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迷你記事本》信息化教學設計

2016-11-24 14:23范維濤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對話框程序設計課件

范維濤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理論和實際緊密相連的技術。通過學習VB程序設計語言,了解可視化計算機程序設計方法及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具備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及可視化編程能力;通過上機實踐培養學生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獨立編寫簡單基本程序,并且能夠結合相關技術如數據庫,實現基本項目的設計與實踐。

一、目的和作用

本課程目標是要增強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課程目標設定為三個級別,并以學生“能夠做某事”具體描述各級別的要求,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后續計算機相關課程要求的有機銜接。

二、教學內容剖析

本節課選自于教材的第12章第3節:其他對話框設計。本部分側重于具體知識點的講解,缺乏與前面知識的銜接和綜合應用,所以在這節課的設計上,以具體任務為驅動,將上節課知識和本節課知識綜合到一個項目中完成,鞏固已學知識,并為下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顏色對話框、字體對話框的屬性設置。

2.能應用通用對話框和菜單結合進行綜合設計。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顏色、字體對話框的學習掌握通用對話框設計的方法。

2.通過部件、菜單綜合設計的學習,培養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維方式。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養成規范的軟件代碼編寫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顏色、字體對話框中ACTION屬性和flags標志的設置及意義。

(二)教學難點。

文本的剪切、復制、粘貼、刪除功能的實現。

五、如何學

(一)學習者特征分析。

1.個性心理特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對于知識的建構和理解。學習過程不是批量灌輸的過程,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感知、觀察、分析、思考,只能讓學生自己感受事物,建構自己的知識堡壘,教師要尊重其個性發展,讓其自主探究學習。

2.知識結構。學生已經完成對菜單設計和部件添加的學習,完成迷你記事本的界面設計,可以說,這節課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準備齊全。

(二)教法分析。

信息技術課程在教學方法的選取上,要兼顧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不能一味地用講授方式傳達理論知識,因此本節課首先精心確定富有動態的題目《制作迷你記事本》,讓學生有親切感,通過具體實例吸引學生,通過創設情境一步步引導學生,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探究討論式教學。

(三)學習準備。

1.學生:準備、完善好上節課的作品,并通過課本及網絡資源對本節課內容有所了解。

2.教師:利用課本和網絡資源,搜集準備有關素材,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制作成課件、演示作品,并制定適合本班學生的任務工單和學習自評表。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情境導入,項目提出。

教師行為:1.在電腦上演示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并對比上節課的作品。2.教師將項目分解為兩個任務的學習。

任務一:對話框屬性設置。

任務二:剪切、復制、粘貼、刪除功能的實現。

學生行為:學生對比兩節課的項目的不同之處,通過自己對作品的感知,形成自己對于本節課項目的認識。本環節多媒體應用:1.投影儀展示PPT內容;2.多媒體電子教室廣播演示。

(二)項目實施,自主探究。

教師行為:1.下發任務單,說明任務單要求。2.利用電子教室向學生傳輸自主學習所需要的課件、資料和網站。3.及時對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引導。

學生行為:1.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利用教師準備好的課件進行自主探究。2.瀏覽教師所提供的網站查詢所需資料。3.完成項目的制作及任務工單的填寫。

媒體: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人手一臺。

教學反饋:將問題拋給學生,利用翻轉課堂,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課件、資料及網站主動構建知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對探究的問題保持很高的積極性。

(三)交流評價。

教師行為:1.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除對交流起組織作用外,還對交流作點評、點撥,以保證交流的正確性和有效性。2.將有代表性的學生學習成果進行點評。3.將有代表性的學生學習結果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供全體學生交流。

學生行為:1.與同學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結果,并不斷修正自己對問題的看法。2.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四)教師小結。

教師行為: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根據前面所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體系。

學生行為:1.將知識內化。2.進一步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教學反饋:部分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部分學生恍然大悟,最終都掌握了知識。

(五)反饋評價。

(六)教師行為:在學生自評、互評基礎上,針對本節課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學生表現情況進行總結性評價。

學生行為:學生填寫完成學習自評表,學生相互評價。

七、教學反思

(一)從整個教學流程看,實現了將自主探究學習引入常規教學的初衷,本課題知識點要求不高,而且網絡資源豐富,適合于探究學習。

(二)借助網絡,不僅加大了課堂的密度和容量,而且實現了由課內向課外的便捷延伸。

(三)本節課的設計中,以理論知識“夠用”為準則,充分發揮一體化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本可以實現教學目標。

(四)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在任務的完成情況上不可能完全一致,對于部分完成情況較差的學生,還應加以個別化輔導。

猜你喜歡
對話框程序設計課件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學探索
正?;謴吞摂M機
從細節入手,談PLC程序設計技巧
Bootlace Worms’Secret etc.
What Is Beauty?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高職高專院校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探索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淺談VB的通用對話框《CommonDialog》控件的使用
PLC梯形圖程序設計技巧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