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及統計分析

2016-11-24 13:56王亞輝
價值工程 2016年30期
關鍵詞:鄉級命名山西省

王亞輝

摘要: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當地的地理環境特征,對區域中的地名類型與地理環境關系進行分析,對于統籌區域中人地關系具有重要作用。以山西省為研究區域,鄉級地名類型為研究對象,采用分類法、統計分析法、圖表法對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與地理環境關系進行分析。分析表明,山西省鄉級地名的命名是當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且反映人文地理特征的地名在鄉級地名中所占比例較大。

Abstract: Place names can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lo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ce name type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ordinating the human-place relationship 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takes Shanxi Province as the region of research and town-level place name typ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wn-level place name types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Shanxi Province with the methods of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hart.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wn-level place names of Shanxi Province are the outcome of the combined action of local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and the place names reflecting the human geography characteristic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關鍵詞:山西??;地名類型;地理環境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place name type;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K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0-0122-03

0 引言

地名在區域中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它的形成是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特定的區域中,通過對地名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當地地理環境的特征,從而發揮地名的指示作用與社會功能。

長期以來,地名的研究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陳晨等基于GIS軟件的核密度估計法分析了北京地名文化景觀空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認為不同文化景觀類地名的空間分布具有差異,且與當地的地理特征相吻合[1]。王彬通過量化和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對廣東省地名的語言文化空間結構和景觀特征進行了探討并進行成因分析,認為社會制度的發展和健全是廣東省地名層語言文化景觀形成的重要原因[2]。李鵬通過從化溫泉這一旅游地,對其地名變更的過程進行研究,并對我國地名變遷的政治進行探討,認為一個地方的命名是一場復雜的政治經濟角力的過程[3]。尹鈞科在淺談區域地名研究中認為要從不同角度對區域地名進行研究,區域地名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數據統計、實地調查、文獻考證、比較分析等[4]。

從上述文獻來看,學者們對于地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層面和以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為單元,在對地名類型進行分析的時候,大部分采用的是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本文基于山西省鄉級地名,通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地名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以揭示當地地名在命名過程中所蘊含的地理環境信息,從而利于更深入了解山西省的自然環境、社會發展、歷史文化特征。

1 山西省鄉級地名概況

山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鄉鎮1196個[5]。根據山西省地圖冊[6],將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按照語源類型劃分為方位、水文、資源、地形、氣候、姓氏、經濟、建筑、交通、數字、歷史文化、顏色、意愿、形態、軍事15類。通常地名是由多種命名方式組成,因此對鄉級地名進行歸類時,會出現重復統計的情況,但在整體上并不影響對地名的分析。

由圖1得出,在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的分類中,方位、水文、地形、姓氏、意愿、交通類地名居多。自然因素相關的地名類型中,表示方位的地名占比最大,表明方位對該區域的生產活動有重要的影響,具有較強的指示作用。以人文因素命名的地名中姓氏、意愿、交通類地名占比較大。

2 山西省鄉級地名與地理環境

2.1鄉級地名與自然地理環境

2.1.1 地形地名

地形屬于自然地理環境的一部分,和人類的生產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區域中存在著大量的和地形特征相關的地名。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南低北高,分布著大同、忻州、運城、臨汾、太原等盆地,地勢大體為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在鄉級地名類型中與地形有關的地名共149個,表示地形類地名的詞主要包括峪、山、坪、嶺、梁、峰等(見表1)。在這些地形類地名的命名中,有許多反映當地地形特點的地名,例如寨圪塔鄉、蘭峪鄉、華峰鄉、梁莊鄉等。圪塔指地形高出一塊,圪垛指坑凹地,峪指山谷,峰指山的尖頂,梁指山體中間拱起的長條部分[7]。

2.1.2 水文地名

一直以來,鄉村或者城市的建立,其選址大多靠近河流,這樣便于人們利用水資源,增進人們之間的聯系。我國河流眾多,但在全國范圍內分布不均勻,在河流和降水多的地區用水文命名的地名較多,而在降水稀少和干旱的地區,用水文命名的地名相對較少。在山西省鄉級地名中,水文類地名共199個,且地名類型多樣,主要包括河、泉、溝、水、源等(見表2)。省內的河流主要包括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漳河、沁河等,這些河流的分布影響著當地地名的命名以及分布。

2.1.3 方位地名

根據自身特定的位置,對地理實體進行的命名就是方位地名。在方位地名的命名中許多地名共用一個地理實體作為參照物,以不同的方向名詞表示各地名之間的聯系,使得各個地區之間的空間地理位置更加明確。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方位類地名共404個,其中表示方位地名的詞源,不僅包括較常見的類型,也還有較為獨特的口、角(見表3),例如向陽里街道、河口鎮、八角鎮等。

2.1.4 資源地名

資源指礦產、動物和植物資源,通過統計得出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資源類地名共有183個。其中,以礦產資源命名的地名的的詞源包括煤、金、鐵、石,例如煤峪口街道、白馬石鄉、烏金山鎮等,反映出山西省的鐵礦、煤炭、巖石資源豐富。以動物命名的地名主要包括馬、牛、虎、羊、燕、兔、獅、鵲等,動物的生存繁衍需要穩定的地理環境,因此動物對地理環境具有較強的指示作用,其中馬、牛出現的次數較多,表明畜牧業對當地地名的命名有重要的影響,例如上馬鄉、馬峪鄉、牛寺鄉等。以植物命名的地名主要包括柳、桐、蘭、花、杏、松等,植物的生長受到氣候、降水、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響,不同種類的植物可以反應出當地的氣候類型和干濕狀況,山西省植物資源總類豐富,生長著大量的松樹、杏樹、柳樹,這與其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以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的氣候條件有著密切的聯系。

2.1.5 氣候地名

在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和氣候相關的地名共有43個,主要包括陽、風、夏、寒等,在氣候現象的名詞中“陽”字的出現頻率最高,例如朝陽鎮、陽城鎮、陽光占鄉等,表達出人們對陽光的追求和渴望,及其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夏店鎮、景風鄉、寒王鄉等這些表現季節的地名則反映出山西省處于四季分明的中緯度地區。

2.2 鄉級地名與人文地理環境

2.2.1 姓氏地名

在農業社會時期,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同一姓氏的人們常常在一起安營扎寨,形成聚居,產生了大量有姓氏標志的聚落,因而形成最廣泛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姓氏地名。隨著經濟的發展,區域中人口流動現象增加,但依然存在著大量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按姓氏命名的地名共有412個,例如王村街道、裴村鄉、趙家溝鄉、楊家莊鎮、張蘭鎮等,其中,裴氏家族在歷史上名人輩出,有歷朝宰相59人[8]。

2.2.2 經濟地名

經濟活動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一定地域中經濟活動狀況可以通過商業活動、貿易往來、工業活動、農業發展狀況來反映。在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以經濟活動命名的地名有52個,主要包括田、場、園區、集、鋪、店、場、開發區(見表4)。例如山陰農牧場、富陽工業園區、集店鄉、三十里鋪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等。

2.2.3 意愿地名

地名中的信息還可以表達出當時人們的某種愿望、情感、希望。在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表達意愿的地名共137個,主要包括:安、新、興、嘉、福、富、平、和、樂等(見表5),還有象征人們美好觀念的吉祥之物的瑞獸龍、鳳、麒,例如龍鳳鎮、麒絳鎮、龍泉鎮等。表明了人們希望社會安定、和平、興旺的心理狀態。

2.2.4 建筑地名

在一定的社會環境條件下,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會在其居住范圍內建造一些與他們的生產生活相適應的建筑物。不同的地域,其建筑風格和類型具有不同的特點。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以建筑命名的地名共有87個,主要有窯、寺、坊、廟、橋、樓、亭、塔、門等(見表6),其中窯是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物,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當地居民方便利用其自然資源黃土以及其多山地的特點,也有為了祈福而修建的廟、寺、祠等,以及為了方便人們生產生活而建造的基礎設施,例如橋、壩、亭等。

2.2.5 交通地名

一直以來,交通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的變化,對人類的生產活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經濟發達的地區,交通便利,蘊含交通信息的地名較多。山西省交通運輸業發展較快,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在山西省鄉級地名的命名中存在著大量蘊含著交通信息的地名,共有182個,主要包括在街、路、道等,例如北關街道、路東街道、和順街道等。

2.2.6 歷史文化地名

山西省歷史文化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存在著大量和歷史文化相關的地名。例如孝義鎮、晉祠鎮、劉胡蘭鎮、娘子關鎮等。孝義鎮是由當地的“割股奉母”孝行和“義虎救樵夫”義行逐漸演變得來的;晉祠始建于北魏時期,如今是古建筑薈萃的觀光勝地;還有因劉胡蘭烈士犧牲而得名的劉胡蘭村;娘子關是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率娘子軍在此駐守因此得名[9]。

2.2.7 軍事地名

在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體現軍事信息的地名主要包括寨、營、堡等,例如上寨鎮、馬軍營鄉、王莊堡鎮等,這些地名在一定意義上反應出古時當地的生產活動類型和軍事活動。

2.2.8 數字地名

在我國,數字的起源歷史悠久。在數字類地名中,一般情況都是數字在前,地理事物在后加以說明。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數字地名表示的含義不盡相同,有表示地物形狀,例如四臺溝街道、五龍山鄉、一平垣鄉等,有表示地域位置特征,例如三交鎮、三岔鎮、十里鄉等,還有其他表示方式,例如萬泉鄉、雙路鄉、千峰街道等。

2.2.9 形態地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范圍不斷延伸和擴大,使得原來的地名不方便人們之間的往來,因此需要在原來地名的基礎上,將地名予以形象化,以具體實物的形態來給一個區域命名,便于人們識記,從而演變出現在的地名,例如大東溝鎮、小梁鄉、長梁溝鎮等。

2.2.10 顏色地名

由于不同地區之間地理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人們對于周圍環境的感知程度不同,地名的命名常常和當地土壤、植被、以及礦產資源的顏色結合在一起,使得區域中地名更加形象,利于突出當地地理環境的特點。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表示顏色的地名有47個,主要包括紅、白、黃、黑、金、紫等,其中黃、紅的出現頻率較高,例如黃寨鎮、紅道鄉、黃山鄉等。

3 結論與意義

3.1 結論

3.1.1 地名是自然地理環境作用的結果

在山西省鄉級地名的命名中,以自然地理環境命名的地名可分為地形類、水文類、方位類、資源類、氣候類。從統計結果得出,自然類地名和人文類地名共計2063個,以自然地理環境命名的地名共有個978個,占總數的47%。其中方位這一自然要素占據比例最大,地名中用到方位要素主要包括東、南、西、北等,且大都和當地地理實體相結合起來,增強了地名的方位感;地形類地名通常多用山、峪、嶺表示;水文類地名多用河、泉、水表示。從這些地名的命名,可以了解到山西省的地形地貌、資源特色等自然環境特征。

3.1.2 地名是人文地理環境作用的結果

區域中的社會發展狀況以及歷史文化特點對當地地名的產生有重要的影響。在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的統計分析中,以人文地理環境命名的地名占總數的53%,分為姓氏類、經濟類、意愿類、建筑類、交通類、數字類、軍事類、形態類、顏色類、歷史文化類。其中姓氏類、意愿類、交通類、建筑類地名占據較大比例,意愿類地名多用新、安表示;交通類地名多用街、路、道表示;建筑類地名多用窯、寺、樓表示。這些地名的命名方式客觀的映襯出山西省歷史文化的發展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當地社會發展狀況。

3.2 意義

地名是一種文化現象,且為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在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中以人文因素命名的地名類型居多,體現出該區域的鄉級地名受當地歷史文化影響較大;通過對山西省鄉級地名類型及其與地理環境關系進行分析,對于該地區特色資源的挖掘、提升地名文化內涵以及發揮地名在人地關系中的作用,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晨,修春亮,陳偉,李程洋.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觀空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地理科學,2014,34(4):420-429.

[2]王彬,黃秀蓮,司徒尚紀.廣東地名語言文化空間結構及景觀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12(1):39-44.

[3] 李鵬,封丹.地名變遷中的文化政治闡釋—以從化溫泉為例[J].人文地理,2015(2):58-64.

[4]尹鈞科.淺談區域地名研究[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18(3):68-72.

[5]山西省統計局.山西省統計年鑒[J].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6]星球地圖出版社.山西省地圖冊[Z].星球地圖出版社,2016.

[7]王文卿.淺談山西地名的地域文化特征[J].中國地名,2011(4):34-37.

[8]李仙娟,張麗娜.山西聞喜地名的文化蘊涵[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29(1):68-70.

[9]田菊,申屠菁.山西地名人文內涵的現實意義解讀[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6(2):75-77.

猜你喜歡
鄉級命名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縣的生態建設及其啟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命名——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山西省打開農產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大水網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鄉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建設技術探析
基于ArcObjects和COM-Add-Ins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輔助編制系統設計與實現
河鲀命名小考
基于ArcObjects的方里網制作程序設計與應用——以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編制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