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綜述

2016-11-25 01:26張新宇
東方教育 2016年16期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信息技術

張新宇

摘要:信息技術是一門融合了理論與技術的復雜學科,是未來社會發展全球化、信息化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培養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本文通過在知網上查閱“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總結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現存問題及對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日后的競爭更多的是科技的競爭、信息的競爭,信息技術自然成為學習者需要掌握的一門重要學科。但以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大部分信息技術教育仍處于傳統教育的模式,信息技術學習者在走向社會后,也基本很難立刻適應信息技術相關崗位,滿足行業的標準,這就需要信息技術教育改變培養模式,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一、創新型人才

什么才是創新型人才?國內的學者通常認為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取得創新成果的人才。[1]

南國農先生在《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下)》一文中提到:“新人才是創造型人才,非模仿型人才;是智能型人才,非知識型人才?!盵2]其中還提到創新型人才應具有廣博的知識、具有個性特色、善于獨立思考、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和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五種基本素質以及全面+個性、人腦+電腦、智商+情商三個基本特征。

二、信息技術教育現存問題

當今院校在教育上都喜歡提倡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但是大部分院校都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對信息技術的人才培養也存在著很多觀念與實踐相脫節的地方。

1.創新淪為空口號,在教學方式上仍舊采用傳統的面授課堂形式,應試教育的痕跡依舊很明顯。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應試教育,也不能忽視院校在盡量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但是目前的信息技術教育情況仍舊是更重視知識的傳遞,缺乏學生的主動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信息技術教育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具體表現為:

(1)教育目標與時代要求相脫節[3]。教育目標過分重視知識與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過分重視專業教育,強調一種固定的職業訓練,不能綜合應對其他方面的工作,知識面窄。

(2)培養的人才與教育教學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相脫節。主要表現在院校重視“學術性”,輕視“師范性”[4],相對于專業課,教育類的課程比例要小很多。

(3)教學實踐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大部分院校為信息技術教育類的學生安排的實習時間比較統一,且時間較短,缺乏校外實踐機會,缺乏服務于其他學科,進行學科整合的機會。而且大部分學生只接受了就業前一站式培養,缺乏就業后的職后培訓。

3.沒有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進行具體規劃,缺乏對學習者創新能力的指導。

4.評價方式方法上片面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徐州師范大學的陳琳在《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一文中提到:“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管理制度、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主要包括四層涵義:培養目標和規格;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規格的整個教育過程;為實現這一過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評估制度;與之相匹配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以簡化的公式表示則為‘目標+過程與方式?!盵5]

南京大學的彭洋在論文《后信息化時代信息支術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研究——以郵電高校本科通信類人才培養為例》中提到新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方法要做到“動腦與動手結合,課程與實驗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創新結合,教學與研究結合,能力與素質結合,目標與需求結合”[6]八項結合。

結合對文獻的整理,最終對信息技術教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培養目標首先要具有現代化的國際視野,其次是注重對創新意識、思維、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培養,再次是滿足國家、社會和自身發展的需求。最后注意培養的應該是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者、管理者、研究者和信息技術教師[7]。

2.構建寬松民主、自由開放,分層次、多模式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創業發展能力培養的教育環境。

3.培養方法即教學方法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從講授注入式教學轉變為指導啟發式教學,從只有傳統面授課堂轉變為課上課下、傳統面授課堂與網絡課程、實踐平臺相結合。

4.課程體系要體現出現代化和綜合化,不僅要加強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對學習者的實踐應用做指導,做到文理融合、學科融合、教學與活動融合,主導性與多樣性結合[8]??梢蚤_發具有豐富交互活動的網絡課程,或將潛課程納入培養方案[9]。

5.構建能夠提供學習者更多科學實踐機會的多維實踐平臺,從多個角度和層次提供給學習者進行科研實驗和訓練的機會與指導,使學習者學以致用,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6.創建多樣化、多層次的評價體系,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多個主體相互間評價及自評,不僅對學習者進行評價,還要求學習者對教學進行評價,做到及時反饋和改進。

四、結束語

時代在改變,科技在進步,教學已不僅僅是培養應試的學生,日后的競爭更多體現在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上,信息技術作為一門融合了理論和技術的復雜學科更是如此。所以,對培養信息技術的學習者來說,還是要以日后社會上的崗位和行業標準為目標和指導,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注重思想、理論、方法和實踐應用的能力,真正做到工學結合,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8]趙巾幗.任長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倍養問題與對策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5(11):111-112

[2]南國農.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下)[J].電化教育研究,2001(9):14-18

[3]趙巾幗.羅慶云.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501-502

[4]齊峰.對高師培養模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1):12-15

[5][7]陳琳.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10):21-27

[6]彭洋.后信息化時代信息支術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研究——以郵電高校本科通信類人才培養為例[博士論文].南京大學,2012

[9]何鵬.尹明.于申.信息技術類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2013(2):54-55

猜你喜歡
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高校藝術專業打造“眾創空間”模式研究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