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痕跡檢驗技術初探——以損壞機動車案件為例

2016-11-23 01:23李海龍
法制博覽 2016年31期
關鍵詞:刮痕作案工具作案

李海龍 傅 偉

重慶市榮昌區公安局,重慶 402460

?

工具痕跡檢驗技術初探
——以損壞機動車案件為例

李海龍 傅 偉

重慶市榮昌區公安局,重慶 402460

近幾年損壞機動車事件逐年遞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會恐慌,影響了社會秩序。筆者在本文中重點分析了幾種常見的作案工具,工具所留下的痕跡,以及如何利用痕跡檢驗來鎖定犯罪嫌疑人。

工具痕跡;損壞機動車;劃痕

一、機動車損壞案件的特點分析

(一)案件性質

損害機動車案件集中發生在小區停車位、路邊停車位等較為固定的停車點。作案的時間通常是完善,作案過程較短,犯罪者通常無目標性。雖然損害機動車案件造成的財產損失不高,但是一定程度造成了社會的恐慌,影響社會秩序。如果對該類案件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引發尖銳的社會矛盾。

(二)案件偵破

損壞機動車案件作案范圍廣泛、作案動機變化多樣、作案過程極短、作案工具種類多樣,這些特征都導致了該類型案件的偵破極為困難。結合現有的偵查經驗,仍然未找到有效的手段來這破這類型的案件。從已經被偵破的案件中,可以總結出損壞機動車主要有以下幾種特點:(1)犯罪動機多樣化。有的人是尋求刺激,有的人是發泄憤怒,有的人是報復他人等;(2)作案工具復雜多樣,小型的工具有硬幣、鋼片,大型工具有石頭、磚塊等;(3)作案過程短暫。很多嫌疑人選擇的是邊走邊劃的方式,及時調出當時的監控視頻,也很難看出其作案動作。綜合該類型案件的特點以及偵破難點,筆者認為從工具痕跡著手偵破該案件,是對現有偵查手段的突破。

二、機動車損壞案件中工具痕跡的形成

(一)車面油漆的組成

機動車的油漆主要包括面漆、底漆以及中間涂層。面漆又可以分為金屬漆和素色漆兩種,汽車油漆的厚度通常在100-300微米之間。

(二)車漆劃痕分析

當硬物作用于機動車表面,并且進行劃擦時,會導致車漆掉落,在底漆上留下刮擦的痕跡。根據劃痕的深度不同,可以分為發絲、輕度、中度以及深度四種等級。因為在損壞機動車的案件中,行為人都報有故意的心理,因此劃痕等級多為中度、深度兩種,直接造成了色彩漆層油漆的脫落。

三、常見作案工具及其痕跡

(一)石塊

因為石塊每個側面寬度不同,因此在單一劃痕中,痕跡的粗細不均勻,但呈現出平行的趨勢;在連貫劃痕中,劃痕的粗細排列也較為連貫。因為行為人每次刮損車面時力度不同、方向不同,因此車表面劃痕會有頓挫點的出現。該種工具所造成的劃痕凹陷感并不是很明顯,在劃痕的表面也可以找到殘留的石塊粉末。

(二)瓷片

瓷片所造成的刮痕與石塊刮痕很相似。但是因為瓷片的表面比較固定,因此在不連貫的劃痕當中,這些細痕也能夠相對穩定的排列。在弧形刮痕中,可以看出痕跡寬度之間有過渡。瓷片較輕,且容易握住,因此所留下的痕跡也比較深,有明顯的凹凸感,在劃痕的四周也可以找到油漆碎屑。

(三)鑰匙

受到鑰匙形狀的影響,所造成的劃痕通常在0.5毫米,這種鑰匙主要包括普通汽車鑰匙、十字型鑰匙等頭部為尖端的鑰匙。劃痕通常比較淺,并且劃痕附近可以找到部分漆面的碎屑。

(四)刀

刀刃通常較薄,因此所造成的劃痕也比較細,通常情況都可以在0.3毫米以內。刀片造成的劃痕表面平整,并且不會出現頓挫點。因為刀片并不是垂直于車面劃損,因此多表現為劃痕的一側出現油漆的脫落。

四、工具痕跡分析對案件偵破的作用

(一)確定作案工具類型

根據工具痕跡呈現出的不同特征,可以大致得出作案工具的類型。較鈍的器物所造成的劃痕通常比較寬,但是深度比較淺,且無規則性;比較尖銳的器物所造成的劃痕比較光滑,并且痕跡較為細,但是深度較深。

(二)推測嫌疑人身高

作案人在劃損汽車表面時,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通常動作幅度很小,這是劃痕所在的位置與手臂自然下垂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可以根據劃痕所在位置推測嫌疑人的身高。具體來說,在前蓋上的刮痕如果越靠近擋風玻璃,則意味著嫌疑人的身高越高;車頂部的劃痕越接近中軸線,也就意味著嫌疑人越高。

(三)判斷嫌疑人前進方向

在偵查過程中,可以根據劃痕跨度變化情況、拉絲情況,以及油漆碎屑的分布來判斷該痕跡的方向,由此推測出行為人的前進方向。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汽車表面的刮痕通常中部最寬,兩側最窄,在刮痕的終點處會出現掃尾的現象。

五、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在本文當中重點分析了幾種常見的作案工具,希望通過對這些工具痕跡的分析,來更快、更準確地判斷出行為人刮損汽車是所采用的工具、行為人的身高以及行進方向等,為案件的偵破提供有力的線索。但是隨著作案手法的不斷增多,在實際案例中行為人可以采用的作案工具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工具因為接觸面、硬度、劃損角度等不同,而造成了痕跡種類多樣化,因此在痕跡檢驗工作中,需要仔細觀察、反復斟酌,總結更多的經驗。

[1]李波,李磊.工具痕跡檢驗新思路探討[J].科技資訊,2010(30).

[2]李靜.我國工具痕跡檢驗的發展及其展望[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1(06).

D

A

李海龍(1986-),男,重慶市榮昌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室;傅偉(1986-),男,重慶市榮昌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室。

猜你喜歡
刮痕作案工具作案
鉗子管道內刮痕對軟式內鏡再處理質量的影響
關于聶樹斌案的證據學思考
完美“作案”
大盜面具
咖啡的妙用
從“刮痕擦跡”談油畫語言中的偶然性元素
幾種PCB刮傷不良的出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