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季節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2016-11-24 11:31楊小明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16年11期
關鍵詞:調節劑反季節果蔬

楊小明

秋冬來臨,應季蔬菜越來越少,反季節蔬菜開始上市。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反季節產品不順應自然生長規律,營養價值低,而且安全性得不到保證。種種顧慮讓人們對反季節產品總是充滿疑惑,那么—— 反季節果蔬到底好不好?

植物激素會“催熟”孩子?

提到反季節果蔬,很多人聽說反季節的東西是激素催長出來的。

科學松鼠會成員、植物學博士史軍介紹,在反季節蔬菜的培育中,的確常用到植物生長激素,專業說法叫“植物生長調節劑”。這是因為如果是應季種植,在田野里授粉工作由蜜蜂等昆蟲完成。而大棚中就找不到這樣的“勞動力”了,這時就必須用到不經授粉也能結出果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何麗表示,允許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經過了長時間毒理實驗,才進入到實用階段,幾乎都無毒或低毒,也會發生降解。而且這跟我們談之色變的動物激素并不一樣。

有人擔心反季節植物生長調節劑導致兒童性早熟。事實上,迄今為止并沒有證據表明有相關性。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杜鴻祎等人2011年發表在《中國婦幼保健》期刊上的反季節水果攝入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研究中,收集了105名性早熟女童病例和反季節水果攝入量,最后并未發現反季節水果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

“調節劑都有明確適用范圍和用量要求,只要按照要求使用,是能夠保證安全性的?!焙嘻愓f。

農藥更易殘留?

除了激素問題,很多人擔心大棚蔬菜農藥易超標。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棚里通常是高溫高濕的環境,一方面有利于反季節蔬果生長,但同樣也適合一些病菌害蟲生長。如果不是采用生物防治等手段,就必須大量使用農藥。另外大棚因沒有雨水和風的沖刷,也不利于農藥分解,所以反季節果蔬更容易農藥殘留。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張鳳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不同看法,因為不同種類的農藥分解條件不同,不能以“氣溫高”一概而論。相反,多數情況下,高溫更有利于化學物質的分解。

不過專家均表示,蔬菜是否安全跟反季無關,和應季果蔬一樣,安全是種出來的,只要植物激素和農藥使用合理,反季節果蔬一樣是安全的。監管部門把住檢測關口,農藥殘留和激素問題都可避免。

反季節≠反自然

反季節蔬菜跟提倡的“不時不食”的主張似乎矛盾。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主任楊國華表示,養生確實講究“順天時”,反季節蔬菜屬于“逆天時”,確實不太提倡。

“有些人常認為反季節蔬菜都是反自然的,這是不準確的?!敝煲憬榻B,反季節果蔬從來源看有很多種:一類是本身在冬春溫暖的熱帶地區生長的,比如從廣東、云南、海南,甚至國外種植,冬季時通過物流配送到市場;第二類是從冷庫里搬出來的,在收獲季節就已貯藏好,比如常見的土豆、蘋果;第三類則是大棚蔬菜?!扒皟煞N都不算是反季節,對于生產地而言都是順應季節的,只是對于消費地而言是反季節?!?/p>

楊國華主任也表示,如果是前面這兩種反季節蔬菜,也不算違背中醫的“逆天時而食”。

營養確有缺失

很多人吃反季節果蔬,總感覺在口感上略遜一籌,這倒是事實。朱毅表示,對于南方運過來或者儲存保鮮的,難免營養流失,而對于大棚蔬菜來說,則是先天不足。

新疆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姚華等人曾對烏魯木齊市板房溝鄉塑料大棚溫室環境下種植的蔬菜進行測量,結果表明,大棚里的黃瓜營養含量遠不如田間正常生長的。正常生長條件下每100克含葉綠素0.75毫克、維生素C16.2毫克、糖分為2.3毫克,而在大棚中生產的黃瓜每100克含葉綠素0.36毫克、維生素C12.7毫克、糖分1.7毫克。同時鉀、鈣、鐵等營養也均低于田間的。

朱毅表示,這是因為應季蔬果的日照更充分,糖分等物質積累更充沛;而反季節蔬菜由于生長期短,受光照和溫度的制約,會讓口感受到影響。

沒有應季果蔬時可以吃

風味變差,營養變少,不代表就不能吃。

“反季節果蔬對平衡膳食營養起到積極作用?!焙嘻愓f,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如果沒有反季節蔬菜的供應,單一的蔬菜品種會導致某些營養元素的缺乏。即便反季節果蔬營養有差異,菜品的豐富也足以彌補這一缺憾。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也表示,無論哪個季節,多吃點蔬菜水果,才是最關鍵的健康問題。冬天吃蔬菜水果,總比不吃要好。當然如果有可能,優先選擇應季農產品。

猜你喜歡
調節劑反季節果蔬
果蔬PARTY
這些果蔬都成精了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作物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反季節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2015中國植保市場生長調節劑暢銷品牌產品
果蔬的暢想世界
Skin Food人氣果蔬系列體
性和諧的調節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