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語法教學誤區及教學策略研究

2016-11-24 14:06景致遠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語法教學中學英語新課改

景致遠

摘 要: 作者闡述了當前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誤區,并就此加以認真分析,同時,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建構主義教學觀,介紹了新課改背景下英語語法教學的策略,提出了將語法滲透在聽、說、讀、寫教學中的方法,旨在提高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高效地學習語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 新課改 中學英語 語法教學 建構主義教學觀

一、當前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筆者通過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反思,加之與同行間的溝通分析,發現在當前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

1.英語語法教學在整體教學中的比例安排不合理,存在嚴重的兩個極端現象。

極端一: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過于側重語法教學,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教學割裂開來。原因一,因為課本的編排,每個單元都有新的語法項目;原因二,語法對于學生來說在英語學習中是個難點;原因三,有些教師熱衷于語法講解,于是許多教師往往不由自主地安排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語法突破,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外練,讓學生死記硬背語法規則,布置大量的語法專項訓練題來鞏固語法項目,學生學得枯燥無味,效率低下。

極端二:在目前新課改的背景下,不少英語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認為在教學中不再需要講解語法規則,遂使得語法教學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淡化了語法教學。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學,學生提出語法方面的問題才加以簡要點撥,這種忽視語法教學的做法,導致許多中學生對好多語法項目茫然,在聽說、讀寫教學活動中遇到一些語法項目不知所措,自然影響成績,嚴重影響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

2.語法教學模式中的誤區—集中講解,課堂容量過大。

有些英語教師認為初中英語語法項目的講授較零散,需要系統地給學生講授,這樣便于學生對語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于是將一個單元甚至幾個單元的語法整合在一起給學生傳授,教師認為這樣比較省事,殊不知如此學生被視為灌輸知識的容器,只有被動地輸入。

筆者曾擔任過多次英語課堂賽講的評委,常??吹讲簧儆⒄Z教師除了給學生講語法,似乎再也沒有什么別的可講了,利用多媒體呈現語法知識,限時讓學生記筆記、自學,教師生怕學生沒有學懂再給學生舉例講解,緊接著給學生呈現一些語法鞏固訓練題限時讓學生做完,教師巡視,看學生做完后,叫單個的學生對這些訓練題一一訂正,同時補充點撥,最后教師在多媒體上呈現一組語法訓練鞏固題或者發給學生一張打印好的當堂檢測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教師巡視,學生做完后教師同樣讓單個的學生說答案訂正,教師講解答案。這種語法授課模式看似完美,講練結合,教師表演得很精彩,學生似乎也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其實這是一種脫離一定語境的語法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模式使語法知識和語言本身割裂開來,學生很難對語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效果不佳,有些語法題學生還是一知半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生遇到這類語法項目還是茫然。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語法教學策略

1.利用時間軸進行時態教學,使抽象的時態形象化。

對于初中生來說,常用的時態是很難掌握的,在運用時態時常常容易混淆,因為有些時態理解起來較為抽象,如:一般過去時態與現在完成時態,這兩種時態的動作都發生在過去,學生一般很難把它們區別開來,如果采用時間軸加以簡要點撥,學生就會恍然大悟的。例如:要表示“我昨天寫的這封信?!盜 wrote the letter yesterday.這是一個一般過去時的句子,用時間軸如圖1所示?!拔乙呀泴懗闪诉@封信?!盜 have already written the letter.這句話是個完成時的句子,表示“這封信我已經寫成了”,動作發生在過去,至于什么時候發生的并不重要,而著重強調過去的動作對現在造成的影響或結果,如圖2所示。再如:一般將來時,“我打算今晚寫這封信?!盜m going to write the letter this evening . Be going to+v原形句型所表示的將來時一般表示從現在起打算要做的事,用時間軸如圖3所示。這樣用時間軸教時態一目了然,短時高效,可將抽象的時態形象化、具體化,在教新時態、時態比較或者時態歸納時可起到一針見血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時間軸對學生而言可幫助他們理解時態形式和概念,若要對常用時態達到真正的掌握和運用自如,還要將語法融入其他的學習環節。

2.在建構主義教學觀指導下創設情境施語法教學,讓學生在游泳中學游泳。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教學觀是“需求導向式教學”,即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的是“教”。這正是兩種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最根本的分歧點,由此而發展出兩種對立的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

學習語法是為了更好地交際,要進行交際離不開語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對學生而言,語法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如果教師不改變策略,仍然用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被動地聽—學生被動地做語法訓練鞏固題,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語法教學應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將語法教學融入情景之中是符合這個規律的,讓學生在語境中感知語法規律。因此,英語教師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的語法學習搭建良好的平臺。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做游戲的方式,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演練”。例如:在教現在進行時態的時候,教師可先在課前準備幾張紙條,每張紙條上分別寫上一句話,如:“Please fly.”“Please swim.”“ Please play basketball.”等,上課時叫幾位善于表演的學生到講臺上來,讓他們每人抽取一張紙條,然后分別按照紙條上的命令做動作,在這幾個學生分別演練的同時,教師問全班“What is he doing?”若全班回答不上來,教師可幫助學生回答:“He/She is flying.”“He/She is swimming.”“He/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這樣便引出了現在進行時態的通用結構“be+doing”。接著,可讓這幾個學生再演練一遍,讓其他學生用英語回答,或者叫幾組學生進行問答練習,幾分鐘后學生會用“be+doing”交流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對話練習,情境可以采用這幾個學生的演練內容,也可用多媒體上的動畫情境,還可用各個小組自創的情境。這樣學生不僅在情景中輕松掌握了語法,還進行了語言實踐。教師要多留心,多想辦法,多總結經驗,充分利用課堂上能為學生所感知的各種人和事,比如:天氣、教室中的擺設、教具和簡筆畫等,教師和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師自編的童謠、歌曲、游戲等,都能讓學生在貼近生活實踐的語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學習語言。

3.在教學中滲透語法,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加以鞏固。

以建構主義教學觀為代表的現代英語教學觀念,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隨著功能交際思想的深入,語法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弱,這樣制約了學生準確運用英語能力的發展。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語法教學并不是歷史的倒退,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將語言形式與其意義和交際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它是學生掌握語言必備的工具,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的形式,也是他們能終生學習的必要條件。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的語法教學滲透遵循先“隱性”后“顯性”的原則,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觀察、模仿,在演練過程中得以加強,在對比與歸納過程中感悟,在培養學生語感的過程中體會,在反饋練習過程中運用,充分體現了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實踐性和互動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語法教學的滲透。

第一,在聽說教學過程中滲透語法教學。新目標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的每一個單元的開始兩個課時都是聽說教學,每當涉及新的語法概念與表達運用時,教師不應該向學生孤立地傳授語法規則,而應讓學生自己在語言環境中觀察和發現,尋找句子的特點和語法規律。接下來教師幫助學生模仿類似的表達方式加以運用,同時教師也要提醒學生一些表達方面易錯易混淆的關鍵點,讓學生熟練準確地表達出來。通過反反復復的聽說演練,當絕大多數學生都能表達清楚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對比和歸納語法現象,讓他們自己體會、自己感悟。最后,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演練這些表達方式,運用這些表達方式陳述自己的意愿和觀點。

第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語法教學。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必指出并講解閱讀材料里的語法現象,應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認識,也不必直接說教,而應要求學生熟練運用已學過的語法現象,通過一些具體的句子合理運用。針對新的語法現象,教師不應馬上講解,而應讓學生自己觀察,認識與發現它的特點和規律,再幫助學生運用新的語法現象去造新的句子。當學生都能夠較準確地運用句子的時候,才開始談及新的語法概念和語法現象,而且要求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教師只是幫助和補充。最后,給出一些與閱讀材料里語法現象相關的鞏固練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經過反復演練,從而真正成為他們自己的語言。

第三,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滲透語法教學。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構思能力,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討論內容:文章該分幾部分去寫?如何起草提綱,如何開頭?如何結尾?應該涉及哪些詞匯和細節?該用哪種人稱?該用哪些時態?會用到哪些句型等。通過這樣集思廣益的小組合作討論后,在學生打草稿時,教師四下巡視,發現問題立即幫助解決,尤其要鼓勵優生幫助那些學困生打好草稿。接下來,要求小組內成員互相修改作文中的有關錯誤,互相交流修正,互相寫上批語。若有困難解決不了,教師應該積極協助。

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把已學的語法知識充分運用在自己的文章里,發現錯誤立即糾正,幫助他們正確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

總之,在建構主義理念下,將語法滲透在聽、說、讀、寫教學中,一定會提高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高效學習語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僅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提高,還有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賈瓊.淺析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我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的啟示[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9(S1).

[2]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01).

猜你喜歡
語法教學中學英語新課改
學會在生活中學英語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英文歌曲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中學英語書面表達教學談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翻轉課堂在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英語寫作中的應用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