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管理研究

2016-11-24 16:38姜迪茜
2016年32期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

姜迪茜

摘 要: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W網絡借貸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W網絡借貸以其門檻低、期限靈活、投資成本低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但在行業迅速發展的背后也相繼暴露出很多風險管理的問題,僅2016年8月,就有近100家平臺因跑路、停業、提現困難等問題相繼退出競爭市場。本文對W網絡借貸平臺現存的風險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W網絡借貸;風險管理

一、引言

銀監會在2015年12月28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將某網絡借貸平臺統稱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即專門從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的金融信息中介企業,主要通過互聯網為借款人與出借人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資信評估、信息交互、借貸撮合等服務。這是P2P平臺在我國法律層面上的第一個清晰的概念界定。

網貸之家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6年8月月報》顯示,2016年8月,P2P網貸行業投資人數上升至351.8萬人,借款人數達到了125.31萬人。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從7月的2281家下降到2235家。在停業及問題平臺方面,2016年8月共出現99家問題及停業平臺,歷史累計數量達到1978家。問題平臺的頻繁出現,使得投資人對W網絡借貸平臺的信任度難以得到提升。因此,W網絡借貸平臺自身的風險管理就顯得十分有意義。

回顧中國W網絡借貸平臺監管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大事件。2014年4月開始,國家告別網貸監管真空期,針對網貸行業先后提出了一些監管原則;隨后,2015年《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借貸中介機構活動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相繼出臺;2016年8月14日,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征求意見稿)》;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辦法》正式出臺??梢奧網絡借貸平臺的發展越來越被國家所重視,相應的監管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完善健全,這對于網貸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無疑是個好消息。因此,我們暫且拋開國家監管體制不健全為W網絡借貸公司帶來的風險不談,從W平臺自身風險管理的漏洞對其造成的風險進行簡要分析。

二、W網絡借貸平臺現存風險

W網絡借貸平臺系一家民營網絡借貸平臺,平臺自2014年成立,截止至2016年8月,完成了57億交易額,擁有120余萬客戶。

(一)借款人違約風險

網絡借貸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就是借款人違約風險,也稱信用風險,是指借款人不能按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款付息,導致平臺及投資人遭受損失。造成借款人違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貸前信用評估能力不足、無抵押無擔保、借款人信用缺失等。同時,我國的征信系統還很不完善,使得借款人的違約成本很低。目前W平臺雖然設立了本息保護機制,承諾在借款人出現違約時,平臺將啟動風險準備金對投資人先行賠付,但目前其風險準備金充足率尚不充足,從而降低了平臺對違約風險的抵抗能力。

(二)集中度風險

W網絡借貸平臺的集中度風險主要體現在借款人集中和投資人集中。其用戶主要集中在南方幾個省市,投資人和借款人也十分集中。平臺沒有對借款人設置合理的借款限額,當少數借款人借款額度占平臺借款總額比例較高時,則風險也會隨之提高,一旦借款人出現違約行為,平臺將很容易陷入危機。地域集中的集中度風險體現在受地方政策和市場波動影響較大,當借款人或投資人主要集中于某些地區時,一旦出現地方性負面新聞或市場宏觀危機,勢必會造成投資人恐慌、集中提現,造成準備金制度失效、提現困難,嚴重時會導致平臺資金鏈斷裂,甚至倒閉。

(三)資金安全風險

資金安全風險主要體現在資金非法挪用方面。W網絡借貸平臺雖然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賬戶存管合作,但第三方支付機構無法與平臺的用戶直接進行信息確認和驗證,也難以識別交易指令的真實性。此外,第三方支付公司是將用戶資金統一存放在以公司的名義開具的銀行賬戶中,并不是為每個用戶開具一個單獨的存管賬戶,這意味著資金可能存在被第三方支付公司挪用的風險。

(四)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是針對我國大多數網絡借貸平臺而言的。首先,平臺的地位不明確,如果定位為信貸服務中介機構,則不應當提供吸儲、放貸和擔保業務,那么目前許多P2P平臺的債權轉讓業務和風險保證金業務都是非法的。其次是非法集資風險,非法集資是指在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批準下,通過債券、股票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并私自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或其他形式給出資人還本付息的行為。由于W網絡借貸平臺并沒有向公眾募集資金的資格,但是債權轉讓模式已經涉及到向不特定的公眾募集資金,有非法集資的嫌疑。

三、對W網絡借貸平臺風險管理的建議

(一)保障風險準備金充足率

雖然并不是說有了風險準備金對于投資者來說就安全了,但是充足的風險準備金依然可以在違約或逾期情況出現時,幫助平臺抵御相當一部分的風險,保障平臺資金的流動性。因此,平臺應當充分重視風險準備金的作用,設計合理的算法提取足額的風險準備金,保障風險準備金的充足率。

(二)堅持小額分散原則

由于原則上,W網絡借貸平臺自身是不允許有拆標行為和建立自有資金池行為的,因此要想應對集中度風險,平臺應當堅持小額分散原則。當借款人分散度較高時,借款人的獨立性就相對較高,一個借款人違約時對另一個借款人違約的影響較小。另外當地域的分散度較高時,平臺受某個地方政策或負面消息影響的風險也會隨之分散。當大額借款不在集中在少數借款人時,單個借款人的違約行為也不會造成嚴重的擠兌風險。

(三)建立嚴格的信用審核流程

借款人信用不良是造成W網絡借貸平臺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我國的征信體系尚未健全,因此平臺需要從多途徑尋求方法,建立嚴格的信用審核流程。貸前應從多角度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并核實其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并依據一定方式對信息進行評分,以此來確定是否可以向其提供借款、提供多少借款;貸中應核實借款的去向和用途,及時發現是否有潛在的逾期或違約現象;貸后如出現逾期或違約,應及時做好催收工作。

(四)實行資金托管制度

資金托管是指W網絡借貸平臺與銀行或第三方托管公司合作的一種形式,它不同于資金存管。在資金托管模式下,銀行或第三方托管公司在交易過程中直接對投資資金的去向和用途進行監管,而平臺自身并不參與到交易過程中的資金流動中去,這些投資資金只能用于指定標的投資人,平臺接觸不到投資資金,只起到信息中介作用,大大減少了其跑路的可能。

四、結束語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金融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而W網絡借貸平臺作為互聯網和金融業結合的產物,更受到廣泛關注。但我國W網絡借貸平臺起步較晚,而發展速度卻很快,導致平臺質量良莠不齊,平臺內部風險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通過本文的簡要分析,雖然W網絡借貸平臺目前尚存在很多風險管理問題,但伴隨著國家對W網絡借貸行業的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平臺自身也在探索更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相信今后W網絡借貸行業將會得到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沈珠珠,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理研究——以P2P網貸平臺為例,西華大學,2015

猜你喜歡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本地化科技翻譯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新版GMP中質量風險管理實施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