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發展轉型的涵義及出路

2016-11-19 09:19陳昌蕓侯長林
職教論壇 2016年22期
關鍵詞:普通本科應用型轉型

陳昌蕓+侯長林

摘 要:在政策文本分析視角下,地方高校轉型政策經歷了從問題關注到政策出臺,其政策關注于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師資等方面,對“應用型”理解和轉型路徑建設又各有所不同,基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設應用型大學過程中,需要明晰“轉型”內涵,把握“應用”特征,探索發展出路,才能力促轉型發展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政策文本;詞頻分析

作者簡介:陳昌蕓(1992-),女,貴州威寧人,貴州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學;侯長林(1963-),男,貴州銅仁人,貴州銅仁學院校長,教授,教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文化哲學和高等教育學。

基金項目:貴州省2013年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招標項目“貴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黔教高發[2013]446號),主持人:侯長林。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22-0072-07

當前,經濟新常態趨勢和高等教育結構性調整,推動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從傳統大學向應用型大學轉變?!叭绾无D”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需要關注微觀層面轉型的具體措施,亦需要關注宏觀層面的教育政策文本,只有明確其政策背后蘊含的關注點及關注度,轉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才能在政策指導下,有方向、有重點地開展應用型大學建設工作,所以本文從頒布的政策文本入手,通過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發展進程及對政策文本中的高頻共性詞和特色詞,旨在從教育政策文本視角,明晰“轉型”涵義,提出促進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的發展建議。

一、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發展進程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經歷了由問題關注到出臺國家層面的專門政策,再到地方響應國家政策,配合出臺相關地方實施意見的發展歷程。

(一)國家:從問題關注到出臺專門政策

“地方高校轉型”最早出現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政策文本中,《綱要》指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類管理體系,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1]。此后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又一次強調要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2014年3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從對增強城市創新能力方面,對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同年5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把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作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部分,并對其轉型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做出了明確要求。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著力提高本科教育質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型高等學校轉型”??梢钥闯鼋鼛啄辍暗胤礁咝^D型”問題得到了關注,但相關政策只散見于一些國家層面政策文件中,并沒有形成專門的政策文件。

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發布,標志著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有了專門的政策依據,該《意見》明確指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試點高校的主要任務、配套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推進機制等內容[2]。

總體而言,國家層面關于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政策要求的政策文本如表1所示。

通過對政策文本的分析發現,第一,從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最早提出“地方院校轉型”后,其問題一直在其他政策中被附帶性地關注和強調,直到2015年10月《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意味著“地方高校轉型”由問題關注上升為出臺專門政策。第二,相關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內容,在轉型要求方面,旨在完善培養本科層次職業人才,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在轉型對象方面,主要涉及普通地方本科高等學校和獨立學院,在路徑方面,主要通過校企合作、聯合培養、合作辦學等方式。

(二)地方:響應國家政策,配合出臺地方實施意見

在國家政策推動下,一些地方也積極落實,相繼出臺配套政策推進地方高校轉型建設。截止到2016年3月16日,共有10個省頒分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件。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提上了行動日程,推進地方高校轉型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見表2)

二、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高頻共性詞及特色詞

為深入挖掘地方本科高校轉型政策文本內含的關注點和關注度,了解該政策文本中言說事物的頻率次數如何,言說事物的內容如何,運用ROST Word Parser詞頻分析軟件對11份專門的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進行分析,從高頻共性詞和特色詞兩方面著手來分析各個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

(一)高頻共性詞

通過選擇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件中出現頻率最高并能體現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特點的10個實意詞,對每份文件的10個高頻詞進行排列,找出11份政策文本中的高頻共性詞,其統計結果如下(見表3)。

1.“專業”是地方本科院校轉型工作重中之重。從表3中可以看出,“專業”以超高順位以及出現頻率,充分突顯了地方院校轉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專業”,主要涉及專業設置、專業建設兩方面的內容,在專業設置方面,強調應用性本科專業的增設,能夠適應地方經濟結構發展趨勢,能夠緊密對接產業和行業需求;在專業建設方面,突顯地方(行業、產業)急需,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應用性專業集群的建設問題。地方高?!皩I”必須與地方“產業”對接,所以“產業”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現9次,充分體現了政策制定者對其的高度關注。

2.“人才培養”是地方本科院校轉型建設的關注點?!叭瞬排囵B”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現9次,充分體現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關注點在于“人才培養”,反映了當下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尚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問題,所以為解決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經濟發展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主要從人才培養標準、培養方案、培養內容和培養途徑四方面著手,在人才培養標準方面,強調高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制定應用型人才培養標準;在培養方案方面,突出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意在培養人才的整個過程滲透貫徹“產學結合”、“協同育人”思想;在培養內容方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旨在培養出面向生產技術和管理一線的高層次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創新創業人才,所以“技術”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現6次,這也側面回答了地方本科院校為什么需要面臨轉型改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原有的本科院校培養的學生缺乏技術,沒有成為應用型人才,而社會的發展,迫切要求應用型人才,所以出現了人才市場的供給矛盾,在此背景下,作為我國高級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轉型,需要轉變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培養出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在培養途徑方面,強調地方高校與行業、企業在合作方式、教學、課程、實習實訓等方面的協同育人。

3.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涉及的多方主體?!捌髽I”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現7次,“行業”出現了5次,“學?!背霈F了6次,反映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工作涉及多方主體,其轉型工作的推進已經不是高校個體的事務,而是在充分發揮高校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需要外部行業部門、企業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合作,離開了“企業”和“行業”,地方高校轉型工作是無法順利推行的。其政策高度關注的背后反映了當下地方本科院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行業、企業之間缺乏長效合作和聯系。即在地方高校與外部關系上,需要關注高校加強與產業、行業的關系,所以在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改革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現有存在的高校、企業和行業之間的問題,加強高校、行業和企業的關系。一方面,高校在與企業、行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社會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與行業、企業的長效合作,能夠幫助高校了解地方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培養出滿足行業或企業需求的人才,實現互利共贏。只有這樣,地方本科高校才能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破繭成蝶。

4.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需要“教師”?!敖處煛痹?1份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現7次,反映了在地方院校轉型過程中,政策制定者對“教師”群體的關注,主要內容包括了教師結構、教師聘任、教師培訓三方面的內容,在教師結構方面,調整原有單一的教師地位,注重“雙師雙能型”教師的隊伍建設;在教師聘任方面,改革教師聘任聘用制度,引進行業公認專才,聘請企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教師培訓方面,意在通過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等方式提高教師群體的素養。簡而言之,即強調教師群體的“引進來”“走出去”,即一方面需要地方高校教師應該“走出去”,參與行業、企業生產一線實踐鍛煉,參與行業、企業急需的應用課題的研究和技術研發,另外一方面則需要“引進來”,聘請生產和管理一線的技術及管理人員承擔相關課程教學,為教師群體注入新鮮血液。

5.地方院校轉型需要“機制”?!皺C制”在11份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現6次,反映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機制”的支撐,在學校之外的環境中,需要考慮市場機制,需要推進“產學研”落實,建立人才培養、科技服務、技術創新、萬眾創業的一體化發展機制。在學校與地方、行業、企業和社區之間,需要建立多方共同參與的合作辦學和治理機制。在學校與學校之間,需要建立與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茖哟胃叩嚷殬I教育的銜接機制,打破現有“天花板”局面,搭建人才培養機構的“立交橋”[3];在專業建設方面,需要能夠根據社會需求、學校能力和行業(產業)指導,依法設置應用性專業的機制;在學校經費方面,需要健全多元投入機制,鼓勵多方投資辦學,多渠道拓寬經費來源;在實訓實習方面,需要健全地方高校實訓實習質量保障機制,保障學生實習實訓的質量。即政策旨在從多個方面來建立健全相關機制保障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工作。

6.地方院校轉型方向是“應用型”?!皯眯汀痹?1份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共出現5次,充分體現了當下地方本科高校轉型方向是由原來的普通高校轉為應用型高校,突出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不再局限于中職和高職,今后還會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轉型成功后的應用型高校將會是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承擔應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責任。所以在地方本科高校轉型工作中,需要牢牢把握“應用型”特征,失去了“應用型”高校的特征,就失去了轉型的意義。同時其政策指向也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發展的新趨勢,由單一本科教育的“精英模式”向多樣化的“大眾模式”轉變,由普通地方高校定位趨同和培養方式相似向特色辦學,分類發展的方向轉變[4]??傊畬眯透咝4_定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并引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方向轉變,這是基于我國現有的教育體系和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的政策選擇[5]。

(二)特色詞

除了共性高頻詞以外,11個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文本中還出現了一些特色詞,反映了不同區域的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策的特色。

1.地方高校轉型方向上對“應用型”內涵理解不同。雖然10個省與國家層面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都強調“應用”,但區別在于,四川、福建、山東、遼寧、浙江五省使用了“應用型”,江西、甘肅、湖北、云南、河南三省使用了“應用技術”,突出了各省在地方本科高校轉型方向、人才培養目標上對“應用”還是“應用技術”的側重。如四川省強調地方本科院校朝著應用型方向改革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應用型示范專業、應用型示范課程、應用型人才模式,而云南省強調地方本科院校朝著應用技術型方向改革建設,需要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選拔應用技術型人才,建設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體系,應用技術型師資隊伍等?!皯眯透咝!薄皯眉夹g型大學”雖然只是寥寥幾字的區別,但卻折射了地方對國家層面《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政策解讀的價值取向不同,一些區域傾向于鼓勵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方向發展,一些區域傾向于鼓勵地方高校向應用型大學發展,須知應用型大學不等于應用技術型大學,應用型高校涵蓋了應用技術型大學,其內涵中包括應用技術型大學,教學服務型大學、創業型大學等[6],對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應用型”方向下的一類大學進行轉變,可以是應用技術大學,可以是教學服務型大學,亦或其他??傊胤奖究聘咝T谵D型過程中切莫走向極端,重蹈覆轍,由普通高校的同質化轉向應用型高校同質化。

2.地方本科高校轉型途徑方面有所側重。在11份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的政策文本中,其轉型途徑各有側重,關注點有所不同,主要集中于“創新”發展、辦學“模式”“學生”培養、“實踐教學”手段、“示范?!苯ㄔO、人才“質量”提升、協同“社會發展”,如在國家層面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創新”一詞出現了27次,主要強調在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需要通過創新發展諸多路徑來推動地方本科高校轉型工作的開展,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專業體系建設,實習實訓基地等。在山東省的關于《山東省教育廳和山東省財政廳關于實施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強調較為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旨在提高學生實驗教學、實習實訓、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在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浙江省財政廳發布的《關于積極促進更多本科高校加強應用型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強調學生就業能力、產業服務能力、技術貢獻能力的培養,并提出了就讀應用型專業相應的學生人數規定,以此作為抓手推進地方本科院校轉型工作的開展。在《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實施意見》中,則強調質量文化的建設,力促通過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特點的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專業課程質量標準體系,專業教學質量評估與反饋體系,畢業生達成畢業要求程度評估體系等,不斷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其地區的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方向順利轉變??傊?,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方向轉變和建設,其路徑各有側重,雖然都是圍繞“地方高校轉型”的問題,但不同的政策文本制定者,對其轉型路徑的關注點是不同的。須知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路徑沒有一模一樣的套路可搬,需要結合地區實情,權衡利弊,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轉型路徑。

三、思考與建議

基于上述的地方本科院校政策發展進程和對專門政策文本高頻共性詞和特色詞的分析,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向“應用型”方向轉變的過程中,其政策要實現由簡單的文本走向有效地實踐,要能夠有力指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需要充分考慮以下內容。

(一)應用型大學內涵:共性基礎上的多元

在政策指導下,各地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會踏上向應用型大學建設的道路,但并不意味著轉型后的本科院校都是一模一樣的,并不意味著應用型大學都是如出一轍。正如克拉克·科爾在《大學的功用》一書所說的那樣“紐曼心目中的大學只是一‘鄉村,佛蘭斯納心目中大學也只是一‘市鎮。而當代的大學則是五光十色的‘城市了?!盵7]應用型大學屬于大學范疇,也應該是五光十色,豐富而多元的,包括了應用技術大學、教學服務型大學、創業型大學等等,而不是單一類型,毫無特色可言。以往走過的“學院升大學,單科變綜合,爭做研究型大學”的老路不能再一次重復[8],不考慮實際狀況,一味地追求應用型大學的同質化亦不可為之。國家層面《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出臺,從某種意義揭示了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并非只有轉型成為應用技術型大學的唯一一條出路,轉型的總體方向是“應用型”即可,須知一流研究型大學能夠在具備研究型大學共性基礎上各具特色,那么作為在高等教育體系中與研究型大學等值的應用型大學,也應該能夠在具備應用型大學共性的基礎上各有特色,即應用型大學的內涵內含了堅守應用型大學應該具備的共性基礎上的多元,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在轉型建設成為應用型大學過程中,只有遵循大學的內在邏輯、應用型大學具備的“應用型”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區域和學校實情,化被動為主動,由適應社會發展,到主動出擊服務于地方社會的發展,特色立校、建校,才能真正意義上落實政策,實現轉型成功。

(二)轉型關鍵在于“應用”

“地方高校轉型”的政策文本無不昭示著地方普通高校轉型成為應用型大學后,會成為高等教育領域中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會改變現有單一的本科教育類型狀況,而應用型本科教育與傳統本科教育是有本質區別的,其關鍵點在于如何突出和踐行“應用”,即地方本科高校作為在原有大學基礎上轉型而來的大學,轉型涉及學校整個系統的調整和改革,要想轉型成為應用型大學,承擔起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工作,需要重新規劃應用型高校發展路徑,必須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突顯應用性,走出一條突顯“應用”特色的發展之路。如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技術技能的素養,在學科專業體系方面,需要建設應用性學科,在科研活動方面,需要研究應用性學問,旨在解決地方行業、企業出現的應用性問題。

(三)新常態下專業建設需要地方行業、企業支撐,與地方產業協同發展

政府引導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方向轉變的政策背后,反映了為解決經濟新常態下對應用型人才的迫切訴求與原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發展方向之間的矛盾,新常態下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動力逐漸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迫切需要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人才[9]。而原來的地方本科高校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新常態”趨勢,必然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就需要追問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專業作為緊密聯系高校與社會的連接點,要充分發揮地方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社會的職能必須使其高校專業結構發生轉變,能夠適應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能夠做到緊密對接地方產業,依靠地方行業和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校專業與地方產業、行業、企業的長效合作和良性互動[10],才能推動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適應社會的“新常態”發展。所以地方高校在轉型過程中,其專業建設必須找準定位,立足地方,服務地方,依托地方優勢資源和條件,依靠地方行業和企業支撐,打造特色專業,突顯學校專業優勢,辦出屬于自身的特色,改變原有專業設置重復嚴重的現狀。須知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適合在所有地區開設,都能夠滿足所在區域的產業、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需求的。

(四)以供給側改革引領教師隊伍建設

地方高校轉型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院校類型的變革,其內含了地方高校由外延發展向內涵建設的轉變,作為地方高校重要組成部分的師資隊伍,也應該實現由外延發展向內涵建設的轉變,由需求側改革到供給側改革的轉變[11]。通過供給側改革來引領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教師隊伍內部結構性變革,實現由數量的變化轉化為質量、效益和創新上來,第一,優化學校內部教師結構,引進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注重人才梯隊建設。第二,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教師提供充分了解地方社會發展現狀的機會,幫助其提高實踐能力和開展應用性研究的能力,提高教師素養。第三,地方高校作為知識傳播和創新的主陣地,需要引導和鼓勵教師群體創新,才能為學校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資源,實現其創新驅動發展。所以需要鼓勵、幫助教師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

(五)形成以地方高校為核心,多方參與的地方服務聯合體

地方高校轉型成功與否,不單單需要高校自身內部的主動改革,亦需要地方政府、企業、行業部門等的參與,在“地方高校轉型”的政策文本多次出現的“企業”“行業”,就充分表明了在地方院校轉型建設過程中,地方本科高校單純依靠高?;蛘菬o法實現向“應用型”方向轉變的,必須結合地方政府、高校、市場、社會群體等多方力量,形成以地方高校為核心,多方參與的權力、責任、利益聯合體。只有各參與方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能夠實現抱團發展,才能推動地方高校轉型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一,要實現權力的聯合,需要通過各參與主體間的協調、溝通,在地方院校轉型涉及各方的權力方面達成一致共識;第二,享受權力必須承擔責任,要實現責任聯合,需要在明確地方政府、行業、高校等群體的責任邊界,完成各自職責的基礎上,關注各參與主體間責任的關聯及產生的影響,做到求同存異,才能實現責任的聯合,共同致力于服務地方社會。第三,地方高校轉型政策背后實質上蘊含著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博弈,要推動政策由文本走向實施,需要實現利益的聯合,協調各主體間的利益,這就要求在充分尊重和考慮各參與主體的利益訴求的基礎上,在各主體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使其在利益上協調一致。正如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統——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所提到的:“隨著學術權威有無限權力或者潛在活動,我們這個從國家權力到市場的連續體可以重新改為國家、市場和學術權威呈三角形的協調模式?!盵12]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離不開高校自身、地方政府、市場之間協調機制的建立,需要形成以地方高校為核心,多方參與的地方服務聯合體,借以保障院校轉型工作的實施。

總而言之,在經濟社會發展走向供給側改革的趨勢下,地方高校應順勢而為,抓住轉型機遇,勇于變革,在地方本科高校轉型過程中,明晰建設的應用型大學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沒有所謂的固定模式,其轉型關鍵在于“應用”的踐行,而轉型工作的推進需要與地方產業對接的專業體系和供給側改革下的教師隊伍作為支撐,同時亦需要多方參與,方能實現由地方普通高校向應用型大學的轉型成功,成為培養地方應用型人才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23/c_1111255199.htm.

[3]劉振天.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高等教育認識論及方法論訴求[J].中國高教研究,2014(6):11-17.

[4]莊西真.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為何轉?轉什么?怎么轉?[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84-89.

[5]陳鋒.關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若干問題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16-20.

[6]侯長林,羅靜,葉丹.應用型大學視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選擇[J].教育研究,2015(4):66.

[7]克拉克·科爾.大學的功用[M].陳學飛,等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7.

[8]馬廷奇.高等教育如何適應新常態[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

[9]趙德武.高等教育新常態與教育改革創新[N].光明日報,2015-01-06.

[10]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實現路徑[J].教育探索,2011(10):25-26.

[11]姜朝暉.以供給側改革引領高等教育發展[J].重慶高教研究,2016(1):123-127.

[12][美]伯頓·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M].王承緒,等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159.

責任編輯 劉揚軍

猜你喜歡
普通本科應用型轉型
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控制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升級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處見精彩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廣西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成立
應用型本科高?!堵糜挝幕氛n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新時期旅游轉型發展思考
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3期)2015-03-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