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2016-11-23 18:02董險峰
人間 2016年24期
關鍵詞:發展對策高職院校信息化

摘要:目前河南省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相對較低,要開通資金籌措渠道,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培訓高素質人才,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師資隊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建立健全組織考核制度,保證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發展對策;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183-02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完成互聯網應用、智能制造、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重點任務。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高職院校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與巨大的挑戰。信息化建設已成為高職院校發展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職業院校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應用在改進傳統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對于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河南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等方面不斷進行著變革,其中最大的變革是以電腦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促進了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教材多媒體化、活動合作化、資源全球化等,這些變革也極大地促進了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和高職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具有極大的影響。

二、河南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目前河南省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是很高,存在的問題很多:

第一,當前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發展遇到的瓶頸依然是資金問題、專業技術人才問題、政策與保障措施問題,這些都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問題。

第二,基礎應用仍然存在“重硬輕軟”現象,對于學校的核心業務——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信息化的支持度仍需要繼續加強和提高。同時,由于寬帶有限,各高職院校正在面臨網絡、服務器、軟件等升級的壓力。

第三,目前學校信息化的驅動首先來自于教學要求。涉及教務系統、學生管理服務系統、數字圖書資源利用的應用較多,而在行政、科研、人事管理方面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相對較低,其實際應用效果仍低于師生員工對信息化的需求,在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更多科研協作機會、幫助學校師生更好地適應外部變化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要少一些。

第四,智能手機、智能終端和微信平臺在高職院校學生和老師中的使用已經比較普及,但針對這些智能終端的教育信息資源應用還相對滯后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當前不斷發展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相互結合的水平不足,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水平還有待提高。

第五,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效的評估和審核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專項研究,并最終形成標準統一、可有效推廣使用的評價體系。

三、河南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

針對以上現象和存在的問題,也為了有效利用不斷出現的先進網絡和信息技術,開發整合各類優質資源,構建實用、高效、先進的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我們還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開通資金籌措渠道,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高職院校注重應用技術的培養,辦學成本相對較高,如果僅靠政府撥款,發展勢必受到極大限制。目前信息化技術的投資更是少之又少。必須加大政企校通力合作,走出一條多方籌措資金的路子。

1.發揮自身優勢,多方籌措經費。

高職院校中專業技能、專業知識更新的速度遠遠高于其它層次的高等教育。網絡已成為知識傳播與更新的有效手段,學校應充分利用最新的網絡技術手段,針對不同的地區或社區,利用教學課件進行多媒體演示、仿真模擬、虛擬實訓等,面向生產第一線,按規定要求有償開設一些具有高職特色的網絡遠程教育課程,可以有效地拓寬高職教育的市場,又能為促進高職院??焖侔l展,籌措經費;其次,在保障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向社會開放學校的現有資源,比如實訓室、機房、圖書館、體育館等,這樣既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還可以增加學校的收入。

2.校企合作,擴寬資金來源。

高職教育要求“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既是培養高職實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徑,又可爭取更多資金來源,保證高職院校生存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

3.政府扶持,爭取財政撥款。

當前教育信息化技術已經成為學校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作為政府主管部門,首先應該從政策上予以支持,建立相關的政策法規,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給學校劃撥專項教育信息化技術基金,做到“??顚S?,扶持重點”,鼓勵學校教育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其次,學校主管部門也應單獨建立專項基金,用于扶持教育信息化發展。

(二)培訓高素質人才,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永遠是完成各項工作的智力保障系統,因此要加大培養培訓,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1.注重實效,開展技術培訓。

為建設一支既掌握教育基本理論、精通信息化技術,又能熟練地將教育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教學的高職教師隊伍,高職院校必須切實抓好教師的技術培訓工作。要結合學院實際,在培訓內容、培訓途徑、培訓方法模式上進行探索與研究,確保培訓取得理想的效果。

2.注重運用,提高實際能力。

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必須與教學實踐相關聯。要通過對教育信息化技術理論和技能的學習,實現對教學實踐的更好支持。將教學實踐作為培訓工作的一個環節,意在強調培訓與教學實踐的密切聯系。

(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

1.以校園網為核心,加快軟硬件平臺建設。

首先是要立足實際進行硬件建設,適度超前。硬件設備發展較快,要堅持先進性、標準性、安全性、開放性相結合的原則,構建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絡體系,形成學校的信息化核心。在相關配套設施上,要立足高職院校的特點,注重實用性。其次是軟件建設要實現應用集成,數據共享,最終建立起學校方便操作、數據共享的應用集成平臺。

2.建立資源庫,凸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

學校應成立由教育信息化技術中心牽頭、各部門、各專業人員參加的資源庫開發建設小組,要根據國家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確定資源庫建設標準,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統一規劃,精心設計,適時實施,逐步完善,保持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要廣開渠道,多管齊下。學校資源庫若僅僅靠自己開發制作,可能遠水不解近渴,必須充分利用網絡環境的便利條件,采用購買、下載、改制等相結合的方式,多方解決,整合資源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網絡教學資源的統一管理、統一維護和資源共享。

(四)建立健全組織考核制度,保證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

對于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技術應用來說,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建立高效的領導組織機構,健全管理考核機制,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保證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技術的和諧健康發展。

1.理清工作思路,明確機構職能。

學校應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層實施的管理體制,從組織上建立起保證教育信息化技術系統工作正常運行的機制,才能保證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健康發展。

2.改革領導體制,建立領導組織體系。

學校要成立主要領導掛帥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作為決策機構,全面領導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技術建設、管理和應用工作,負責審定學校教育信息化技術建設和發展的總體規劃、政策法規、各種規范,布置階段性任務,全面管理學?,F代教育技術建設和應用工作。

3.整合重復機構,發揮組織合力。

各個學校應在原有機構的基礎上,本著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優化機構設置、統一管理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技術機構。明確其基本任務是:運用教育信息化理論和技術,優化教學過程,開發利用教育資源,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統一管理原有的電化教學、音像媒體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遠程教學、教學設計和院(校)有線電視臺等工作。并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重組。不僅要重視硬件的資源整合,更要注重人力資源的整合,特別是理念上和思想上的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和諧機構。

教育信息化技術是河南省高職院校改革的“催化劑”,也是加快其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大政企校密切合作,拓寬渠道,多方籌集資金,建設適合高職教育特點的硬軟件平臺和資源庫,加強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強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考核評估體系,保證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 瑾.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企業技術開發.2012年3期

[2]山東省高職院?,F代教育技術應用現狀及對策研究_劉成新,碩士論文。

[3]趙思佳;尹婷; 高職院校校園網現狀及發展規劃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17期

基金項目:2016年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基礎研究計劃課題研究期間產出論文。名稱:河南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主持人:董險峰。編號:16A880024。

作者簡介:董險峰(1974-),男,河南省周口人,漢族,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發展對策高職院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場現狀與發展對策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