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成都銀行跨區域經營的必要性

2016-11-24 17:30徐文景
2016年32期
關鍵詞:規模經濟品牌價值

徐文景

摘 要:成都銀行屬于我國成立較早的城市商業銀行,成都銀行作為成都市重要的金融機構,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96年。1996年9月18日,通過對37家城市信用社以及城市信用聯社進行改組,成都市財政、成都地區部分區縣財政以及有入股資格的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為長江上游和西南地區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商業銀行。成都銀行實行跨區域經營策略,即由外在的經濟環境和經濟形勢決定,同時也由其自身的發展需要決定。

關鍵詞:規模經濟;區域風險;品牌價值

一、追求規模經濟

實現規模經濟是眾多企業的目標,作為資本金巨大,業務成本高昂的銀行業來說,尋求規模經濟,更是其與生俱來的本質屬性。銀行實現規模經濟之后,不僅能夠增加營業收入,減少經營成本,而且還能提高抗風險能力,因為一般規模較大的銀行,破產倒閉的可能性就小很多。而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經過了若干年的發展,其自身實力不斷發展壯大,資本規模也越來越大,截止2010年年底,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總體資產規模比上一年上升了38.2%,而相應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分別只比上一年上升了14.4%和26.1%。就成都地區而言,情況也是一樣的,雖然成都銀行的總體資金實力不及國有銀行,但其發展迅速,遠遠超出了國有銀行。如果成都銀行的業務范圍被限制在成都市一地,那么成都銀行的發展規模就會受到極大限制,成都銀行就不可能實現規模經濟。

二、規避區域風險

目前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區域內經濟的關聯越來越密切。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方便了區域內部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的流通,能夠使區域內的經濟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從而促進本地區經濟更快的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會加大本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一旦宏觀經濟形勢出現風吹草動,區域內所有的經濟體都會受到影響,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區域性風險屬于系統風險,一旦發生難以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規避,這種區域性風險的存在對實行單一城市發展的城市商業銀行來說是致命的。成都銀行的主要經營活動地域是成渝地區,成渝地區屬于我國西部最大的經濟區,區內經濟比較發達,且經濟發展速度快,對金融的需求巨大。成渝地區金融機構眾多,實力強,競爭日常激烈。成都銀行若將經營重心局限在成渝地區,則難以避免區域風險的影響,而且這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發展,收效并不會很好。因此,對于成都銀行而言,走出成都,實行跨區域經營戰略,將經營范圍擴展到更為廣泛的地區,能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區域性風險,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三、提升品牌價值

品牌是一家企業最為重要的無形資產之一,良好的品牌對一家企業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其品牌價值是無可比擬的,有人曾經說過,即使可口可樂公司頃刻間傾家蕩產,全部的有形資產瞬間消失,可口可樂公司仍可憑借其注冊商標,在一夜內東山再起,可見其品牌的價值之大。同樣地,品牌價值對于銀行業亦是如此,匯豐、花旗等著名銀行之所以會成為國際性的大銀行,與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品牌價值不無關系,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給客戶留下好的口碑,進而促進該銀行的發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好的品牌價值更是銀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對于城市商業銀行而言,如果有了地域限制,就不能夠跨區域為客戶提供異地支付結算等眾多業務,客戶和銀行之間的資金往來以及客戶對該銀行服務的需求就會減少,銀行良好的服務也無法培養出來,客戶對銀行的品牌忠誠度更是難以建立。所以,取消地域限制,準許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對于擴大城市商業銀行的社會影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價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成都銀行而言,由于其目前經營范圍主要是成都地區,這就造成只有成都地區的客戶知道該銀行,而外地客戶很少知道成都銀行,其社會影響面狹窄,因此品牌價值也難以大幅提升。

四、成都銀行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要

實行跨區域經營戰略是成都銀行實現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要,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成都銀行所面臨的金融監管越來越嚴厲。在當前金融宏觀調控中,銀根的放松與收緊調控比較常見,這些調控對城市商業銀行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近年來我國對銀行業的監管正逐漸走向完善,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對銀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厲,這就給中小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帶來了嚴厲的挑戰。在越來越嚴厲的金融監管之下,作為城市商業銀行的成都銀行極有必要改變以往以成都為主要經營地點的做法,必須努力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推行跨區域經營策略,最終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并逐步走向壯大。

其次,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建立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使得規模相對較小的城市商業銀行處于不利地位,面臨這一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成都銀行若繼續立足于成都本地發展,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如果僅僅立足于當地發展,其發展潛力勢必會受到較大限制。如果成都銀行的發展能夠突破地域限制,在成都以外的地區設立分支行或者與其他銀行進行并購重組,則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成都銀行的發展,在增強成都銀行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也可以避免同一地域商業銀行之間的惡性競爭。

再次,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為實現自身發展,金融創新力度加強,新的金融產品以及服務問世,這些新產品要想戰略更廣闊的市場,必須突破對地域的限制。對于成都銀行而言,其自身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降低傳統的利差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而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將是其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將會出現一系列金融工具的創新,地域的限制對其金融創新勢必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一限制應該得到突破。

總的來說,成都銀行跨區域經營發展較為緩慢,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要進一步推行跨區域經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成都銀行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跨區域經營策略和跨區域經營模式,按部就班,穩步推進跨區域經營,而不應該急于求成。隨著成都銀行自身的不斷發展,其有潛力從一家位于成都市的城市商業銀行轉變為整個西南地區有影響的區域性商業銀行。(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陳義忠.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區域性發展戰略研究[D].湘潭大學.2006

[2] 陳勇.城商行如何在跨區域中實施品牌戰略[J].銀行家,2009,(9)

[3] 葛兆強.銀行并購、商業銀行成長與我國銀行業發展[J].國際金融研究,2005,(2)

[4] 黃大躍.跨區域:城市商業銀行的審慎之選[J].金融管理與研究,2010,(4)

[5] 劉文林,姜欣欣.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如何找準定位穩健成長[N].金融時報,2010.1.25

猜你喜歡
規模經濟品牌價值
品牌價值
周大生 | 品牌價值達572.26億元
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達137.39億元品牌價值再創新高
淺談國際貿易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城市規模經濟文獻綜述
基于規模經濟的在線旅游業市場集中度問題研究
恩施市中心醫院:真心服務體現品牌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