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級市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研究

2016-11-24 22:10翁凱敏
2016年33期
關鍵詞:湘潭市均等化成就

翁凱敏

摘 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的前提要求。目的是保障各個群體的基本文化權益和滿足基本文化需求。

關鍵詞:湘潭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成就;問題;對策

一、湘潭市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取得的成就

(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分布更加均衡。目前,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基本實現全覆蓋,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形成市州一級三館、縣(市、區)二館、鄉鎮(街道)一站、村(社區)一室的“3211”工程,初步夯實了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湘潭市公共文事業迅速發展,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位列全省前茅。

(二)文化惠民工程實施范圍更加廣泛。湘潭公共文化服務進入免費時代,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范圍不斷擴大,逐漸形成覆蓋城鄉服務,其中公共文化機構主要包括‘三館一站?!^指的是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一站即鄉鎮、街道的綜合文化站。從2011年10月1日起,我市的公共文化機構就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進入?!?/p>

(三)公共文化服務平衡發展模式初步構建。隨著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鄉之間長期存在的文化服務差距與鴻溝逐步縮小,城市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湘潭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初步構建了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務平衡發展模式。

二、湘潭市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區域不均等

1、公共文化財政投入差距。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前提與保障。雖然湘潭市每年財政支出逐漸增加,但是尚未建立均等化相適應的公共文化財政投入機制,導致各級政府之間存在的財力和事權不匹配現象突出。湘潭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是較為單一,公共文化服務主要由政府提供,雖然政府購買與補貼、文化類社會組織志愿提供、群眾自發等其他形式也有實施,但公共文化服務的開放力度依然不夠,很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務仍是由政府提供的但各區域財政收入不均等,投資力度也有所不同。

2、公共文化設施完善總量不足。湘潭地區整體公共文化設施在全省位列前茅,但區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竟参幕赵O施的均等化與數量完善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湘潭區域之間差距比較明顯。其中雨湖區沒有開設圖書館,充分體現了區域之間的不均等化。與此同時,圖書館占地面積與圖書館藏書冊數量遠遠落后于東部發達地區,現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3、公共文化人才儲備機制不完善。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人才資源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湘潭市對于公共文化服務中人才引入機制、人才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同時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公共文化人才儲備緊缺是湘潭市面臨的一個長期性難題。文化人才儲備緊缺,不僅表現在文化人才引進難,而且表現在文化人才流失嚴重,這樣便容易造成“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

(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不均等。農村一直以來是文化發展的薄弱部分,盡管近年以來,國家采取一些列的措施來改善縮短城鄉公共文化發展之間的差距。從大體來看,城鄉公共文化的差距依舊顯著,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中尤為落后。

1、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投入低于城市。2010年,全國文化事業費323.06億元,其中農村投入116.41億元,僅占36.0%,[3]由此看見湘潭市財政對文化事業費用的比例。雖然在城市與農村基本文化服務設施由國家財政承擔,但投入力度不均等,城市當中的硬件設施無論從數量與質量方面都優越與農村;而農村無論從地理位置,經濟條件和文化素質都亞于城市。從而導致農村基本公共文化設施、文化資源相當落后。

2、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投入落后于城市。湘潭市自2009年以來,湘潭市農家書屋工程以及信息共享工程實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政府財政采取一次性投入,后續運行管理財政經費緊缺,導致一些文化項目和設施過度使用老化嚴重,無法保障其保養維護與更新。

3、農村專業人才缺乏嚴重。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建設是基礎,人才建設關鍵。公共文化建設完成以后,除了后續資金儲備,其運行還需要人才管理。需要引進一批高素質、懂文化、善于管理的人才推動農村文化事業發展,建立有效的運行與保障機制。

三、地級市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對策

(一)以城鄉一體化統籌公共文化建設,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協調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是人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也是政府應承擔的基本職能。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鄉二元結構體制阻礙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應消除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城鄉一體化財政體制、合理規劃的供給機制是影響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實現城鄉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二)建立健全弱勢群體文化供給機制,提供豐富的文化生活。弱勢群體一直處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薄弱環節。滿足弱勢群體的文化需求,是實現公共文化均等化的關鍵方面。針對弱勢群體享受公共文化權利,提供豐富的文化生活,主要路徑可以從一下方面著手:首先,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企業參與、社會資助結合起來,形成“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供給模式。解決弱勢群體公共文化供給單一化、投入力度不足等問題。其次,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當中硬件環境建設,如:設立圖書館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建立各區域少兒圖書館。組織發展中老年培訓中心,分建中老年大學。最后,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當中軟件環境建設,組織開展文化各類文化講座、文藝培訓等學習引導類活動。

(三)加強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有效運行與保障機制。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主體,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離不開公共文化人才的參與。加強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文化隊伍,為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筆者認為,首先,加大文化人才隊伍引進力度機制。在全國各地高等院校引進高水平文化人才,提供適合的實習工作崗位,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優秀的人才,優先錄取。在從各地區的實際出發,按照使人才“引得進、選得準、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標,不斷出臺新的辦法、新的政策、新的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加入。其次,制定規范的培訓教育機制。定期對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工作者進行培訓,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安排公共文化專業人才授課。加強培養方式的多樣性。最后,加大跨區域公共文化資源的整合力度。樹立人才資源共享理念,鼓勵文化人才的有序競爭與流動,同時做好文化人才“進”和“出”的雙重工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四)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資助共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竟参幕展┙o主體為政府,所以政府財政投入力度決定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程度。第一,合理劃分全市各級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支出責任,建立穩定增長的財政保障長效機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落實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所必需的資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第二,加大市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著力支持農村和城市社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保障基層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將公共文化服務硬件設施保障、基本服務保障、人員經費保障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保障納入財政預算,落實保障當地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所需資金。穩固原有的財政支出,實現各級文化經費支出占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逐年穩步增加。(作者單位: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J].中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

[2] 羅慧.湘潭今年將新建15個殘疾人示范社區(村).紅網.

[3] 陳曉曼.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3.

猜你喜歡
湘潭市均等化成就
湘潭市:感悟百年黨史,踐行初心使命
了不起的成就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失戀“成就”的CEO
湘潭市老年大學學員作品 展示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
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建設
均等化服務試點一年間
當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湘潭市農地正外部性價值量估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