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

2016-11-24 18:01朱越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0期
關鍵詞:家庭農場規模

摘 要 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融合科技、農業機械、資本等現代生產因素和現代經營理念,實行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和規?;洜I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我國的農業生產方面,家庭承包經營制已經不再適合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的需求了,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的小農生產方式已經跟不上生產社會化的需要。因此,本文認為應追求規模經濟效率的最優,讓家庭農場成為追求這一目標的最好的組織模式。

關鍵詞 家庭農場 規模 經濟效率

作者簡介:朱越,武漢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338

一、規模經濟效率是家庭農場的目標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土地經過三次的制度變遷,現有的制度變遷為農村土地所有權與承包經營權分離。在我國城市化的發展中,家庭承包經營制已經不再適合現在農村的發展需要了。一是農戶耕地面積過小,土地細碎化阻礙農業產業化的順利發展;二是善于經營的農業勞動者,得不到足夠的土地,其專長得不到發揮不利于專業勞動者收入的進一步提高;三是一些已經轉入非農業部門的勞動力不得轉讓土地,因此出現撂荒,浪費了資源。從2004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13年圍繞著解決“三農”問題來提議。由此可見,想讓農業生產走向現代化的道路,農民要走向致富的小康,達到小康的水平,要徹底解決三農問題,農業必須要發展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家庭農場就是現階段我們追求這個目標的最優組織模式。

(一)規模經濟的相關概念

規模經濟解釋為由于生產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業的單位成本下降,從而形成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減的經濟,通過擴大規模,經過生產要素的合理配量使企業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本文中的企業就是指家庭農場。

(二)規模經濟效率

經濟效率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成本基礎上所獲得的經濟收益,讓我們完成一項經濟活動時,不能只考慮單單一方面的原因,還要考慮其他成本。規模經濟效率并不是一個定值,因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超過這個定值經濟效益會隨著反方向下降。為了實現規模經濟效率的最優,我們可以從土地、資本、勞動力、機械化四個方面入手,找到他們各自的配比率,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二、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的判斷標準

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是合理配置各種資源,擴大生產范圍,降低產品的平均成本,提高收益,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規模經濟效率的最大化就是家庭農場追求的目標。規模經濟涉及土地、資金、勞動力、機械化發展這四大要素進行合理的配置,才能達到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的最優化。

(一) 土地的面積

從全球農業來看,不同國家的家庭農場的土地占有面積是不一樣的,在西方國家,面臨著土地多人員少,它們的家庭農村的面積都比較大。而我國人多地少,整體上看,我國家庭農場的面積不可能很大,由于各個地區的條件各不相同,具有各不相同的農業土地經營規模。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任黨國英認為,“我國平原地區耕作的家庭農場一般不超過300畝,耕作蔬菜規模應不超過30畝?!?/p>

農業部農村經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指出,以糧食生產為例,安徽提出集中連片規模應該在200畝以上,重慶提出應達到100畝以上,江蘇提出100-300畝為宜,上海提出100-155畝為宜。

因此,家庭農場的規模需要以該家庭所能工作的范圍值為計量標準,如果該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超過此衡量標準,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等一系列的效率都會下降。各地縣級以上農業可以從當地實際出發,依據自然經濟條件,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機械化水平等因素,確定本地家庭農場的規模標準。

(二) 資本的投入

后期的收益,需要前期的資本投入,現階段我國家庭農場投資主體是農場主、政府、金融機構。而政府投資家庭農場的比率一直呈較低的水平,這也使家庭農場的發展缺乏堅實的基礎。因為大部分家庭農場主是農民,由于缺乏資金,用于擴大規模經濟的固定資產有限,且盲目性較大,整體效率不高,因此嚴重阻礙了家庭農場擴大其規模經濟效率。在金融信貸方面,普遍存在貸款程序復雜貸款額度小,利息高,限制條件多,供給不足,供需矛盾緊張,嚴重阻礙了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的擴大。

1. 政府的主導地位:

農業投資是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約束的行業,它的高風險低收益的特點,決定了政府要在家庭農場投資中處于基礎地位。市場風險,也是政府考慮的重要投資的因素,農業投資收益率低,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政府在作出每一個理性投資決策時都會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比對,家庭農場的高風險與低收益的特征,對政府投資的資本的吸引能力是有阻礙的。隨著家庭農場地位在我國的農業體系中的比重不斷的增高,應著力構建有利于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穩定發展的投入機制,政府應加大對家庭農場的投資比例,設立新型家庭農場發展財政專項,提高市場競爭力。

2. 農業貸款的放寬:

在調查中發現,金融機構貸款程序繁瑣,貸款利息高額度小,條件限制多,農民的宅基地土地不能抵押貸款等一系列問題,抑制家庭農場的進一步擴大規模。應通過以下予以完善:一是增加現有的金融機構投放力度,放寬對貸款的限制簡化貸款的程序,使得家庭農場能夠及時地從金融信貸機構得到發展擴大生產需要的資金。二是創建以家庭農場貸款需求為重心的新型的金融產品。

3. 農場主投資的增加:

農場主作為家庭農場的中心直接經營者,是最主要的資本投入主體。據不完全統計,農民把大部分的錢用來蓋房子,剩下的都存儲起來。為了強化它們在投資中的主體地位應:一是鼓勵引導農場主自覺的增加對自己的農場的資金投入,提升農場主自主投資的積極性。二是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提高農場主和場員的農業專業知識,定期的進行農業科技的培訓,更好的運用知識來運作家庭農場,提高收益效率。

(三)勞動力的實現

我國雖然農民數量眾多,勞動力充足,但從素質上看,大部分存在人員文化教育程度較低、思想較封閉、對產業轉型升級或現代產業發展接收不強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業經濟的轉型。這也就是說,若仍按照以前的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則中國的資源將出現很大的浪費,環境方面也將面臨很大的壓力,與我們執行可持續發展道路政策背道而馳;但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則我國現行的農村人力資源結構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與之相適應。

1. 人口轉移:

我國由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工業經濟過渡的歷史進程中,出現了農村相對落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與城市不斷進步的現代生產生活方式之間不對稱的組織形式,和社會存在形式,即所謂的“城市二元結構”。要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上,走上農村城市化發展道路,實現城市和農村的良好互動,逐漸減少農村人口,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城市人口,改變生產增長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由于擴大家庭農場規模,機械化引入農場,必然有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被排擠出來。首先,要引導農村勞動力,由種植業轉向畜牧業、農產品加工、商業運輸、銷售行業等。其次,科學推進城鎮化進程,尤其是剩余勞動力流入中小城鎮。

2. 文化素質的提高:

家庭農場的規模經濟效率,就是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和服務主體,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所以農場主和場員要專業化、職業化。農民的文化素質的提高是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礎。據有關部門統計表明,家庭農場平均勞動力受教育的時間增加,該家庭農場的生產總值就會增加9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提高勞動力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

(1)培訓對象。以農村剩余勞動力為重點,通過培訓,使他們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更要聚焦于傳統農民,返鄉農民工,農村初高中生畢業生,培養實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更好的轉向第二三產業,增加收入,提高他們的生產經營能力,更好的實現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

(2)培訓內容。從滿足市場需求出發,根據農業生產特點,進行模塊化教學,計算機應用、種植管理、養殖技術、農產品機械化收割加工等。滿足不同性質家庭農場的需求。

(3)培訓方式。農民教育的傳統培訓方式可以聘請專家集中辦學,技術員田間指導,它可以使專家和農民以面對面的方式,解決農場主和場員的困惑和技術問題。在發展傳統培訓方式的同時,應該找到發展新的培訓方式,如報紙、田間類雜志、電視、廣播、網絡等擴大培訓規模。

(四) 科技水平,機械化的標準

農業化機械水平影響著規模經濟效率,機械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規模經濟的發展。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下,我國農戶小型經營、地塊分割細碎,難以進行機械化作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障農業機械化生產順利推進,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確保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順利的增長。在政策的帶領下土地流轉加快,農村勞動力人口的順利轉移,大型機械比率的提高對于日益減少的勞動力大有可為。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組建家庭農場規模經營效率的提高,提高市場競爭力,機械化發展尤為重要,家庭農場對于新型化多元化的農機裝備的需求旺盛。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2%,水稻種植機械化率超過40%,小麥機收率超過92%,玉米機收率達到63%,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雖然機械化水平大幅增加,但是低檔機比率大,家庭農場機械基礎設施不先進的現象依舊存在。農業機械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含量高的產品因為資金補貼等問題出現供給不足,一些關鍵大機械和核心部分對外依存過高。

三、實現規模經濟效率的法律保障

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它們雖然沒有明確提到家庭農場,卻為農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為家庭農場以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由于我國還沒有對家庭農場出臺新相關的法律法規,這就導致了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實現起來較為緩慢。

我國要從傳統農業向現代新型農業轉型,就需要實行規模經濟,從而進一步實現規模經濟效率,并把小規模農業生產與大規模家庭經營聯系起來。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融合科技、農業機械、資本等現代生產因素和現代經營理念,實行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和規?;洜I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因此,大力倡導發展家庭農場,構建有利于家庭農場發展的法律法規,更有利于推動家庭農場規?;洜I,順利實現家庭農場規模經濟效率。我們也應該在立法方面狠下功夫,因為法律具有權威性和可操作性,當家庭農場的發展有了健全的法律保障,通過法律激勵家庭農場的發展,激勵農業生產,實現規模經濟效率。

參考文獻:

[1]朱啟臻、胡鵬輝、許漢澤.論家庭農場:優勢、條件與規模.農業經濟問題.2014(7).

[2]朱啟臻.新型職業農民與家庭農場.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3]王春來.發展家庭農場的三個關鍵問題探討.農業經濟問題.2014(1).

[4]張緒科.規模家庭農場的發展優勢.現代農業科技.2013(9) .

[5]黃新建.以家庭農場為主體的適度規模經營研究.求實.2013(6).

[6]鄭風田.家庭農場適合在什么地區發展.農村工作通訊.2013(7) .

[7]李英鋒.家庭農場符合農業發展需要.決策探索.2013(2).

猜你喜歡
家庭農場規模
科學創新人才的適度規模培養
50億元!目前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債券發行
規模之殤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規??蛇_15BG的Veloce Strato平臺
沂源縣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對策
家庭農場經營模式下參與主體目標取向及社會效益分析
家庭農場法律屬性探析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四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
嚴控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