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思想政治管理環境的優化

2016-11-24 22:09張晶吳紅玉倪偉杰
2016年33期
關鍵詞:優化措施

張晶 吳紅玉 倪偉杰

摘 要:環境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變人。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學校無疑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大環境,在這個大環境中,有可能也有必要優化思想政治管理環境,提出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的思想政治管理環境的優化措施,促進思想政治管理環境的優化,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以及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思想政治管理;健全管理體制;優化措施

作為國家未來發展主力軍的大學生,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尤為重要。而且大學生思想活躍,成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未形成,處于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身為高校大學生中的一員,更是高校展開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被管理者,我們學生自己更加了解我們自己的心理。所以,高校展開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更應該站在我們學生的視角,學生們有了“被管理”的主動性,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才會把握住學生的脈搏,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一、優化思想政治管理環境的可能性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環境對于事物發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是一種有目的的、有選擇性的傳播社會思想道德的管理過程。大學生主觀思想價值判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所處的環境。對于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而言,通過在高校的學習,應該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大學生希望通過高校的歷練和培養,更加適應社會,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者也迫切地希望能夠培養出一批有良好思想道德的莘莘學子,和一批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這些都為優化思想政治管理環境提供了可能性。

二、優化管理環境的必要性

國際化的背景下,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所處的環境正在無時無刻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宏觀大環境的變化洪流中,大學生所處的管理環境也一定在發生變化。變化是一個推陳出新的過程,不能說新事物一定優于舊的事物,但是事物的存在就一定具有合理性。融入環境,改變內在,內在與外在的不斷融合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合力,促進著事物自身的發展?!榜R加爵”的故事似乎很遙遠,“我爸是李剛”的狠話似乎淡出了耳際,現在又出現了“扶不扶”保險,看著可笑,又讓人深思。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注定發生了這樣的個例,不能說這樣的事情都是個例,現在考量自己下,或許也會有扶不扶的顧慮。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說,似乎又難以理解,讓人以恥笑,但雙方又都覺得自己順理成章。大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出現這些個例和動搖,表現的是社會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說明高校思想政治管理有優化的空間和必要,思想政治管理環境作為影響思想政治管理活動的一切外部因素,當然也有優化的必要。思想政治管理和思想政治管理環境,只有不斷優化,才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成功塑造品行端正的社會青年。

三、可行性優化措施

(一)以“點”帶“面”

2016年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約有2500余萬,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隸屬于不同的學院,學習不同的專業。但是,他們都在接受同一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規模宏大。若想有效的推進,就必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而這些重任都扛在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肩上。而在學生群體當中,存在著有影響力的組織和社團,在學生心目中,也存在著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同學。如果將這些學生組織到一起,或專門成立這樣的組織,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在同學們中有選擇性和有目的性的傳播社會思想道德管理理念,一定會作為傳統環境下思想政治管理途徑的補充。讓大學生們自己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環節中的一份子,為大學思想政治管理環境的營造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方式方法多些轉變

本科階段的思想政治課程,大多是以上大課的形式。階梯教室坐的滿滿的,認識的同學都坐在一起,有很多學生還要提前去占“后排”的座位,一些平時一貫“積極向上”的學生也貓在了后排??梢栽谒枷胝喂芾淼姆绞椒椒ㄉ献鲂┺D變,比如校園文化快車是頗受大學生們歡迎的一檔訪談節目,聽報告時,往往座無虛席,與一些課程專題報告講座,門可羅雀的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不免引起深思。課程專題報告講座學術色彩濃厚,更有助于學生們專業素養的形成。但是,有的學生并不能理解,甚至覺得學術講座不接地氣。雖然不能排除因相關專業知識受限聽不懂學術講座,而導致的消極參加學術講座的情況發生。但至少可以說明學生們沒有真正領會學術講座的意義和對自己的幫助。這些如果發生在大學生身上又似乎可以理解,大學生本身往往缺乏主動性,不但對于五花八門的信息缺乏識別的能力,更不必說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且我們還趨向于新奇有趣的事物,一說起思想政治學習方面,未免頓時覺得“高大上”,腦袋大了幾圈,這也就能說明上面兩種現象的原因了。

(三)“新機會”下把握“新優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在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也產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我們也就有了新的機會。據統計,中國已有5億多的智能手機用戶,其中大學生占百分之二十,我們手中的智能手機就屬于新媒體技術。新媒體技術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為基礎,以電腦、手機等電子終端設備向用戶提供信息和相關服務的傳播媒介。新媒體解決了傳統媒體中存在的問題,它具有傳輸快、傳播范圍廣、時效性強的特點,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黨課學習網絡化,讓大學的學生感到很時髦,上課時間更自由,純理論內容放到了電腦熒幕上似乎也變得鮮活有趣,一對一的網絡教學排除了同學們之間的干擾,這些由于新媒體技術應用帶來的轉變,增強思想政治管理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和號召力,讓學生們的思想政治學習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高校在思想政治管理上可以依靠新媒體平臺,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把握住了新時代下的新機會帶來的新優勢,思想政治管理也會更進一步。

高校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發展的主力軍,通過高校的思想政治管理學習,成為思想品德高尚的上進青年,走向社會一定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為宏偉中國夢的實現做出自己的貢獻。思想政治管理環境作為影響思想政治管理過程的一切外部因素,良好思想政治管理環境的營造,才會助推的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面臨時時變化的外部環境,思想政治管理環境也應不斷優化,敢于推陳出新,順應時代的變化,才能一直把握住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脈搏。在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和思想政治管理環境的優化上,應該持續探索,了解高校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管理學習方面的心理,針對學生的心理,開設學生們喜愛的課程,事半功倍的為提高高校大學生社會思想道德品質采取可行性措施。(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陳鑫峰,陳少平,張志忠,鐘英雄.網絡文化管理機制探析[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4)

[2] 張建華.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構建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0)

[3] 吳滿意.自我管理:校園網絡博客管理的實質[J].思想教育研究.2012(05)

[4] 曹萬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系的優化研究[D].安徽大學 2013

[5] 任俊花.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相結合的研究[D].中北大學 2011

[6] 盧玉生.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落腳點[J].內江科技.2014(03)

猜你喜歡
優化措施
淺談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優化
淺談基本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