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國50年我國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之研究

2016-11-18 19:58魏文菲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美聲唱法

摘 要:本文將建國50年我國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作為主要研究的內容,運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方法,對建國50年我國美聲唱法各個階段的教學研究文獻進行綜述,并對教學研究文獻變化的成因進行分析,對研究文獻進行評價,做好了全面系統的統計和分析工作,對建國50年內我國的美聲唱法教學資料進行研究和整理,能夠清晰的掌握建國50年我國美聲唱法教學的發展歷程。

關鍵詞:建國50年;美聲唱法;研究文獻;文獻評價

0 前言

美聲唱法發源于意大利,在明末清初傳到我國,在我國建國到世紀末50年間內,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對促進我國美聲唱法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促進美聲唱法的有效傳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建國50年間經歷了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導致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加強對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的研究,對深入了解美聲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作用。

1 建國50年美聲唱法教學各個階段研究文獻

1.1 建國初至“文革”前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綜述

在該階段關于美聲唱法教學的研究文獻共有26篇,理念包含了教育方針、教學法研究、教學內容、教育思想研究和聲樂教育家等方面的內容。第一,關于美聲唱法教育方針研究文章。其中最出名的是《學習蘇聯聲樂藝術的先進經驗--記中央音樂學院聲樂學術研討會》,作者在當時的研討會中介紹了聲樂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對以前聲樂教學中的錯誤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進行可糾正。第二,關于美聲唱法教學內容研究。最著名的文獻是《蘇聯聲樂專家梅德韋杰夫對于發聲技巧訓練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文獻里面對社會主義國家的聲樂藝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美聲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關于美聲唱法教學的文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集體練聲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解集體練聲的方法,介紹了呼吸發生的方法和要求。[1]

1.2 文革十年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綜述

在“文革”時期我國關于文化事業的一切事物處于癱瘓狀態,造反、批斗和彈劾等政治運動較多,對美聲唱法教學造成了較大影響,美聲唱法被歸入“打倒”之列,直到四人幫被粉碎,才給美聲發展帶來了一些發展契機。在該段時期,我國關于美聲唱法教學的文獻幾乎為零。

1.3 “文革”后至20世紀末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綜述

在該階段,美聲唱法教學逐漸走出被打倒的低谷,進入到恢復和發展階段,在該階段對于美聲唱法的教學研究文獻較多,更加注重普通話和咬字原則,能夠更好地對美聲唱法進行研究和分析。文獻類型主要有:關于美聲唱法教育方針、教學內容、美聲唱法教學法、聲樂教育家教育思想、美聲唱法課程研究、美聲唱法教學主客體等研究的代表性文章。[2]

2 建國50年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變化的成因

2.1 文藝政策帶來的影響

建國以來,我國的政治政策趨于平穩,為美聲唱法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寬松的教學環境,受文藝方針影響較大,聲樂工作者將美聲唱法教學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改革開放后,各項政策開始逐漸實施,促使美聲唱法教學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國的美聲教學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美聲教學的差距逐漸縮短。文藝思想有助于促進美聲教學發展,決定著美聲教學的發展方向。[3]

2.2 教育體制改革帶來的影響

教育體制也是影響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變化的主要原因,我國的音樂教育吸收了蘇聯的美聲音樂教育理念,建立了專業的音樂教育院校,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音樂人才。改革開放后,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導致以蘇聯教育理念為主的音樂教育與中國當前的發展實際相脫離,導致我國當時的美聲音樂教學理念與當時的音樂人才需求呈現出不一致情況,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在1992年,出臺了新的教育體制改革,實現了對傳統聲樂教育現狀的反思和研究,激發了聲樂工作者進行聲樂研究的興趣。

2.3 音樂價值觀念帶來的影響

“雙百方針”文藝政策的出臺,給美聲唱法教學營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圍,強化了聲樂工作者的美聲唱法學習熱情,聲樂工作者大力開展了音樂學咬字和聲樂學派研究的道路。在改革開放時期,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總體質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持續增加,但是師資力量卻沒有得到顯著的提高,導致很大一部分音樂教師以降低學術價值作為代價,來換取職位的晉升。同時,美聲教學受社會媒體影響較大,使美聲教學展現出了標準化特點,聲樂工作者滿足與已有的教學成果,導致創新意識較為單薄。

3 建國50年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評價

3.1 研究文獻的來源

在建國初至“文革”前,美聲唱法教學的研究文獻主要來源于《人民音樂》,在“文革”十年間,文獻的總數為0。在“文革”后至20世紀末,主要來源于各種期刊文獻??偟膩碚f,研究文獻的來源具有廣泛性和研究集中性特點。

3.2 研究文獻數量和質量之間的關系

建國50年來,我國的文獻數量受政治局勢影響較大,導致美聲唱法教學處于停滯狀態。同時還受政策和教育制度影響,導致文獻質量下降。在對美聲唱法進行教學研究時,需要將高校教師作為教學研究的主要工作者,將提高聲樂水平作為當前聲樂教學研究需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確保我國聲樂學術創新活動的發展。在1992年,我國的教師職稱評定工作開始恢復,導致文獻數量和制度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些教師為了自己的榮譽,采用降低學術價值的形式來換取職稱晉升,導致教育者的工作動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傮w來說,在建國50年來,美聲唱法教學文獻數量呈現出持續增加的趨勢,同時也伴隨著文獻質量的下降。[4]

4 結語

建國50年來,我國的美聲唱法教學研究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不斷發生變化。從建國到“文化大革命”,在到改革開放,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國的美聲唱法研究文獻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變化。受當時的政治和音樂教育制度影響,從“雙百方針”到“反封資修”,再到后來的百花齊放,在不同歷史發展時期,我國的政策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變化趨勢,影響著我國的美聲唱法教學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優秀聲樂作品的出現,聲樂工作筆者需要肩負起研究的重任,將優秀的音樂作品引入到實際教學中來,促進教學美聲唱法教學內容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羅中一.從我國30多年美聲唱法研究文獻看聲樂教學理論之構建[D].上海音樂學院,2014.

[2] 吳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校美聲教育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 曹鳳嬌.美聲唱法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思考[D].沈陽師范大學,2015.

[4] 陳莎莎.歷史新時期中國美聲發展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魏文菲(1985—),女,遼寧沈陽人,學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演唱。

猜你喜歡
美聲唱法
頻譜分析在美聲唱法教學中的應用
美聲唱法多元化發展的思考
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美聲唱法中國化的研究
研究美聲唱法發展史對美聲學習的啟示
民族聲樂教學受美聲唱法的影響分析
當代美聲唱法教學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論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探討
美聲唱法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研究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聲唱法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