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建筑色彩研究

2016-11-18 18:36王曉華李佳婷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公共藝術色彩

王曉華++李佳婷

摘 要:本篇論文以中國特有的五色,青、朱、白、黑、黃,來闡述歷代更替所賦予的建筑色彩傾向和象征意義。原始色彩是色彩象征性的最初依托。物質的本色彩象征性是普遍存在的,人類依據色彩本色及長期的生活經驗,定義色彩的“生命性格”特征。為生命本質活動的需要而選擇色彩,成為了人類色彩象征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色彩;五色說;公共藝術

1 中國古建筑色彩的來源

中國古典建筑色澤艷麗,顏色種類繁多,大面積色塊鋪墊對比,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味用色方案。建筑物上的色彩繽紛,是我們特有的民族特色。

1.1 本色的影響

建筑物的色彩很大程度上是由材質自身色彩傾向帶來的。磚瓦、石頭、金屬、木材等各有的原色,自然礦物質顏色如綠松石、碳、蛤蜊白、金、銀等。在常用的“五彩并舉”的混合結構中,便自然形成了多種色彩。地面上“中庭丹彩”就是本來燒制的紅磚的顏色。建筑中白色基臺和石欄桿,就是“漢白玉”或花崗巖的原色。屋面主要是磚瓦本身的顏色,灰色或者青灰色,墻身的磚則是燒制出得來的顏色,至于夯土墻,表面都被涂上防止雨水沖刷的白灰,雖然可以隨意添加其他顏色,但還是以原色為主。至于黑色,大量的木材,用于取火,燒成的木炭為黑色。泥土原有的土黃色,和茅屋屋頂農作物或其他植物(在此稱之為“草”)干枯后的顏色這里也便有了幾種傳統主色紅(磚)、白(墻)、青(瓦)、黑(碳)、黃(草)。

1.2 當時科學條件下,所能提煉的必要條件的影響

顏料的發明,礦物質顏料、植物質顏料以及動物質顏料的提取技術的完善。從大自然中提取顏色是古人慣用技巧。建筑色彩也主要體現在木材的油漆上、金屬的裝飾以及后期發明的琉璃建筑材料上。

2 色彩象征的發展

2.1 傳統色彩心理的形成

在遠古時代,色彩的象征性以季節和方位為主要依據。五色制體系建立主要是基于原始顏色或顏色的象征意義。 春季萬物生長為青色,夏季刺眼烈日為朱色,秋季多霧氣,為白色。冬季夜長星黑,為黑色。土地本色為黃色。

2.2 時代發展賦予色彩的新內容

五方觀念東、西、南、北、中央在商后期已經構成,甲骨文中也有不少“四方”“四土”的記載?!蹲髠鳌酚小疤煊辛鶜?,發有五色”之說,將“紅、黃、青(藍綠)、白、黑”五色定為正色。五色制的色彩體系是在對色彩的原始感知上根據“五德”“五行”規則建立起的。從天地四方、自然屬性在四時輪回及時間長河中進行有傾向性色彩掌控。隨著社會等級的產生,色彩便成為為政治、宗教服務的工具?!吨芏Y·冬官考工記第六》中顏色已作為“明貴踐、辨等級”之用。漢代,繼承發展了周代五色,代表方位更加具體化。青 青龍,東方;朱 朱雀,南方;白 白虎,西方;黑 玄武,北方;黃龍,表中央。五色:木為青;火為紅;土為黃;金為白;水為黑。五方:木為東;火為南;金為西;水為北;土為中央。四季:春為青;夏為紅;秋為白;冬為黑。

2.3 重要朝代更替與色彩地位的影響

朝代的更替,必有色征:“夏氏后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薄抖Y記·擅弓》。

(1)原始社會時期(炎黃)單色肯定。炎黃二帝將中國主色調紅、黃、黑三色基本的色彩共識確立起來。人類對于自然的崇拜、敬畏和向往都是色彩共識形成的基礎。紅:“尊黃尚紅”來源于對太陽、大地、火的崇拜和生命、血液以及對貴重金屬的崇拜。黑:在古代黑色涂料比較容易獲得的,對夜晚的敬畏產生黑色的崇拜,巫術活動加深了對黑的敬畏。紅與黑因程度相生,黑色與紅色在當時具有咒術性特性。黃:對土地的向往崇拜賦予了黃色的象征意義,出于對糧食的向往,農業的發展,奠定了收獲的意義。

(2)奴隸制時期(夏商周)五彩并用,紅為尊。五色形成:傳統色彩的五色體系又各自與五行相連: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黃。黑:除了繼承原始時期的意義,黑色又具有了貶義之性。屈原在《九章·懷沙》中:“變白為黑兮,倒上為下”。紅:紅色成了王權的象征。有“周人尚赤”之說?!秴问洗呵铩っ悺飞险f,“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氣勝?;饸鈩?,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痹谶@種尚赤風氣影響下,建筑色彩中以紅色為最尊貴。周天子宮殿的柱、墻、臺基等都涂成紅色。這樣,紅色成了王權的象征,其尊貴地位日益鞏固。黃:中國遠古時代把黃稱為“中和”之色。土地之色?!墩撜Z·鄉黨》記載,在年終舉行臘祭時穿“黃衣狐裘”。青:是植物的色彩,象征著天空、春天、水等。白:白色的象征性在中國具有多義性。在《易·賁》中提到:“上九,白賁,無咎。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蓖蹂鲎ⅲ骸耙园诪轱?,而無憂患,得志者也?!卑咨谶@里是吉祥的象征。

(3)古代史開端(秦)黑色為尊崇拜。黑:“別黑自而定一尊”?!笆蓟释平K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旎族節旗皆上黑”。同時秦人在建筑上也崇尚黑色它又象征“神秘肅穆”等含義。紅:秦代建筑上宮殿的柱子仍涂紅色,紅色仍有很高地位。

(4)秦后(漢唐宋元明清)黃色為尊崇拜。黃:黃為王室專用觀念產生,把黃色奉為彩色之主。尊黃、愛黃的習俗早在唐漢就已經形成,土被奉為五行之首,“黃生陰陽”的說法成了一切物質元素中的主宰?!稘h書》中說:“黃者,中之色,君之服也”。再加上古代又有“龍戰于野,其血玄黃”的說法,黃色成為君主獨占的顏色,經隋唐至宋之后,漸漸成了其專用色。明清時,尚黃之風達到最高點。唐宋時期己大量使用黃色琉璃瓦屋頂。黃色琉璃瓦成了皇家建筑的重要特征。紅:等級較高的色彩。自漢代起,重要建筑木構部分的色彩都以紅色為基調。另外,宮殿,官署,廟宇大都使用紅墻,唐朝建筑以紅白為主,并一直延續到明清。

2.4 儒、釋、道的思想對色彩觀念的影響

儒家的正五色,道家的尚黑,佛家的絢麗多金。

(1)儒家。儒家初期色彩觀念把五色與“仁”、“德”、“善”結合,運用于“禮”的形式中,實現那個時代的“五彩彰施”的色彩輝煌。儒家把紅、黃、青、白、黑定為“正色”??鬃釉庳熐嚯s色“惡紫之奪朱”。以禮的形式保持顏色的單純性。儒家思想賦予了道德使命感推動了古代美學思想的發展。然而這種規范化的價值體系,也嚴重制約了色彩表達的意識。

(2)道家?!独献印罚骸拔迳钊四棵ぁ?、“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莊子·天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北憩F出到家“無色而無色成焉”主張樸素玄化,反對錯金賦彩,尚黑色回歸基本趨向。

(3)佛家。佛教的傳入給中國色彩增加了異域風情,大量的鎏金佛像,鎏金頂的出現,不僅極大地推崇了黃色的地位,又增加了金本身貴重的氣息。

3 結語

中國傳統建筑的色彩是在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演變形成的。隨著朝代的更替,建筑色彩隨之發生著變中國色彩的形成和發展。多元的文化必定影響著建筑色彩的多樣性統一在整個民族共識繼承和發展上!在中國漫長歷史中,各類流派的學說、政權、宗教,無不借色彩明道示禮,從帝王到市井小民,都對色彩誠惶誠恐、仰之畏之。因此,中國傳統色彩承載了除了色彩本身特性以外大量歷史階段特征性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傳統色彩可以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系統。

參考文獻:

[1] 王其鈞.中國傳統建筑色彩[J].建筑技術,2009.

[2] 李允和.華夏意匠:中國古建筑設計原理分析[J].建筑技術,2005.

[3] 于非闇.中國畫顏色的研究(修訂版)[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

作者簡介:李佳婷,女,河北藁城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藝術。

指導老師:王曉華

猜你喜歡
公共藝術色彩
秋天的色彩
繽紛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民辦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優化研究
大連濱海路公共藝術的美學探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