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認知詩學圖形背景理論視角解讀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

2016-11-25 09:09王曉軍
科技視界 2016年25期
關鍵詞:圖形

【摘 要】本文運用認知詩學圖形/背景理論對Robert Frost的《未選擇的路》的認知解讀過程進行分析,逐層剖析其創作思路和手法,用全詩所描繪的十二個意象或畫面從詩人的角度呈現了圖形與背景的分離關系。認為《未選擇的路》中的圖形/背景關系的呈現方式對烘托主題——偶然的選擇往往導致人生歷程的重大變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我”和“林中岔路”這一對圖形與背景的不斷移動和轉換中,最終凸顯了由此產生的悵惘思緒這一主題。

【關鍵詞】認知詩學;圖形/背景理論;悵惘的思緒

0 引言

認知詩學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是認知語言學中借用認知心理學的方法解讀文學文本的一種文學理論。它對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形式、結構內容、寫作方法和作品風格等進行研究。其主要分析理論之一就是圖形/背景理論[1]。

繼Rubin1915年提出圖形/背景理論后,該理論被廣泛運用于語言現象如歧義、倒裝句等現象的分析。在語言學領域,該理論主要用于句法層面的圖形和背景關系分析。在認知詩學中,Stockwell[2]認為,圖形/背景理論不僅可以用于分析語法現象,還可以用于探微語篇內容。他指出文學作品中圖形背景的動態關系可以闡釋讀者的閱讀過程,以及審美共鳴的產生流程。

借助圖形/背景理論,筆者擬對Robert Frost的《未選擇的路》的認知解讀過程進行分析,力圖解釋此詩的圖形與背景如何不斷移動和轉換,最終歸結為悵惘的思緒這一主題。

1 圖形/背景理論概述

心理學中的圖形—背景概念是圖形/背景理論的發端。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通常會把所關注的事物凸顯為圖形,而把周圍環境模糊淡化為背景,把圖形從背景中分離出來。這就是著名的圖形/背景分離原則[3]。

圖形和背景不但可以分離,而且可以移動和轉換[4]。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會根據語篇內容,在頭腦中不斷地描繪圖形和定格背景,以便精確地理解語篇的內涵和作者的用意,實現審美意圖。閱讀是一個互動過程,是圖形和背景不斷生成和轉換的過程,是不斷產生豐富多彩的形象和回應的過程。從對語篇的關注力看,這是一個從注意到關注、再到減退直至消退的過程;從對語篇的感受效果看,閱讀關注過程在讀者心中不斷產生豐富的審美共鳴。換言之,圖形與背景不斷生成和轉換的動態過程在讀者的想象中成功構建了文學作品的內涵意義和聯想意義,從而產生了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5]。

2 圖形/背景關系在本詩中的呈現

《未選擇的路》用傳統的格律、樸實的文字、象征的技法表達了對人生岔路的抉擇與遐想這一深邃的人生哲理,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較高的藝術性。詩的意境涵義幽深,全詩始終籠罩著一種難以消除的矛盾感和沖突感,跌宕起伏,緊緊抓住了讀者的思緒。以下是《未選擇的路》原文[6]: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以下是筆者的譯文:

《未選擇的路》

羅伯特·弗羅斯特(美)

金色叢林中岔開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兩條都赴。

徒步旅行的我久久踱步,

極目遠眺一條的盡處,

它曲折蜿蜒至灌木深處。

于是我踏上了另一條路,

因為可能更好且風光楚楚。

一樣芳草萋萋,一樣待人光顧。

相比起以前行人的踐足,

哪條踩踏印多沒有什么分殊。

那天清晨兩條路平鋪旅途,

一樣落葉覆蓋,一樣無人駐足。

留下第一條他日尋訪吧!

可明知前路無盡旅途多歧路,

舊路重游是否能回顧?

多年之后異地回憶林中兩路,

講起當初選擇不由一口氣長舒:

當年林中岔開兩條路,

我選的那條人際稀疏,

從此一切皆由此而鑄。

全詩共4節,每節5行,每行9個音節,屬抑揚格四音部,使用了abaab的韻式。描寫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金色的叢林中,徒步旅行的“我”眼前出現了兩條路:一條曲折延伸到叢林深處,黃葉鋪就,無人行走;另一條風光無限,芳草萋萋,待人光臨。面對兩條岔路,“我”如何選擇呢?徘徊良久、竭目遠眺之后,“我”選擇了其中的一條,但對于另一條路,依然難以忘懷,心有不甘,只好自我寬慰道:留待將來的某一天吧!也許“我”會重游故地,踏上另一條心儀已久的美好旅程。然而,前路茫茫,岔路叢生,怎知“我”可有回頭的時候?于是,多年之后談起此事“我”嘆息道:“當年面對林中的兩條路,我選擇了那條少人走過的,一切因此大大不同?!?/p>

從認知的宏觀層面看,詩人一生中所見到的景致和所感受的意境無數,但他單單挑選了一個平和深遠的意境和林中交錯的岔路進行描述,并且在特定的地點(林中)和特定的時間(清晨)經歷了人生的特定感受。我們認為,詩人把此刻的感受當作圖形突顯出來,而把一生中其他時間、地點和事件當作背景進行映襯。

從認知的微觀層面看,詩人是這幅綠草茸茸,人跡罕至的兩條岔路圖畫的發現者、抉擇者和體驗者。在這幅生動的圖畫中,詩人,作為主體,是圖形;而林中岔路的景色,作為客體,是背景。在這首詩的第一節和第二節,詩人描述了八種景象:兩條岔路、黃葉樹林、灌木深處、岔路盡頭、茸茸綠草、足跡、行人和權衡抉擇的“我”,構成了一幅恬淡自然、意味深長的情境。在第三節和第四節,詩人寫出了四種意象:清晨、兩條路、將來某一天、悵惘的情緒,構建了一種平和悠遠,引人深思的意境。這里,作者將讀者的目光轉移到落葉覆蓋、無人問津的林中岔路這一景色上,將具有常規意義背景特征的(岔路景色)的景物突顯為圖形,而將具有常規意義圖形特征的詩人“我”虛化為背景,有意顛覆了圖形與背景的關系,引起了讀者的注意,用人們共同的經驗,描寫了面臨選擇的人和面臨選擇的心態,激發了讀者強烈的共鳴,彰顯了詩歌獨特的藝術魅力。

從局部看,全詩所描繪的十二個意象或畫面從詩人的角度呈現了圖形與背景的分離關系。在第一節中,詩人刻畫了兩對相互關聯的意象?!皟蓷l岔路”是以“黃葉樹林”為背景,“灌木深處”是以“岔路盡頭”為背景。第二節中,詩人描繪了所選之“路”的特征景象和“我”的權衡標準?!白阚E”以“茸茸綠草”為背景,權衡抉擇的“我”和“行人”以純和平靜的自然氛圍為背景。此時,蜿蜒曲折,人跡罕至的“路”與內心矛盾重重,權衡利弊的“我”這一動一靜的兩個畫面為讀者平添了一種抉擇的緊迫感,也凸顯了人物的圖形特征。第三節繼續描寫“我”對兩條岔路的比較權衡。清晨,兩條山路風光旖旎、落葉覆蓋,雖然“我”已選擇了其中的一條,但是難掩對另一條路的留戀心情,這從“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一句中得到了印證。一方面,詩人渴望舊地重游,期盼能踏上另一段美好的人生旅途;另一方面,詩人深知前路難問,是否能回頭還是一個未知數。這一“盼”一“慮”無形中使外在的事實與內在的期盼形成沖突,沖擊著讀者的預判底線,使讀者深深體會到理想與現實的錯綜糾結。這里,落葉覆蓋、無人踐足的山路漸漸退為背景,悵惘的情緒逐漸凸顯為圖形。第四節寫詩人多年以后回憶此事時對人生的感喟:“那天林中分叉了兩條路,而我選擇了那條少人行走的,一切因此大大不同?!闭Z雖平淡,卻蘊藏了多少行路者的艱難抉擇;話雖無奇,卻隱含了詩人多么深切的探索渴望!至此,清晨、兩條岔路、黃葉樹林、灌木深處、岔路盡頭、茸茸綠草、足跡、行人、將來某一天和權衡抉擇的“我”等意象都淡化為背景,而詩人無言的悵惘情緒陡然凸顯為圖形,成為籠罩全景的主題。全詩在圖形與背景關系的全面顛覆中收尾,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效果。

從整體看,在黃葉樹林落葉紛紛的背景下,在無人踐足同樣美好的兩條山路的背景下,在限定時空必做抉擇的背景下,一絲幽幽的悵惘被襯托得濃郁恒久,在清晨寧靜的碧山中往復回旋,成為總領全詩的主題,幻化為全詩凸顯的圖形。詩人像一個畫家,時而濃墨重彩,時而輕描淡寫,讓讀者看到“黃葉林”、“岔路”、“灌木叢”、“足跡”,感到“權衡抉擇”的沖突、“留戀渴望”的糾結。最后,用畫龍點睛之筆點出一個隱喻:偶然的選擇往往導致人生歷程的重大變化。這種人類共有的經驗和哲思,被描摹得如此細致入微、黑白分明。透過詩人的微妙隱喻,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人生歷程的種種不可預知性。在對人類命運變幻無常的關切和思索中,讀者的心弦被深深地撥動,難以平復。詩歌就在這樣的思緒中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盡的回味與遐思。所有的景物淡化為背景,悵惘的思緒深化為圖形。本詩的思想性在此,藝術性在此,對心靈的震撼力也在此[7]。

3 結 語

本文運用圖形/背景理論嘗試性的對《未選擇的路》進行了認知詩學的解讀,揭示詩歌的深刻內涵,逐層剖析其創作思路和手法,認為《未選擇的路》中的圖形/背景關系的呈現方式對烘托主題——偶然的選擇往往導致人生歷程的重大變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只有巧妙處理圖形與背景的關系,詩歌才能具有張力,才能打動讀者,它的藝術表現力才能震撼持久,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柳永《雨霖鈴》的認知賞析[J].才智,2014(5):287-295.

[2]Stockwell.P.Surreal figures[A].J.Gavins&G.Steen(eds.).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C].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3:12-25.

[3]吳佳玲.從認知詩學的角度解讀《背影》[J].語文學刊,2010(8):57-58.

[4]梁昭,劉代英.基于圖形背景理論的《天凈沙·秋思》認知詩學解讀[J].名作欣賞,2012(8):20-34.

[5]馬菊玲.圖形—背景轉換與主題的突顯和升華[J].外文研究,2014(2):18-22.

[6]Reid head,Ju lia(ed).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In c,2003:216.

[7]朱曉華,王曉軍.意象圖式與隱喻視角下《沒上的路》讀解[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10-11.

[責任編輯:田吉捷]

猜你喜歡
圖形
圖形的旋轉
多變的圖形
拼圖形
分割圖形
圖形中的圖形
圖形中的角
分圖形
找圖形
圖形配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