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原油價格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2016-11-25 16:02黃東拓
時代金融 2016年27期
關鍵詞:價格波動經濟影響

黃東拓+王+萌

【摘要】石油在國際市場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石油價格的細微變動也都時刻影響著全球經濟的走向。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從原油的歷史變化出發,分析原油價格變動對世界各國的影響以及預測未來國際原油價格變化情況。

【關鍵詞】國際原油價格 價格波動 經濟影響

一、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的形成即世界原油價格的歷史變化情況回顧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于1960年的巴格達。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前,國際原油價格一直保持在2美元以下的低位,此后幾經震蕩。我們從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中葉開始回顧。這個時間段上,以中國為代表,全球原油需求量急劇增長,但是原有的產量卻沒有及時的跟上,這導致了原油價格的爆發。我們如今可以很容易地從各種渠道了解到,2011年到2014年期間,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盤旋在100美元/桶以上。

但是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飆升,過去那些因為開采成本太高的原油礦井現在變得有利可圖。在美國,一些商業公司已經在使用水平井鉆孔和壓裂技術等技術手段,位于北達科他州和德克薩斯州的頁巖層油氣的開采變成可能。在加拿大,能源企業也開始使用蒸汽來加熱油砂來獲取可以利用的原油。這就是頁巖氣革命。

這樣就導致了“難產油”產量的一個爆發式增長。自2008年起,美國每日向國際原油市場增加投放400萬桶原油,而國際原油總產量也不過7500萬桶/日。

但是直到2013年,美國石油增產都沒有對國際原油市場造成顯著的影響。這是因為在某些很重要的石油產地爆發了強烈的地緣沖突——利比亞。再加上伊拉克本身就形勢混亂、歐盟和美國對伊朗石油的禁運制裁等政治因素的共同影響,國際原油市場的供給量又減少了300萬桶/日。

然而,當時間轉到了2014年中頁,情況就完全不同。7月份,利比亞重新開啟了已經關閉了一年之久的Es Sider和Ras Lanuf兩個港口,毫無征兆地,利比亞原油出口迅速增加。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中國和德國經濟增速的放緩,歐洲和亞洲對于原油的需求突然變的疲軟起來。實際上,全世界對原有的需求量其實都在下降。金融海嘯之后,美國在工業上使用的油料被砍掉了一大塊;隨著新能源汽車、節能汽車的快速發展,汽油的消費量也在全球范圍內走低;與此同時,印度尼西亞和伊朗等國家都陸續削減了政府對燃油補貼。我們知道,國際油價從2014年年中的115美元/桶下降到了80美元/桶,然后一步步繼續下行。截至目前,布倫特油價格為43.09美元/桶。

二、試析未來國際原油價格變動情況

我們以一般的供給——需求模型來探尋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在短期和中長期的變動。

(一)供給側的火山爆發似乎并沒有停止

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由于供給量的激增以及需求側的疲軟,國際油價一路下行。2016年春季有所回暖但很快又開始下降。截至目前,國際原油供給測的火山爆發似乎并不會停止。

1.伊朗解禁。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在美國頁巖氣革命轟轟烈烈的2013年,國際油價沒有劇烈下滑的原因之一就是伊朗的原油出口制裁。2016年8月8日,伊朗原油禁令已經被解除。僅僅一天過去,伊朗媒體就聲稱有中國民營煉油廠已經從伊朗進口約200萬桶原油。有分析稱伊朗尋求借助外資投資,在2016年年底時將產量提升至近八年高位的400萬桶/日,重奪OPEC第二大產油國的地位,現時其產量處于第三位。

2.OPEC:我不在乎。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聯盟,OPEC占據全球原油市場日產量的40%,對于不少OPEC國家而言,出售原油獲得的利潤是國家經濟的支柱。因此,國際原油價格的低迷對這些國家造成了一些很嚴重的影響,甚至造成了社會的動蕩。但是短期內,OPEC表示對油價的低迷狀態表示不在乎。有分析顯示美國頁巖油的開采邊際成本約為60美元/桶左右,OPEC想要以較低的原油價格拖垮美國的頁巖油氣企業,從而重新占據國際原油市場的主導權。

另外,OPEC國家中經濟形勢靠后的幾個國家雖然國內經濟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但是離開了OPEC他們將更無法生存,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與OPEC保持一致行動。換而言之,低油價使OPEC行動更加團結一致。2016年7月份OPEC組織日產量約為3341萬桶/日,比6月份增長了10萬桶,這一數字也是歷史新高。

3.美國:頁巖油成本在下降。正如同OPEC內心的長期計劃——依靠較低的國際原油價格拖垮生產邊際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企業,但是今年早些時候已經有專家表示,頁巖油開采技術已經有了較大進步,單位開采成本持續下降。目前已經有相當數量的能源公司在重新開啟鉆井,頁巖油市場在被低油價拖著前進一段時間之后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春。美國本土的原油供給側再次強硬。

(二)需求側的解釋

1.美元持續走強。根據高盛的分析報告,在過去數輪的QE過程中,美元貨幣政策已經足夠寬松,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近日又表示美元將會在年前進一步加息。另外據彭博新聞社報道,高盛外匯策略首席分析師Robin Brooks表示看多美元,未來美元將持續地走高。更為具體的說法是:高盛認為未來兩年日內,美元將會有一個15%左右的增值幅度。

在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市場,美元的升值會迫使購買者支付更多的其他貨幣對價,購買者會變得猶豫不決甚至削減采購量。我們認為美元的持續走強是需求側羸弱的最主要支撐。

2.全球經濟形態變化。中國的經濟增長在保持了數十年的飛速發展滯后終于減速,德國的GDP總量近年來也上下飄忽不定。實際上全球的經濟態勢近年來普遍低迷,而經濟低迷帶來的工業活動減少很大程度上削減了對原油的需求。在下一輪經濟復蘇以前,對原油的需求量不會變得強硬。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在亞洲、美洲、歐洲等成熟經濟體,第二產業的發展已經觸及天花板,許多國家和地區謀求經濟轉型,將經濟增長的重心轉移到凈值更高,但對能源需求更弱的第三產業,需求側疲軟也因此得到一定的加劇。

3.囤積原油已經飽和。低油價也會刺激一些大的原油進口國家囤積原油,比如中國,日本和印度。以中國為例,僅在2016年4月18日這一天,就有21艘游輪載著3360萬桶原油出現在青島附近。

但是根據《中國經營報》的消息,中國的原油儲備體制并不完善,最大儲量僅為40-50日的戰略原油儲備,較國際能源項目組織建議的90日有較大差距。中國原油儲備量一直不透明,但根據摩根大通的推測和計算,中國囤油行動已經接近尾聲,這意味著中國囤油勢力這一大單需求因素將在國際原油市場上消失。同期借勢囤油的日本和印度也幾近滿倉,需求側疲弱態勢更顯嚴峻。

(三)中長期態勢的分析

我們分析認為,原油在國際工業體系中的“血液”地位短時間并沒有可以被取代的跡象,因此來自替代產品的威脅并不大,決定原有價格的因素依然集中在供求兩點上。雖然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冰冷,但這不代表不會有回暖的一天。一方面,頁巖油的開采成本終有一天會因為較易開采的資源被開采完畢而繼續上漲;另一方面OPEC組織也不會坐視自己的成員國因國際油價低迷(2015年,沙特阿拉比的實際GDP較上年跌幅達13.3%),堅持不減產以捍衛市場份額。長期來看,國際原油價格還會繼續上升;不過短期內,國際原油跌價趨勢難以挽回。

三、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對不同國家的影響

國際原油市場上的玩家大致可以分為OPEC國家,非OPEC原油輸出國,大的原油凈進口國(經濟體)。我們按照分類,簡單探討了持續走低的油價對OPEC國家,俄羅斯和中國的影響。

(一)對OPEC國家的影響

很明顯,OPEC成員國都明顯地受到低油價的影響。以世界上最大的原有輸出國——沙特阿拉伯而言,出售原油的收入占到了全國GDP總額的45%。受原油價格低迷的拖累,2015年沙特阿拉伯的實際GDP相較2014年跌幅達13.3%,盡管這一數字加上了沙特阿拉伯國內通脹水平后變成了名義利率3.4%;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尼日利亞,目前石油生產已經停滯,預期可能產生失業率飆升的問題。投資者也已經重新對該國發行的幾十億美元的債券風險重新進行考量。2015年3月上任的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已誓言要清除腐敗,扼制揮霍花費,并將公共服務擴大至窮人。但在油價大跌斥背景下,這看起來不太可能實現。

而對于OPEC中經濟水平相對弱勢的國家來說,低油價的持續更加可怕。對于像肯尼亞和烏干達這樣的國家而言,只要油價不回升,新發現的油田就只能埋在地下——政府沒有資金去建設開采設備。而與此同時,國外的建設基金貸款必須進行償還。當一個國家的收入不能用于進行本國資源的開采或者社會活動,而必須要償還國外債務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有可能發生動蕩。

因此我們認為,持續低迷的油價對OPEC國家的影響較為嚴重,尤其是那些經濟水平相對弱勢的國家。不過正如前文所說,油價越低促使OPEC行動更加一致。OPEC會不顧成員國社會局勢變化,繼續用低價策略捍衛市場份額,還是服軟減產抬高油價讓自己的日子更加舒服好過?未來看,局勢并不明朗。不過對OPEC9月凍產會議的臆測短期內的確讓布倫特油價向上震蕩。

(二)對俄羅斯的影響

從長期走勢來看,盧布的價格和石油價格具有一個相當高的相關性,換而言之,如果原油價格持續低迷,盧布的外匯價格將會繼續走低。所以國際原油低價對俄羅斯國內經濟的影響近似于由于匯率變動帶來的通貨緊縮。也就是說依賴進口的機械制造業等工業將受到嚴重的打擊。俄羅斯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事實上他們已經削減了在國防,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預算,這被看作是俄羅斯經濟萎靡的重要表征。從旅游業的角度來看,盧布匯率持續走低吸引了大量國外游客到訪俄羅斯,但俄羅斯游客出境旅游的消費就會減少很多。此外,這也意味著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這樣的大城市,蔬菜水果等依賴進口的日常消耗的價格也會加高,俄羅斯的普通民眾生活不會變的更輕松。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開采盈虧平衡點比較俄羅斯要非常低,如果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OPEC國家繼續以低價原油供給俄羅斯的原油市場,這無疑會讓俄羅斯更加難受。事實上,俄羅斯對這種低價策略也沒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改變這種境地。

(三)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是原油凈進口國,并且對原有的依存度在近年內逐漸加強。國際油價的走低對中國來說是總體有利因素。

國際油價的走低直接降低了我國原油的進口成本以及石化加工行業的采購成本。這一利好通過產業鏈逐級向下釋放,帶動了多個產業的發展。這對于處于戰略轉型期的中國經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我們認為低油價對中國經濟的總體有利通過兩個方面體現。首先是直接降低的工業成本,造成了石油加工產品的銷量增長;其次是消費者對消費預期的改變帶動了關聯產業和消費行為的變化,例如持續的低油價會增加居民使用汽車甚至購買汽車的意愿。馬駿認為,如果年均油價下降10個百分點,對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將會增加0.12個百分點,而CPI的漲幅會比基準情境下降低0.2-0.3個百分點。

對于石化產業而說,影響的趨勢不一而同——對于石油開采行業的沖擊非常猛烈但對于石油加工行業的影響則相對中性。實際上,受到最大沖擊的是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幾十年以來,中國在新能源行業布局頗多,但低迷的國際油價使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變得無利可圖。逐利的商業公司將會逐漸脫離這個行業。長此以往中國在新能源行業上的發展將受到極大制約。按照“非常保守”的估計,全球每天消耗原油0.8億桶,已探明儲量只夠再繼續消耗54年,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新能源發展上其實是刻不容緩的。

參考文獻

[1]甘科.國際石油價格波動趨勢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OL].中國商論,2016(22).

[2]傅瑩.石油價格與經濟增長研究[J/OL].現代營銷(學苑版),2015(06).

[3]唐繼贊.為什么說石油禁運沒有贏家?[J].紅旗文稿.2012(07).

[4]劉建,蔣殿春.國際原油價格沖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基于結構VAR模型的經驗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9(10).

[5]張意翔,孫涵,成金華.國內外原油價格關系的動態分析[J].管理學報.2007(04).

作者簡介:黃東拓(1995-),男,漢族,遼寧大石橋人,東北財經大學,學士學位(預計2017年畢業),研究方向為經濟金融領域。

猜你喜歡
價格波動經濟影響
市場豬肉價格波動的內在機制研究
高速公路對周邊地區的經濟影響
淺談《中韓自貿協定》的經濟意義
淺析農業生產者應如何應對產品價格周期性波動的市場風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