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協會工作創新思路淺探

2016-11-26 10:00浙江省磁性材料行業協會郭賢彬
辦公室業務 2016年24期
關鍵詞:行業協會人員政府

文/浙江省磁性材料行業協會 郭賢彬

行業協會工作創新思路淺探

文/浙江省磁性材料行業協會 郭賢彬

新興行業帶動行業協會的創新,在新形勢下做好行業協會的創新改革具有必然性。文章在分析行業協會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探究其缺陷與不足,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思路,為其工作創新指明方向。

行業協會;工作創新;性質特點;改革研究

市場經濟的發展催生新興行業、高科技行業、服務性行業,而對應的行業協會建設也提上議程。作為行業利益的代表,行業協會在市場爭議協調、行業市場規范、行業標準制定、行業發展咨詢指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行業協會在布局上的不均衡及管理上的缺陷性,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行業帶動優勢的發揮。做好行業協會工作的創新改革是當前行業協會的重要方面。

一、行業協會的性質、特點及發展現狀

行業協會首先是一種典型的社會組織,會員自發組成,在市場中開展相應活動,具有一定的行業標識和非盈利的性質,是與政府組織相區別的社會性組織。行業協會在市場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推動規范市場經濟行為,約束監督政府職能的有效發揮,積極推動國際貿易交往。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中,我國的行業協會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各項咨詢與指導服務。但隨著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行業協會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弊端逐漸顯現。

從行業協會的定義來看,它具有四方面的特征:其一具有社會團體的一般性質,非營利、非政治及入會退會自愿性。其二具有行業代表性,作為行業協會是以本行業的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維護為最終追求。其三具有群體受益性。行業協會的宗旨是為會員群體謀福利,是獨立于企業并為企業提供服務的社會組織。其四不參與企業間競爭。不參與生產經營,主要是提供企業服務。因此行業協會是一種民間性質的,區別于政府組織的管理系列。

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帶動下,我國行業協會進入自身發展的活力期。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行業協會近5萬家,其中專門從事協會服務的人員有十幾萬人,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有了對應的行業協會,行業協會的行業領域覆蓋率為100%。但是我國行業協會更多的是在國家與政府的號召下自上而下的組建,協會覆蓋傳統門類,涉及新興產業的行業協會數量不足。

二、行業協會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一)行業協會總量與布局不均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加大對行業協會的組建,基本實現行業協會對領域的全方位覆蓋,但在分布上卻體現出一定的不均衡性。傳統產業行業協會所占比重較大,而新興產業特別是新能源產業及高科技產業的行業協會數量明顯不足。具體來說布局上的不均衡一方面表現為行業協會設置與分布缺乏標準,有的按照行業劃分、有的按照部門劃分、還有的以工藝技術劃分,大而粗的管理模式使行業協會一直未能走上規范化系統化的發展道路。對于新興產業、第三產業,行業協會支持不足、不均衡,另一方面都由原來的行政單位轉化而來,入會企業數量少,全國行業協會會員企業不足行業總數的一半,會員單位都為原有部門系統,私營企業比例小。這使得部分國有企業利用行業協會壟斷市場,缺乏市場競爭秩序,行業協會的行業服務能力大打折扣。

(二)行業協會存在功能殘缺局限。我國行業協會自上而下組建,更多的屬于政府的附屬部門或者組織,缺乏獨立。部分官員希望通過行業協會轉移政府職能,實現行業管理權利的合法延伸,這樣的行業協會不再是單純地為企業服務,更多地受政府影響,違背其為企業共同利益服務的初衷,使得行業協會服務意識低下,功能不健全不完善。在這樣的客觀制約下,我國的行業協會陷入功能殘缺的局限,只能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不定期組織行業內部的小范圍交流,而業務培訓層次較低,對于市場規范化,行業自律、行業爭端協調等難以發揮功效,更無從談及市場的開拓和企業海外市場的開辟與國際上利益的維護,更不利于行業協會自身的成長與壯大。

(三)雙重管理體制帶來客觀制約。我國行業協會執行雙重管理體制,所謂雙重管理體制就是申請登記的社團必須經過業務主管單位的審查,才能獲得民政部門的資格認證。業務主管單位需要審查,民政部門實施登記。這種雙重管理體制已經制約到行業協會的發展。協會社團的成立既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又接受民政部資格認證,會員、財產、負責人等全部由主管單位審查使得管理部門職權過大,而政府部門又直接管理行業協會,層層制約下行業協會自主性縮減,帶有典型的政府主導傾向,行業協會本身的價值被政府附屬覆蓋。

(四)人才不足制約行業協會發展。我國近5萬家行業協會專門從事行業協會工作的人員僅為十幾萬人,多數行業協會管理人員為自愿兼職,折射出我國行業協會人才不足的尷尬現狀。加上我國行業屬于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的組織,其與政府有著天然的關系。因此我國行業協會的領導有的是政府委派的,而其并不具備行業協會事務處理的能力,專業管理人員缺乏,人員年齡結構及知識結構的老化偏差,使得行業協會難以提供實質性的服務,長期下去失去企業的信任。我國關于行業協會的制度及法律不健全,行業協會定位不清晰,沒有入編制序列,又不屬于社會單位,導致行業協會經常面臨協會經費不足的考驗,工作人員工資不穩定、福利待遇差等都加劇行業協會專業人才的流失,行業協會逐漸失去人才吸納的外在優勢,引發了人才不足成為制約行業協會的一大難題。

三、探索行業協會工作創新的思路

(一)積極擴大協會行業覆蓋面,降低不均衡。針對當前行業協會覆蓋不均、不平衡性的現狀,必須加大對新興行業、高科技行業及服務行業的覆蓋,讓行業協會成為真正的行業管理與幫扶組織。通過對新興行業的關注,提供優質的行業服務,吸納更多的企業參與行業協會,壯大行業協會的同時降低不均衡性。而如何吸納企業,就是要讓企業真正受益,積極解決企業市場競爭中出現的問題,與政府部門協調維護企業利益,做到企業有問必答,提供到位徹底的服務咨詢,企業看到行業協會的價值,激發企業主動向協會尋求服務的自覺性。

(二)改革體制并推進政會分離,協會獨立運作。我國行業協會受政府影響大,更多地被認為是政府的附屬物,問題的考慮更多地站在政府的立場,多采用行政手段,不具備市場動力,行業協會也難以真正獨立運作。因此必須做好政會的分離,讓行業協會自行獨立運轉。首先行業協會在人員、資產及財務方面與政府脫離,政府購買協會服務形式把行業協會推向市場,降低行業協會對政府的依賴,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其次政府要做好職能及角色的轉化,不再對行業協會直接管理,只需要制定行業服務標準,技能資質考核規范,弱化自身在市場貿易爭端解決及企業市場利益維護方面的作用,讓行業協會自主履行職責,獨立運作,發揮綜合服務的行業協會功能。

(三)加強對人員的儲備與培訓,提升專業水平。行業協會的規范運作與功能發揮最終還是由人決定的,因此必須做好專業人員的儲備,做好行業協會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我國行業協會的管理人員更多的是政府人員兼職,在今后的人員任命與安排上應組織正規的考核招聘,選拔優秀的行業協會管理人員,弱化兼職人員的比例,提升行業協會人員專業化水平。定期組織培訓與考核,激發行業協會人員的競聘考核意識,積極學習行業協會管理的知識,參與一線管理實踐,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更好地解決市場中的企業爭端、維護市場秩序、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通過管理人員形象素質的提升,優化行業協會的社會形象,讓行業協會真正為企業提供行業幫扶,成為企業利益的代表。高校也可開設行業協會專業課程,做好專業人員的培養儲備。

四、結語

行業協會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在企業利益維護及行業自律規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行業協會的改革創新,必將贏得更多企業的信任支持,行業協會的存在價值也將更加凸顯。

[1]李明才.“業必歸會”撬動行業協會工作創新[J].中國物業管理,2009(02).

[2]孫蓓蓓.淺析行業協會工作的借鑒與創新[J].非織造布,2013(01).

[3]劉菲.我國行業協會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行業協會人員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再來一次,這太有趣了!
跟蹤導練(四)
行業協會腐敗
行業協會改革方案出臺
行業協會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完形填空Ⅸ
完形填空三則
反壟斷法視野中的行業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