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比較研究

2016-11-24 15:46紀春姣
2016年32期

紀春姣

摘 要:基于2004-2014年間的省際面板數據,利用因子分析和構建回歸模型等方法,研究我國各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存在顯著性差異的主要原因,發現科研能力與政策因子是影響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技術市場;活躍度;空間特征;影響因素

一、引言

技術交易市場是在技術商品的生產和交換過程中所形成的商品交換場所和通過技術商品交換所形成的供求雙方的各種經濟關系的總和[1]。技術交易市場不僅是一個空間概念或產品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市場主體內部、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2]。技術交易市場具有的兩項重要的功能:激發對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創新的動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

技術交易市場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主要渠道,是國家和地方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3]。對技術交易市場這一現象,各國提法或表述雖不盡相同,但本質上都是把它作為科技競爭的一種戰略手段在運用[4]。特別是發達國家,無不以此作為激活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占領國際技術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機制和手段[5]。技術交易市場是技術創新的一種重要經濟活動, 加強技術交易市場工作,必須明確技術交易市場在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

現有學者對于技術市場的研究:張江雪[6]探討了我國技術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其經濟效應研究;盧東與朱立紅[7]等人分析了我國地區技術市場的發展差異并提出對策;而張欣煒與林娟[8]則對中國技術市場發展的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譚開明與魏世紅進一步分析了中國技術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9]。

綜上所述,對于技術交易市場的研究很多文章都從技術市場的規模來討論,很少有人從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視角來分析技術市場的發展狀況,本文將利用空間分析及統計分析方法,把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作為衡量技術市場發展的重要指標,對中國各區域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空間特征進行總體的比較研究,實證研究導致這種內部差異的影響因素。明確上述問題對于了解中國各區域技術交易市場發展的現狀,并針對性的制定相關政策,從而提高區域技術交易市場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空間特征

從眾多的研究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的發展很少有學者引用技術市場活躍度來比較區域之間的差異性,而技術市場的活躍度是反映技術交易市場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本文將以技術市場活躍度為測度實證研究我國技術交易市場發展的區域性差異。

(一)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總體格局

本文將2014年中國各區域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其中西藏由于數據缺失不予以考慮,結果如圖1所示。從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高低的分布情況來看,北京穩居第一,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超過1400,遠高于其它省市,說明其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比較高;而陜西、上海、天津和湖北的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均在200以上,相比較北京還有一定的差距;河北、內蒙古、廣西、新疆和海南的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不足10,其中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最低的海南僅有1.86,技術交易市場很不活躍。以上客觀數據直觀地反映了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非均衡性,那么區域內的技術市場活躍度的變動趨勢又是怎樣的呢?

(二)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變動趨勢

σ收斂反映了不同區域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離差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趨勢。如果離差趨于下降,說明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非均衡性存在σ收斂,反之則不存在σ收斂。σ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三、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發展的差異性顯著:從三大區域層面上看,盡管東部地區的技術市場活躍度較高,但從變動趨勢來看表現出非均衡性;中部地區較均衡;西部地區技術市場交易額較少,同樣表現出非均衡性。那么,為什么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的發展會存在顯著的差異性?

(一)技術市場活躍度的影響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交易市場的發展也隨之不斷的深入,創新的環境,產業的氛圍以及高級服務供給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不斷的增大[8]。鑒于我國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將影響我國地區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變量歸為四個大類共12個指標(表1)。在數據處理中,將先對所有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獲得30個省市的樣本數據,然后通過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最后通過回歸分析法對假設因子的解釋力度進行測算。

(二)實證研究及結果

通過KMO和Bartlett的檢驗(表2)得出KMO=0.901>0.9,而BTS(球形檢驗)的顯著性為0.000<0.05。充分證明了所選取的解釋變量非常適合建立因子模型。

在因子分析過程中,提取了特征根大于1的兩個主要因子F1和F2,其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了87.726%(表3)說明這兩個因子變量已包含了12個指標中所蘊含的大部分內容,故選取F1和F2這兩個主因子進行回歸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為了更清楚地展現因子與所選指標之間的關系,對兩個主因子采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旋轉,主因子F1可命名為科研能力與政策因子。主因子F2可命名為區域經濟發展與研發投入因子。

論文利用2個主因子代替以上12個變量進行回歸建模,在不考慮空間自相關因素下,將F1、F2因子得分與技術市場活躍度的標準化值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其方程為:

其中R2=0.898,而F=128.974>F0.01(2,27)=5.448,表明回歸方程的解釋力度較強,顯著度極高。這說明了在我國省市層面上,上述解釋變量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技術市場活躍度在區域上的差異問題,但還存在一定殘差。

四、研究結論

本文運用σ收斂對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的活躍度進行了總體的比較研究,并用SPSS分析了我國30個省市的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的影響因素。從中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的發展存在明顯的空間集聚特征,從這十年間的發展來看東部與西部地區的技術交易市場的活躍度呈現較大區域的非均衡性,集聚特征顯著;中部地區較均衡。

第二,從省市層面來看2004-2014年,原有的技術創新高的如北京、天津、江蘇、湖北等地的技術交易市場活躍度呈現非均衡性,這些經濟快速增長的地區創新活動集聚特征顯著,非均衡性加大。而西部地區諸如重慶、四川、貴州和云南這4個地區的技術市場活躍度較均衡,這與政府的政策緊密相關,反映出我國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財政投入與政策上的支持。

第三,通過分析本文得到我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發展存在差異性的原因歸結為兩個重要因子:科研能力與政策因子、區域經濟發展與研發投入因子。政府的政策是影響技術市場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而經濟發達的地區更多的是受到較好的生活條件和研發投入。(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秦宛順,劉學.中國技術市場形成、發展與運行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8,02(5):3-9.

[2] 張江雪.我國技術市場發展程度的測度[J].科研管理,2010,09(5):79-86.

[3] 高英紅.技術交易市場的功能與技術交易市場的觀念創新[J].科技成果縱橫,2008,01:47-48.

[4] 傅正華,高寧等.新時期我國技術市場發展方針初探[J].中國科技論壇,2004,03(2):21-24.

[5] 熊兆銘.我國技術市場發展中的問題、挑戰與對策[J].技術市場論壇,2001(7):9-11.

[6] 張江雪.我國技術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其經濟效應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250):1-4.

[7] 盧東,朱立紅.我國地區技術市場的發展差異分析及對策探討[J].決策參考,2006,03(2):67-68.

[8] 張欣煒,林娟.中國技術市場發展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分析[J].科學學研究,2015,10:1471-1479.

[9] 譚開明,魏世紅.中國技術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0,01(1):56-60.

[10] 刁麗琳,朱桂龍.區域產學研合作活躍度的空間特征與影響因素[J].科學學研究,2014,11(11):1679-17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