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提升對策研究

2016-11-24 00:01劉紅君田偉杰
2016年33期
關鍵詞:提升對策低碳

劉紅君 田偉杰

摘 要:在環境和資源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低碳經濟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本文深入了解我國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現狀,尋找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障礙,從而提出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對策措施,具體包括建立健全低碳經濟相關法規,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推動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改善能源結構及倡導低碳消費方式等。

關鍵詞:低碳;發展障礙;提升對策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氣候和能源資源問題呈現出來的巨大矛盾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由此低碳經濟應運而生。低碳經濟最早是在2003年英國白皮書中提出來的,此后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低碳經濟的相關方面進行了更加細致的研究,具體包括低碳經濟概念、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以及低碳經濟發展對策等許多方面。本文認為的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強調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目標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終實現生產和消費的清潔化與綠色化。

二、我國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現狀

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快速時期,能源消耗量不斷增長,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明顯存在著產出不足現象。我國的能源消耗總量從2000年的146964萬噸標準煤增長到2014年426000萬噸標準煤,增長了1.9倍。其中煤炭能源消耗增長了1.8倍,石油能源消耗增長了1.25倍,天然氣能源消耗增長了6.5倍。我國能源消耗雖然在不斷地增長,但是能源消費結構隨著國家對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及出于對環境的保護也發生了細微的改變,但是仍然未改變我國以煤炭作為主要消耗能源的能源消費結構,能源結構比較單一,環境污染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同時,我國工業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能源缺口不斷擴大,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改善能源的消費結構,加大對清潔能源的使用力度,而且還要不斷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資源得到更優化的配置。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00年的95622.27萬噸增加到2014年的263608.33萬噸。而且,自2000年以來,我國平均年度經濟增長從4%增加到11%,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75%,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效率還不是很高,始終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的矛盾現象。

三、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障礙

(一)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不夠完善

對于我國目前的資源環境問題,各級政府一直致力于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主要包括低碳經濟總體部署規劃不夠清晰、缺乏有效低碳經濟統計和考核指標體系等。

(二)低碳經濟技術的研發儲備與產業化不夠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就是要通過技術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國的低碳技術水平還比較落后。尤其是一些尖端技術和沒有實現市場化推廣的技術,我國還不能夠自由獲得和使用,這也就導致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缺少了技術的支持,并未較好的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

(三)低碳意識不夠強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政府、企業與社會的共同協作,全社會必須具有較強的低碳意識。人是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低碳意識不強勢必會導致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高碳化。例如在生產過程中,企業不注重資源的高效率使用;生活中,人們過度裝修、使用一次性木筷、過度使用耗能產品等等。

(四)市場驅動力量不足

低碳經濟的發展與傳統產業的低碳化轉型,單純依靠政府的力量是很難堅持到最后的,這就需要市場主體加以輔助。但是目前,許多高耗能企業為追逐自身利益,不顧生產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始終走著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導致我國的節能減排措施一直收效甚微。

四、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低碳經濟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要想實現低碳經濟,就必須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發展低碳經濟的氛圍,要實現這個目標,建立健全低碳經濟相關法律法規是我們的必然選擇。發揮政府的作用,將低碳發展理念和行動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出臺政策鼓勵低碳經濟的發展,如建立促進低碳發展的資金投入機制,對低碳發展的重大項目采取引導、激勵的措施,利用稅收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的發展等。

我國要利用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以低碳經濟的政策的導向,最好節能減排工作,在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制定、實施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各級地方政府也應積極國家號召,發揮其作用,監督企業的節能減排實施情況,加大節能執法力度,依法對違法行為進行相應的處罰。

(二)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我國是工業大國,要想真正的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從發展低碳工業入手。鼓勵發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產業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如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發展低碳經濟并不是不發展工業,而是借助低碳技術發展低碳工業,實現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益,最終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三)推動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低碳技術貫穿整個生產環節。我國應該逐漸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引進和研發低碳技術,鼓勵企業開發低碳產品。加大低碳經濟相關研究的投入,加快有關技術的研發、示范和推廣,提高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水平。

在低碳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低碳技術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低碳技術從源頭上改變輸入能源的基底,加快碳基能源向氫基能源的轉變,是實現城市低碳發展的根本。在輸出階段,采用碳捕捉及再利用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碳的零排放。

(四)改善能源結構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一直制約著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并且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因此改善傳統的能源結構對我國低碳經濟的順利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注重開發新能源。在加大新能源開發的同時,減少傳統工業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提高現有能源體系的整體效率,遏制化石能源消耗總量的不斷增加,逐步改善我國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

(五)倡導低碳消費方式

借助輿論媒體,包括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對廣大民眾進行節能綠色消費等方面的教育與引導。通過宣傳教育,積極鼓勵公眾參與轉變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建議公眾以步行和自行車代替城市私家車,鼓勵采用汽車、太陽能汽車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出行。家庭推廣使用節能燈和節能電器,鼓勵使用高效率節能廚房系統,降低每個家庭的碳排放量。借助政府的力量,讓有條件的社區成為低碳生活的示范區,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消費方式。(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參考文獻:

[1] 潘家華,莊貴陽,鄭艷,等.低碳經濟的概念辨識及核心要素分析[J].國際經濟評論,2010(4):88~101.

[2] 程恩富,王朝科.低碳問題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專題討論)——低碳經濟的政治經濟學邏輯分析[J].學術月刊,2010(7):62~65.

[3] 夏寧,夏鋒.低碳經濟與綠色發展戰略——對在海南率先建立全國第一個環保特區的思考[J].中國軟科學,2009(10):13~22.

猜你喜歡
提升對策低碳
低碳經濟視閾下的廣東省新農村建設研究
幼兒園提升數學區域活動有效性的對策
試論如何在高職大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