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影響

2016-11-24 22:50田恬
2016年33期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效率

田恬

摘 要:文章以金融資源配置為出發點,研究互聯網的崛起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影響。該文以長尾理論為基礎來分析互聯網金融對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從理論邏輯上證明了互聯網技術對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促進作用,并在該結論的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一、金融配置效率

金融資源投入與經濟產出之間的關系,也就是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問題。而關于效率的判斷,許多學者進行了定量的分析,通過量化投入產出比來評價效率的高低。其中代表的評價指標有: 1、金融相關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e Ratio,FIR),也就是金融資產存量與國民財富之間的比;2、貸款產出率,即單位貸款帶來的GDP增加額;3、存貸差,是一個地區金融資源供求情況,反映自給能力。

金融相關比率的基本公式表達了金融資源的利用程度。為了簡化,便以m2/GDP去代表。m2/GDP值升高,表明金融資源配置的低效率。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了增量資本產出率(ICOR),這個指標的分母為GDP的增長,分子為資本增長,相當于是投資,其經濟意義是每增加1元錢的產出,需要增加多少投資。如果m2/GDP的值用增量的概念來表示,則金融相關率與增量資本產出率(ICOR)的含義大致相同。最近幾年來,我國m2/GDP的值大約在5到7之間,也就是說每增加1元錢的GDP,需要增加5—7元的投資,然而,發達國家則僅僅保持在1—2.5左右,這足以說明我國的投資效率偏低,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我們需要在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方面做出分析和研究。

貸款產出率是貸款效益的主要指標,它反映的是貸款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水平。

存貸差指的是銀行的存款大于貸款,即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差額。

二、互聯網金融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影響

第一,平臺功能。隨著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逐漸興起,這些企業創建的網絡平臺越來越多,如此一來,客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通過網絡,開展第三方支付、融資、投資等金融活動,既方便又快捷,大大節約了客戶的交易成本。在傳統金融模式下,資金需求方與資金供給方不能實現有效對接,資金需求方無法及時得到資金支持,資金供給方也不能找到好的投資項目。但是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不再需要銀行等中介機構就可以實現有效對接,通過金融網絡平臺自動實現信匹配、資產定價和交易,互聯網金融充分發揮了金融資源去中介化的作用。

第二,從融資角度看,互聯網金融本質上為金融市場提供了一種直接融資模式。相較于傳統的融資模式,互聯網融資模式具有信息對稱性強、交易成本低下、資源配置效率高等優勢。傳統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不能高效率地應對部分企業客戶以及分個人客戶的融資需求,造成對某些客戶的金融排斥(金融排斥是指某些人在金融市場中不能分享金融服務的一種情況,包括生活中的弱勢群體缺乏有效方法和途徑接觸金融機構,進而不能有效利用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從而產生經濟效益)。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客戶逐漸地突破了傳統地域限制,在互聯網平臺上尋找有效的金融資源,避免金融排斥,提升資源產出效率。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企業及個人都能夠快捷地查閱對手的交易記錄;找到合適的風險管理及風險分散方法;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分析大數據,全面、深入地掌握對手的信息,有助于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第三,支付功能。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由第三方來完成商家和客戶之間的支付,安全、方便、快捷,成本低。第三方支付廣泛地被大家所接受,從而大大削弱了傳統支付平臺的地位。目前,中國人民銀行為將近20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頒發了支付業務許可證。截至2015年,我國互聯網第三方在線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8萬億元。

第四,信息收集和處理。在傳統金融模式下,信息資源分散,沒有得到有效分類,難以有效處理及應用信息數據。金融機構難以獲得投資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準確信息,使得風險增大,收益與成本不匹配。然而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人們可以將不對稱的信息扁平化,實現數據的標準化、公開化,提高數據使用效率?;ヂ摼W金融通過社交網絡生成和傳播信息,任何企業和個人的信息都會與其他主體發生聯系。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搜集信息,能夠較全面了解一個企業或個人的財力和信用情況,降低信息不對稱。

三、理論研究

長尾理論是指從統計學中一個形狀類似“恐龍長尾”的分布特征的口語化表述演化而來。認為,只要存儲和流通的渠道足夠大,需求不旺或銷量不佳的產品共同占據的市場份額就可以和那些數量不多的熱賣品所占據的市場份額相匹敵甚至更大?;ヂ摼W金融的勝利就是因為互聯網企業為處于尾部的企業或個人提供了傳統金融業無法提供的金融服務,增強了資源的配置。

金融資源主動配置區,主動配置是指傳統金融業在考慮成本與收益之后選擇進行金融資源投放的客戶群體。其中,包括信貸投放、股權融資、金融服務人員、制度等一系列必要投入,而這里的成本不僅僅包括顯性的融資成本,同時包括談判成本、尋找成本等一系列隱性成本,也就是交易成本。

金融資源被動配置區,被動配置是指傳統金融業在考慮成本和收益之后所放棄客戶群體。由于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的存在,傳統金融業所放棄的那部分客戶群體,這類融資人并不能通過正規的渠道去向傳統金融行業融資,轉向民間金融,主要表現在民間借貸,裙帶融資等。而民間融資相對于傳統的正規金融行業規模效應并不明顯,而且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

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安全性的提高,互聯網金融迅速搶占傳統金融業的部分市場;此外,互聯網企業積極開拓市場,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通過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將原本游離在傳統金融行業外的客戶納入服務范圍,驅動金融資源配置邊界外延,在金融資源配置外延的過程中主動配置區將覆蓋外延區域,延伸了金融市場服務的邊界,這就是所謂的“長尾勝利”。

四、結論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催生了互聯網金融的誕生,而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對于整個金融業產生了重大的沖擊,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低成本甚至是無成本,瞬間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經營思維。低廉的邊際成本是互聯網金融攻城略地最主要的武器,而在這一過程中,也改變了傳統金融配置資源的方式,金融機構可以更多的依靠互聯網技術提供金融服務,將金融資源的主動供給區域外延,使處于長尾末端的低端用戶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服務,脫離傳統雜亂無序的自發性金融資源配置過程,從而使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得以提升。

研究結果表明,互聯網金融能夠有效的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可以通過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行業,提升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減少資源的閑置與浪費。將有限的金融資源用于急缺的行業和部門,使金融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作者單位: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葛福生.金融效率論[J].中國金融管理,2005,43(7):52.

[2] 房紅.資本市場效率論[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5,65(5):83.

[3] 賈建學.淺析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具體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3(14):153.

[4] 余敏.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09,33(1):58

[5] 馮磊.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J].經營與管理,2009,62(l):59~61.

猜你喜歡
互聯網金融效率
注意實驗拓展,提高復習效率
跟蹤導練(一)2
“錢”、“事”脫節效率低
提高講解示范效率的幾點感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