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電機失磁故障的判斷及處理

2016-11-25 09:29劉斌張俊超
科技視界 2016年25期
關鍵詞:失磁

劉斌 張俊超

【摘 要】發電機失磁對發電機和電力系統有很大的影響,使發電機失步進入異步運行狀態,系統電壓降低甚至崩潰。失磁保護判據能迅速判斷故障,正確動作,保證機組和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失磁;異步;判據

引言:隨著單臺機組容量越來越大,一臺機組出現電氣故障如果不能快速處理,保護不能正確動作,很可能拖垮局域電網。勵磁系統是同步發電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發電機和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有著重要的影響。統計表明,60%以上的發電機故障為勵磁系統故障,失磁是其中非常嚴重的一種電氣故障。

失磁分為部分失磁和全部失磁兩種情況,絕大多數情況下屬于部分失磁,人為原因和設備原因都可能導致機組部分失磁。發電機組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即發有功功率,也發無功功率。由于有功電流磁場的交軸電樞反應,定子電流對轉子磁場有很大的削弱,轉子電流產生的磁場有很大一部分被抵消。當發電機勵磁系統出現某些故障時,勵磁電流快速下降,與失磁保護配套的低勵限制動作,如果動作成功,勵磁電流電壓被限制在低勵狀態,發電機部分失磁,從系統吸收少量無功,發電機失步,進入異步發電機狀態。如果低勵限制不動作或者動作不成功,勵磁電流直接降低到零或者接近于零,發電機將完全失磁,從系統吸收大量無功,進入深度異步運行狀態。發電機異步運行時,定子電流升高,轉子出現轉速差,轉子表面感應出差頻電流,引起轉子的額外發熱,異步運行越深,轉差越大,發熱越明顯。異步運行同時引起機組振動增大,發電機各部漏磁增加,溫度升高。發電機失磁,從系統吸收大量的無功功率,對電力系統有很大的影響。由于無功功率是分層分區就地平衡,一臺機組失磁,首先附近并網運行的機組無功輸出增加,電流增大,可能導致定轉子的過負荷;如果局部電網無功儲備不足,將直接導致電壓下降,甚至局域電壓崩潰。由此可見,失磁故障對發電機和整個電力系統有著巨大的破壞性。

失磁保護作為發電機主保護,必須在第一時間判斷失磁故障正確,做出正確的動作方式,才能確保機組和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目前失磁保護的配置方案很多,不下于幾十種,都是基于常見的失磁判據進行邏輯組合和閉鎖方式選擇,根據機組特性和電網特點進行定值整定,調試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套保護參數。

失磁保護的主要判據有:

(1)逆無功判據。發電機失磁最直觀的表現之一就是無功進相。通過設定無功反向定值可以正確的判斷出失磁故障,無功反向定值一般為額定無功功率的10%。

(2)轉子低電壓判據。目前的微機保護多采用變勵磁電壓(通常定值為空載勵磁電壓的K倍,K為小于1的常數),即發電機帶一定的有功功率情況下,根據靜穩定極限所需的最低勵磁電壓來判斷是否已失磁。正常運行情況下(包括進相運行),勵磁電壓不會低于空載勵磁電壓,所以判據很靈敏,但是整定不當也容易誤動。

(3)測量阻抗的定子判據。反映發電機機端的感受阻抗,當感受阻抗落入阻抗圓內時,保護動作。失磁保護的阻抗圓常見有兩種,靜穩邊界圓和異步圓。發電機低勵、失磁后總是先通過靜穩邊界,然后進入異步運行,因此靜穩邊界圓比異步圓靈敏。如果DEH具有快速減負荷能力,一般采用靜穩邊界圓,如果機組把異步運行作為正常運行方式,失磁直接動作于跳閘,一般選擇異步圓,阻抗判據受機端PT斷線閉鎖。

(4)機端低電壓判據。當失磁導致機端電壓低(定值一般為70%額定電壓),對廠用電構成威脅時,保護動作于短延時報警,長延時切換廠用電,保證廠用設備安全運行。

(5)系統低電壓判據。反映系統三相同時低電壓(定值一般為85%額定電壓)。本判據主要用來防止由發電機失磁故障引發系統無功儲備不足,導致系統電壓崩潰。這種判據在系統容量小,電廠與系統聯絡薄弱,無功不足的情況下能可靠動作。

逆無功判據和轉子低電壓判據為基礎判據,為其他判據成立的閉鎖條件,通過以上各種判據的邏輯組合,基本能滿足各種情況的失磁故障需要。

根據失磁后發電機及電力系統的運行情況,失磁保護有特定的動作方式應對失磁故障。首先,失磁動作于減負荷(有功定值一般為40%),通過降低發電機的有功出力,減少交軸電樞反應對轉子磁場的削弱,配合低勵限制,部分失磁后進入異步運行的機組會重新拉入同步,完全失磁的機組也會降低異步運行深度,有利于機組的安全運行。減出力后如果失磁基礎判據依然成立,但是定子阻抗判據及機端低電壓和系統低電壓判據不成立,值班人員應該手動切換調整勵磁,進行失磁故障處理,發電機失磁運行時間一般不超過15-30min,如果故障仍然消除不了,解列停機處理;定子阻抗判據及機端低電壓和系統低電壓判據成立,保護動作,按照事故跳閘處理原則處理。

在機組的實際運行中,失磁情況有很多,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下面簡單列舉幾個實際失磁故障,供大家參考研究。

2014年某330MW機組無功功率由134Mvar突降至-73Mvar,有功功率由316MW降至306MW,定子電壓由21.51KV降至19.32KV,勵磁電壓由286V降至-4.4V,勵磁電流由1410A降至972A,低勵限制動作。這是典型的部分失磁故障,由于當時減負荷壓板未投入,沒有突降有功負荷,值班人員手動迅速增磁,快速增加無功功率,恢復正常。此后這臺機組又先后出現過兩次類似的事故。經過多次故障分析,最后確認故障為勵磁調節器A套(主)板件出現問題導致,更換后再未出現類似事故。

2016年某330MW機組無功功率由148Mvar突降至-56Mvar,有功功率308MW基本不變,定子電壓由21.89KV降至19.78KV,勵磁電壓由297V降至162V,勵磁電流由1430A降至1060A,低勵限制動作。由于當時減負荷壓板未投入,沒有突降有功負荷,值班人員退出AVC自動,手動增磁無效,勵磁調節器就地增磁成功,無功恢復正常。故障分析查找最后確認為熱工DCS減磁繼電器粘連導致減磁指令一直發出,更換后正常。

2016年某150MW機組脫硝環保改造后啟動并網,有功功率50MW,無功功率31 Mvar,準備做超速試驗。無功功率由31Mvar突降至-113Mvar,有功功率50MW基本不變,定子電壓由13.73KV降至12.07KV,勵磁電壓由118V升至350V,勵磁電流由962A降至-2A,欠勵信號發出,運行值班人員切換調整無效。9分鐘后,無功功率突增至239Mvar,勵磁電流顯示到達上限3000A,發電機出口電壓升至16.08KV,轉子一點接地、過激勵信號發出,滑環著火,停機3天處理好。此次事故為人為原因,電氣試驗人員誤將勵磁碳刷全部拆除導致完全失磁,在較高勵磁電壓下恢復碳刷,導致電弧灼傷滑環接地著火。

以上幾個事故都是失磁的相關故障,故障象征有共同點,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尤其故障原因和故障處理過程更是差別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失磁故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作為一線的運行值班人員,我們不能只是套搬規程和事故案例,要依據失磁的原理,結合實際故障象征,根據運行參數變化,這樣才能正確判斷處理好失磁故障。

【參考文獻】

[1]彭豐.發電機失磁保護的動作分析和整定計算的研究.2000,7.

[2]王維儉.電氣主設備繼電保護與應用.1996.

[責任編輯:李書培]

猜你喜歡
失磁
發電機進相試驗失磁保護與低勵限制配合關系的校核
永磁同步電機失磁故障檢測綜述
永磁同步曳引機局部失磁仿真研究
永磁同步電動機失磁故障電磁參數分析
一起機組進相試驗時失磁保護動作原因分析*
欠勵限制與失磁保護的配合計算
大型汽輪發電機失磁保護定值整定探討
基于Mathematica的失磁保護與低勵限制配合的校核
考慮機網協調的新型發電機失磁保護方案研究
發電機失磁保護和失步保護的沖突與協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