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意結合

2016-11-18 18:35張怡蓓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意象

摘 要:徽菜博物館有政府支持建設,展示徽菜文化的場所。不應局限于傳統形式的設計,而是具有徽州文化精神的設計,符合徽州地域審美的設計。通過對徽菜博物館景觀設計研究,得出“形意結合”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徽州傳統景觀;意象;徽菜博物館;形意結合

0 引言

由于現代設計皆以簡潔為美,以快速建設為佳,千篇一律的景觀設計,使得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詹瞬┪镳^景觀應該怎樣設計才可以有所突破,通過創造出一種新的設計思路,將景觀的“形”和徽州文化內在的“意”結合在一起,營造出有獨特徽州意象的景觀。

1 形意解析

“形”,是事物在空間中具象的形式

“意”,是抽象的感官,是具象的形式和主觀情感交融產生的心理感受。

徽菜博物館的景觀設計將通過“形意結合”的設計手法,由對“形”的勾勒來展示“形”背后蘊含的文化精神“意”,要凸顯徽州文化的獨特神韻。

2 徽菜博物館設計構思

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是徽州文化的一部分,通過對徽州文化的研究,提取出與徽菜相關的內容,將徽州文化的精神內涵附加到徽菜博物館的景觀設計中。

為更好地展示徽菜,徽菜博物館的景觀設計將從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自然意象、“丹青妙筆”人文意象和“和諧家園”理學意象三方面來營造景觀氛圍。不僅讓游客可以從視覺和味覺上品味徽菜,還讓游客從心理層面感知徽菜。

2.1 營造“天人合一”自然意象

中國自古是農耕國家,根據節氣的變換播種收獲,中國古人對大自然包含崇敬之心。傳統哲學思想“天人合一”成為主流思想?;詹瞬┪镳^景觀設計將“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景觀中,使游客產生在自然中尋找景觀的體驗。

2.2 營造“丹青妙筆”人文意象

受新安畫派“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影響,徽州注重自然山水的融合利用,強調景觀的神似和寓意?;詹瞬┪镳^景觀設計將吸取傳統中國山水畫的布局和抽象的意境表達方式,通過植物、山、水寫意,來營造“山水畫”般的景觀空間。

2.3 營造“和諧家園”理學意象

徽州作為“程朱理學”的發源地,儒家思想滲透到徽州的角角落落,徽州傳統景觀作為徽州先民的思想載體?;詹瞬┪镳^景觀設計將傳統儒家思想融入設計中,創造出促進人們情感的社交空間。

3 凝練設計元素

3.1 “水口”園林元素

“水口”園林是傳統村落的公共花園和公共社交場所,作為一村之水進出的關隘,兼具著景觀和生態的意義,多位于村口。其形式是以山、水、樹作為主要構成物,橋、塔等作鎖關。該元素是因地制宜的典型代表,將其融入設計中是對“天人合一”自然意象的完美表現。

3.2 街巷空間元素

傳統的街巷尺度較小,抬頭可見是白墻黑瓦,腳下踩的是青石板路。生活在徽州的先民們常在街巷交叉口駐足交談,相處十分和睦。在一個通透的空間中,觀賞周邊景色的同時也會成為他人眼中的風景。其空間形式所表達的正是“丹青妙筆”人文意象。

3.3 茶館空間元素

茶館是村中居民在農忙之后休憩、交流的場所。茶館的形式可以簡陋的設在路邊或者溪邊支起的棚架,也可以講究的位于建筑沿街的店鋪中。就是這樣一個極其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所,造就了徽州先民間和睦的情感。該元素形式是“和諧家園”理學意象的體現。

3.4 “天井”元素

天井是位于室外的場所,卻是室內空間的一部分,是聯接室內外的灰色空間地帶?;罩菹让裆羁臻g單元也是由該元素組合連接的,因此該元素是為宗法服務的工具,帶有傳統倫理意義。傳統天井內置長條的供桌,上方擺有盆景。一般會在附近設置庭院,將山,水,植物庭院元素組合,使自然和生活有機結合。由此可見,天井明堂的空間形式,不僅是“和諧家園”理學意象典型代表,還具有“天人合一”自然意象的特點,兼顧表達“丹青妙筆”人文意象。

4 項目背景

徽菜博物館位于黃山市屯溪迎賓大道南側,臨近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館?;啬蟼扔旋埳江h抱,北側土地平整。項目總規模為15200平方米,是黃山市政府支持建設,用于宣傳展示徽菜文化。

5 形意結合——徽菜博物館設計

5.1 景觀設計結構分析

徽菜博物館景觀,分為四層標高,第一層標高景觀是由主入口水景景觀,兩個次入口景觀,第一層是灰空間和白沙地景觀組成的地面景觀,第二層標高景觀是露天平臺景觀,第三層是山頂小庭院景觀,第四層是屋頂花園景觀。

5.2 景觀設計節點分析

5.2.1 一層景觀

(1)主入口水景景觀?;詹瞬┪镳^面向徽文化長廊,主入口景觀有展示形象,迎接來客的作用。其主入口取徽州古村落“水口”園林形式,設置水景景觀。入口水景范圍包括:入口的三角形水池,直達二樓的跌水臺階,以及延建筑一層布置的靜水池。水流從直達二樓的臺階頂部流出,經過臺階中錯落排列的石塊,流入三角形水池,二者之間隔著車行道是博物館下客處,便用地面鋪裝來延續水流的形態,在水流的端頭矗立著旗桿。入口景觀總體呈現流暢的水流姿態,以敞開的形態,面向徽文化長廊。這道水流,好似山間的溪流,從山谷間涓涓流下,經過村莊,流入“水口”,制造出與“天人合一”自然意象。代替傳統“水口”的鎖關之物,在三角形水池中放置了四塊石板,做成層疊的水景,同時寓意中國傳統思想“忠、孝、節、義”源遠流長,表達出“和諧家園”理學意象。靜水池貼著建筑物,從跌水臺階下穿過,水光與建筑物相映成趣,水面上設有九曲橋、汀步和樹池,營造出“山水房舍皆可入畫,一草一樹都是詩意”的意境,是“丹青妙筆”人文意象的寫照。

(2)次入口景觀。水是貫穿整個景觀設計的元素,所以兩處次入口景觀都是以水景為主。水景的形式是平整的花崗巖上流動一層薄薄的水流,產生鏡面的效果。水在日光下會產生波光,為一層景觀空間增加一些靈動的因素。

(3)禪意白砂地景觀。在建筑物的西側有半圓形的白沙地,白砂代表大川、海洋或是云霧,白砂地上的枯石,疏林布置其間,寓意著大山或瀑布。庭院花木的布置營造了一種淡泊寧靜的“悟境”,寄予了徽州的山水情懷,展現了“丹青妙筆”人文意象。

(4)灰空間景觀。為延續徽文化長廊的街巷空間關系,使游客可以自然地從徽文化長廊進入徽菜博物館,一層設為架空的對外空間,有多個次入口可以進入建筑物。通過建筑物外側環繞的廊道將幾個空間連接在一起。廊道兩側使用木格柵、白墻、漏窗、墻洞等形式模糊室內室外空間的界定,使景觀融合與自然之中,達到“天人合一”的自然意(下轉第頁)(上接第頁)象。在室內,通過轉折的過道和圍合的小空間,模擬街巷空間。室內多處設有種植單株的觀賞類景觀樹的低矮花壇?;▔囊粋榷荚O有圓形墻洞或是方形的窗框,植物穿過室內延伸到室外,給在室外的游客,制造出室內是室外空間的延續的心理感官。在自然光線下,室外木格柵,墻上的漏窗,圓形墻洞以及樹木的影子都投影到室內的墻上、地上,晃動的光影使室內空間充滿自然的生機。在廊道內漫步,既可以欣賞室外的自然景觀,又可以觀賞室內人群的活動,為游客同時提供了兩種戶外感受。抽象表達出“丹青妙筆”的人文意象以及“和諧家園”的理學意象。

5.2.2 二層景觀:二層露臺景觀

徽菜博物館主體建筑二層西側的露天大平臺,把幾個建筑物從二樓聯接在一起,每個建筑物都有通向平臺的出入口??勘倍嗽O有圓形靜水池,和建筑立面的巨大月亮門呼應,水流從圓形水池表面溢出,流入地面的細水渠和延建筑側面設有靜水池連接,這是天井地面水渠形態的變形。在平臺中間點綴著幾塊草坪,為不遮蔽視線,種植著一些低矮的灌木。延平臺西面代替扶欄設置了一道長長的美人靠,其間用花壇隔斷成幾段空間。美人靠并非是傳統形式的繁復的美人靠,而是現代的、簡潔的形式,為的是營造一種憑欄聽雨的詩意情境。地面鋪裝將平臺分為兩個功能區域,西側是石板條錯落拼接,四周鋪設碎石,是作為短暫停留的過渡空間使用。內側的地面是青磚的鋪裝,作為長時間停留和舉辦聚會的場所。露天平臺作為徽菜博物館中核心社交場所,有傳統民居中“天井”的功能,呈現“和諧家園”的理學意象。對傳統“天井”形式的詩化,表達的是“丹青妙筆”人文意象。

5.2.3 三層標高景觀:山頂小庭院設計

山頂小庭院位于兩個小建筑中間,是兩個建筑的社交空間。庭院中的圓形純白水池是庭院的主景,其形態延續主體建筑立面圓形元素,水池中有湖石堆砌,組成了簡潔純凈的詩意空間,構成“丹青妙筆”人文意象。

5.2.4 四層標高景觀:屋頂花園

徽菜博物館主體建筑頂層為屋頂花園,每個屋頂花園的地面形式都參照傳統天井設計,以青磚鋪地,四周環繞細長狹窄的水渠,取“四水歸堂”的寓意。每個屋頂側面形式相同,是一側由灰色型材搭建的傾斜棚架。棚架下設有玻璃欄桿,方便游客眺望景色。屋頂上設有:種植小型觀賞植物的低矮花壇,堆疊湖石的淺水池和細沙池,木質平臺以及零散放置的陽傘座椅,形成山水寫意空間供游客談話、休息,兒童也可在此嬉戲。屋頂花園類似傳統茶館的作用,適合所有人群,在此可以加深人們的情感,營造出“和諧家園”的理學意象和“丹青妙筆”人文意象。

6 結語

徽菜博物館的景觀設計以“天人合一”自然意象,“丹青妙筆”人文意象和“和諧家園”理學意象為最終呈現效果。景觀設計通過對水流、山谷形態的抽象寫意表現,呈現出“天人合一”自然意象。漏窗、竹林、靜水池、湖石以及盆景等典型的傳統園林元素和“雨打芭蕉”,“憑欄聽雨”等詩意空間始終貫穿在整個徽菜博物館的景觀設計中,展現出“丹青妙筆”人文意象。針對現代人情感交流缺失的現象,多處設計成適合現代人休憩、談話的社交場所,從而形成“和諧家園”理學意象。最終呈現的徽菜博物館景觀,是可以讓游客情景交融的主動品味徽菜的內涵。

徽菜博物館的景觀設計通過形意結合的設計手法,注重營造獨特的景觀意象,利用變形景觀形式手法,結合傳統與現代,始終保留傳統意象的效果。用鮮活的設計,傳承徽州傳統內涵和思想精神。

參考文獻:

[1] 宋學友.宏村村落空間景觀價值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09(3).

[2] 賀為才.徽州古村落的審美意象[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 劉宏文.徽派建筑與其文化密碼[J].安徽建筑,2016(6).

[4] 李曉東.楊茳善,中國空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5]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6] 鄧煬,劉堯,柴宏宇.禪發于心,境生于景——禪意園林的設計實踐與思考[J].2011(11):49-53.

[7] 陳宗明,黃華新.符號學導論[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8] 徐寧偉,楊凡,史琰,包志毅.傳承地域文脈,倡導綠色生活:蘭溪植物園景觀規劃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園林,2015(9):4-7.

作者簡介:張怡蓓,江蘇無錫人,就職于浙江工業大學。

猜你喜歡
意象
雨的文化意象
新自然主義的意象之美(視頻)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玉人”意象蠡測
例說古詩中“鳥”的意象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