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幼兒攻擊性行為

2016-11-24 15:24張春榮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攻擊行為攻擊性同伴

張春榮

一、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概述

1.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內涵

攻擊性行為是指故意對人身和財產造成傷害并且沒有社會理由的行為。幼兒表現出的攻擊行為更多的是打人、說臟話和以其他行為方式給人帶來不快。幼兒的攻擊性行為中也有一些行為是不明顯的,如生悶氣、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告訴他人不和某人玩等。在幼兒初期,幼兒的攻擊行為趨勢不明顯,如果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就可以讓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這種攻擊便可轉化為勇敢、堅強等積極方面的個性品質;但如果忽略此行為或采取的教育方法不適當,就可能造成消極的行為。

2.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特點及不良影響

幼兒處于早期的社會階段,開始喜愛參與到同伴、團體等游戲活動中,在這同一階段,幼兒還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表現為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社會交往不足,所以這一時期更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其更多的表現有:直接爭搶玩具盒物品,或破壞玩具或物品。有的表現為:有敵意、用咬、抓、打的方式搶奪玩具,然而很少用言語攻擊的方式攻擊對方。同時,有研究表明,幼兒的雄性激素水平會影響其攻擊性行為的傾向。因此,一般情況下男孩表現出的攻擊性行為要比女孩多。

二、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

相關研究已證明幼兒的雄性激素水平對其攻擊性行為有一定的影響,也是對幼兒攻擊性行為在性別差異上的解釋。一些天生就是困難型的幼兒,他們經常表現出大驚小怪、哭鬧,比同齡的其他幼兒要求更多。經一些研究證明,早期困難型的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會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有研究顯示經常表現為攻擊行為的幼兒其父母經常有好動、性急、易沖動等性格特征。然而,父母遺傳給幼兒的并不是攻擊性行為,而是神經活動的特征,如:較易興奮,容易激動,反應較快等,這些神經特征在合適的環境下就會表現為攻擊性行為。

2.社會環境因素

(1)家庭交往。家庭暴力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起著顯著的影響作用。家長經常被幼兒當做自己模仿的榜樣,所以家長的行為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一些研究顯示,模仿父母或別人的暴力行為,很有可能導致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現在有些父母擔心幼兒受欺負,便教育幼兒采用攻擊其他幼兒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

(2)媒體的影響。電視、網絡等節目直接交給幼兒一些攻擊行為,因此經常觀看具有暴力畫面的節目的幼兒更容易表現出攻擊行為。有關調查顯示,長時間觀看或喜歡看奧特曼、怪獸等動畫片會直接影響幼兒發生攻擊性行為。

(3)同伴關系。大量研究表明,幼兒的同伴關系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影響非常大。郭伯良等經研究分析顯示,兒童攻擊行為和同伴拒絕之間有正相關的關系,和同伴接受是負相關的關系。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會致使其在同伴中不利地位的產生,其不利的地位更有可能增加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3.個體因素

(1)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平常生活中,當幼兒提出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很可能會表現出攻擊性行為。

(2)引起教師的關注——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當不能如愿時,他寧愿通過犯錯誤或故意做出攻擊行為吸引教師的注意。

(3)挫折感——有些時候,挫折感也容易引起幼兒的攻擊行為。

(4)打抱不平——在有些情況下,幼兒也會打抱不平。

另外,容易導致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因素還有幼兒的游戲材料不足、活動空間過于狹窄等。

三、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教育策略

1.為幼兒創造適宜的環境

首先,教師和家長應該積極地從幼兒所生活的環境中找到那些易導致幼兒攻擊行為的因素并予以消除。比如:有些幼兒會從一些帶有暴力行為電視、電影中學來攻擊行為,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合理地為幼兒選擇觀看的影視作品。

其次,教師要合理地為幼兒創造機會,讓幼兒觀察學習他人的互助、合作行為,從而讓其習得固有的親社會行為。家庭中,家長要避免在幼兒面前出現過激的行為和情緒,努力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幼兒在舒適的環境中成長。

2.教幼兒正確宣泄自己的情緒

家長和教師要正確引導幼兒宣泄自己的侵犯性情感,比如教幼兒好好傾訴自己的感受,引導幼兒在適當的場合大哭、大叫一通,或通過運動將不愉快釋放出來,引導幼兒用力氣做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幫忙干家務等。另外,繪畫、音樂、舞蹈也有助于平復幼兒的情緒。

3.干預及糾正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1)暫時隔離法。當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時,可剝奪其得到正性強化的機會,從而減少其攻擊性行為。

(2)及時阻止及事后教育與溝通。當幼兒出現打罵他人、搶奪他人玩具等攻擊性行為時,首先應立即阻止他的行為,并不需過多關注處理。因為如果此時教師給予過多的懲罰、教育,不管是采用什么方法,都會讓幼兒產生做出這些攻擊性行為就會得到教師的關注的錯誤觀念。所以教師應在事后尋找恰當的機會,和幼兒溝通,告訴幼兒他的行為是錯誤的,和他講道理,讓他知道自己的過失行為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并教育他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想想受害者的感受。另外教育幼兒真誠地向受害者道歉。

(3)培養幼兒自我控制的能力。有些幼兒出現攻擊行為并不是有意的,只是因為其情緒過于激動而出現出手打人等行為,而其自身難以控制的。大量研究表明,讓幼兒學會自我內在控制其更不易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家長和教師教育時說理比懲罰更能讓幼兒明白其過失應承擔的責任,教師和家長還要培養幼兒的同情心,讓其理解攻擊性行為給別人帶來的不安情緒,并將自己處于受害者的角度體會受害者的痛苦,明白攻擊行為會帶來不好的結果,通過自我反省和控制以起到抑制攻擊性行為的作用。幼兒的很多行為準則和社會技能都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習得的,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訓練幫助幼兒學會遵守規則,學會建立和維護秩序,以及游戲中的社會技能。

4.榜樣示范

一些研究顯示,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在處理沖突時,他們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具有攻擊傾向性,所以家長和同伴的榜樣行為對其影響巨大。

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會對其自身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及未來的發展都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我們要從多方面有效地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進行控制和矯正。在教育時不僅要針對幼兒進行教育,還要轉變家長和教師的教育觀念,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促進幼兒更好更健康地發展。

猜你喜歡
攻擊行為攻擊性同伴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擊行為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無線網絡攻擊行為的辨識研究
3-6歲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現狀及對策
專題·同伴互助學習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誘因及干預策略
尋找失散的同伴
相約釣魚身亡 同伴應否賠償
“愛”的另類表達,嬰兒的攻擊性行為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高職學生攻擊行為探析
非攻擊性話語引發的沖突回應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