幀設計最根本意義。特別是在當下這個網絡及電子書籍盛行的時代,對于消費者心理的研究具有相當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由于科技的發展,書籍印刷技術的不斷革新,高效、便捷的批量生產為書籍傳播奠定了基礎,愛讀書的人們為之歡呼雀躍。但是隨著時間的消逝,消費者開始對原本讓他們為之鼓舞的批量化生產的書,變得不再那么的愛不釋手了。批量化生產的書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冷冰冰且不盡人意的感官體驗。我也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以下所展示的是我制作的一本融入手工藝元素的書籍封面設計作品。

刺子繡是日本古代常用的一種縫制方法,源自農業時代。當時國內形勢不景氣,物價高漲布料昂貴,使得人們對衣物格外珍惜。于是婦女們無意間在衣物破洞的縫補中,創作出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它是日本古時婦女的智慧結晶,保留了日本古老又純樸的設計風格。作者的封面的圖案正是學習刺子繡的方式縫制。手工元素的刺繡與防布紋質感的紙質相互搭配,將該書的主題立體地呈現在消費者眼前。還運用了傳統藍染線所帶來的淡雅,和細棉線構成的半立體形狀,其起伏的觸覺,從而達到消費者愛不釋手,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的目的。展示活動中,具有手工藝元素的書籍優勢得到了進一步證實。在一本具有手工元素和三本全印刷紙品的書面前,98%讀者第一時間會拿起具有手工元素的書籍,進行品鑒和觸摸。部分讀者通過觸摸該書表示,感受到了設計師與其之間好像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此刻觸摸到的書,不再是冰冷的,而(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是通過棉線所給消費者帶來,從外而內的溫暖感受。到由此可見,融入手工藝元素的書籍可以達到強化溝通,關注消費者心理的作用。

4 結語

為了中國書籍裝幀設計這一門類得到更好的發展,書籍裝幀設計者應該對自身的文化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要求設計師們要不斷銳意進取,對我國的歷史文化等各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勵志把我國傳統手工藝技術和文化元素融入書籍設計中。因為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是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的,也會是設計師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來源。

參考文獻:

[1] 張夫也.世界現代藝術設計簡史[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2008.

[2] 王若鴻.書籍裝幀設計中文化內涵的體現[J].美術大觀,2007(09).

[3] 劉夢姍.傳統編織工藝與書籍裝幀設計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手工藝應用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傳統手工藝與博物館
手工藝·溫州發繡
走近手工藝人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