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2016-11-23 15:18施慧心
人間 2016年24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社區

摘要: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我國提出了健康老齡化戰略,其內涵是“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現實生活中,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重視,而老有所為卻有所忽視。本文將以社區退休老人為例,從老有所為的途徑、影響因素、及社會工作者如何介入分析,為社會工作介入老年人的老有所為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社區;退休老人;老有所為;社會工作

中圖分類號:C91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056-01

在社區中,退休老人逐漸成為一個大群體,不少人認為年老必衰,但其實不然,老年人雖然在生理上有所衰退,但在心理和社會方面有一定的進步,例如思考理解問題很深刻。退休老人絕非家庭和社會的包袱,他們也想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老有所為,造福家庭和社會。但是很顯然,這個過程并不容易。針對社區退休老人老有所為的問題,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退休老人老有所為的途徑

不少退休老人希望在晚年生活中能夠發揮他們的力量,不管能做到何種程度,總希望生活不無聊。對于退休老人老有所為這個問題,其實途徑是多樣的。

(一)照顧小孩,料理家務。由于年輕人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家庭,于是,照顧家庭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老人身上,老人們也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是一種“義務”,所以他們并不把這看作是老有所為的一種表現。但是退休老人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為家庭做出了貢獻,這就是老有所為的一種表現。

(二)參與社區事務,做社區內的“調解員”。不少老人在退休以后就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最典型的就是社區中的糾紛爭吵,業主與物業發生了矛盾,鄰里之間為了一點小事鬧起來了,這都影響這社區的和諧。于是,退休老人們充當著“調解員”的角色。他們沒有專業正規的方法,但他們有更為豐富的人生經歷,看待、理解問題更深刻、更全面。

(三)參加各類活動。老人在退休以后有充裕的時間,所以他們會選擇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社區作為退休老人賴以生活的場所,是他們最能夠老有所為的地方。他們參加社區內的志愿活動,像是打掃衛生、社區巡邏。他們參與社區內的文體活動,像是舞蹈隊、合唱團。退休老人們通過文體活動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為社區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在這樣的過程中,退休老人們不但實現了他們的價值,也從中獲得了樂趣。

二、影響退休老人老有所為的因素

退休老人們在社區創造的條件下,熱情投入到老有所為的活動中,但仍有不少退休老人沒有或者沒有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本文將從以下兩大方面分析原因:

(一)退休老人自身因素。

一是退休老人的觀念問題。不少退休老人對于老有所為的理解太過狹隘,他們認為有一技之長的老人才能老有所為,像他們這樣的普通人不可能老有所為;還有部分退休老人覺得自己一輩子勞作夠了,退休了就到了享福的日子了,沒有了服務社會的觀念,只求吃飽穿暖,不在乎精神層面的提升。

二是退休老人的身體狀況。隨著老人身體機能的退化,總是有一些小毛小病,一些退休老人有意愿去老有所為,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退休老人人際關系網絡的退化。老人的退休意味著退出許多人際關系網絡,這使得退休老人在做事的時候會變得十分困難,于是他們放棄,然后將自己困在社區內,困在家里,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二)社會因素。

一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給老人的定位是社會弱勢群體,認為他們需要被照顧,因而注重老人的健康和生活狀況,確實,老年人由于受多方限制,需要社會大眾的關心,但于此同時,社會大眾也忽略了老人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忽略了老人們所積累的知識與經驗。這種忽視必定會影響老年人老有所為。

二是由于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在世界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速后,我國對于老年人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制定了不少相關政策制度,但大部分還是局限于“老有所養”,在老有所為創造自身價值方面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也不具備相應良好的環境。

三、社會工作者為退休老人老有所為提供支持

(一)把老有所為和改善退休老人的生活狀況、身心健康相結合。

不少退休老人在退休以后生活狀況不太樂觀,這制約了他們老有所為。因此,改善其生活狀況,促進其身心健康勢在必行。社會工作者應該將老有所為和解決生活困難相結合,充分調用社區資源,例如與社區商量,在社區內開設一些崗位給退休老人,建立互助平臺,使退休老人互相幫助,同時這可以作為一個退休老人的交流交友平臺。在思想方面,要糾正他們“社區事務與我無關”的錯誤觀念,積極引導他們參與社區事務。

(二)樹立良好榜樣,以點帶面。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確實,榜樣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社區內可對表現優秀的退休老人進行表彰,社會工作者要做好社區宣傳教育工作。社區宣傳教育能夠有力的提升居民的意識和能力,在榜樣的帶動下,調動退休老人的積極性,以點帶面,促使更多的退休老人加入到老有所為的行列中來。

(三)協助社區內退休老人成立志愿服務小組,組織居民活動。

社會工作者組織退休老人組成志愿服務小組,服務社區。退休老人們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社會閱歷,在小組中,退休老人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之間能互相支持。同時,在社會工作者的幫助下,也學到了一定的專業技巧與方法,能更好的為社區做出貢獻,發揮自己的價值。社會工作者在整個過程中要鼓勵老人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實踐,積極傾聽他們的想法,給予意見和建議,從而實現服務社區的目標。

(四)社會工作者努力為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做出貢獻。

社會工作者應倡導政府加快制定具體規范、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完善社區建設管理服務機制,讓退休老人走出社區,再度走近、融入社會。同時需要社會各個方面通力協作,社會工作者應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為退休老人老有所為創造條件。

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單靠老年人自身的熱情與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組織的領導和學習,通過社會工作者的循循善誘以及專業工作方法的指導,廣大老年人老有所為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鄭志丹.健康老齡化視野下我國老年體育發展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12):25-30.

[2]劉丹.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實現老有所為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理論觀察,2010(2):59-60.

[3]劉素素,莊明蓮.城市老年人退休后的角色適應與老有所為[J].社會工作,2014(4):118-125.

[4]沈蓮,王金元.老有所為在中國推廣的實現路徑[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4(10):30-32.

作者簡介:施慧心(1993-),女,漢族,江蘇蘇州,碩士,蘇州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社區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青少年犯罪預防的社會工作服務系統構建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影像社區
2015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