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新媒體做好水電企業共青團工作的思考

2016-11-26 16:13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景洪水電廠姜春蕾
辦公室業務 2016年20期
關鍵詞:水電共青團受眾

文/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景洪水電廠 姜春蕾

利用新媒體做好水電企業共青團工作的思考

文/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景洪水電廠姜春蕾

本文以新媒體對青年員工的影響為切入點,結合景洪電站共青團工作實踐情況,探討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水電企業共青團工作。

青年;新媒體;水電企業;利用;團青工作

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覆蓋率高等特點,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由于水電企業的特殊工作性質,水電企業青年員工對新媒體的依賴性更加強烈,新媒體正以迅猛之勢向我們全面襲來,已經成為工作、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對共青團工作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逃避只會導致共青團工作在新媒體領域失去主動權,逐步被邊緣化。關鍵在于深入探討新媒體對青年員工造成的影響,正確認識新媒體對于共青團工作的利弊,探究如何利用新媒體這把“雙刃劍”,做好新形勢下水電企業團青工作。

一、水電企業青年員工對新媒體的需求

企業青年員工是企業中最具活力、創新力和開拓能力的群體,他們思想活躍、接受能力強,從電腦、網絡到智能手機,見證了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為新媒體的最大受眾群體,在工作、生活、學習上都養成了高度依賴新媒體的行為習慣,而新媒體又根據人們的需求快速創新發展,二者之間互相促進,成為密不可分的信息消費共同體。

水電“與山為鄰、與水為伴”的地理特點決定了水電建設者從事的是艱苦行業,水電職工常年奮斗在深山峽谷,遠離喧鬧的城市和溫暖的家庭,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相對城市生活人群,他們生活范圍狹小、對外信息不暢通、與外界交流少。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青年員工,一方面對社會充滿好奇,喜歡追求新興事物,另一方面還沒有自己獨立的家庭生活,暫時沒有來自家庭、子女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和生活壓力,進一步助推了水電企業青年員工形成通過新媒體了解認知社會、獲取外界最新資訊、豐富業余生活的行為習慣,成為新媒體的忠實“粉絲”,而且表現出越來越強的依賴性。

二、利用新媒體做好團青工作的必要性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發展勢不可擋。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工作的服務主體是青年員工,而青年員工是新媒體的最大受眾群體,二者相互滲透、影響,新媒體幾乎成為青年員工的“必需品”。從積極的角度分析,新媒體的宣傳平臺具有受眾范圍廣、宣傳效果好、互動性強、信息傳遞速度快等明顯優于傳統媒體的優勢,深受廣大青年員工的歡迎,是一塊必爭的宣傳陣地;從消極的角度分析,新媒體只是一種宣傳平臺,不具有唯一性,未必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它對青年員工的長期影響是方方面面的,我們必須爭奪“它”的根本原因在于降低可預見的負面影響,而不是等到影響形成了再去改變。

三、利用新媒體做好水電企業團青工作的思考

在水電企業新媒體的戰場上,我們要趨利避害,利用新媒體做好團青工作。新媒體作為一種傳遞介質和數字、網絡科技的應用,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利弊性表現在不同的受眾,在不同的使用途徑、方式、習慣和場合下產生的不同作用和影響。我們應該正視新媒體給團青工作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合理利用它的優勢,盡量避免它給青年員工造成的不良影響,助推共青團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利用新媒體優勢,占領輿論主動權。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媒介本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響了我們理解和思考問題的習慣”,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信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于水電企業共青團工作而言,新媒體就像剛剛煉制的“寶劍”,要想發揮它的最大能量,就一定要了解它的特性,利用它的優勢。

1.占領輿論的主動權。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是做人的工作,人的重點在哪兒,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F在大部分青年員工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媒體,那么新媒體就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新聞宣傳工作具有時效性,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認識往往取決于“第一信息”,簡單地說,受眾往往愿意接受事件主體的第一信息,如果新聞主體沒有對事件做出及時報道,往往更多其他的聲音就會涌入受眾的思想。所以,共青團宣傳工作要抓住新媒體受眾廣的特性,站在輿論的制高點,把握輿論的主動權,利用新媒體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例如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及時發布信息,建立微信群、微信公眾平臺等,滿足青年員工通過新媒體獲取的信息的需求,更加有效地開展團青工作。

2. 加強輿論正面引導。在做好新聞宣傳報道的同時,在新媒體中以宣傳“正能量”為主旋律,加強正面引導。第一,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加強典型宣傳。只有健康、積極、文明向上的文化才能讓新媒體健康發展,傳遞出更多正能量,引導青年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第二,選編工作要慎之又慎,新媒體的互動性強、社會影響力大,在選編工作中應抱著謹慎小心的態度,堅持新聞的真實性、注重審查,避免出現新聞失實、跟風炒作的現象。第三,改變宣傳語態,打贏受眾戰,針對新媒體受眾改變傳統的宣傳語態,在報道上遵循受眾心理與需求,在新媒體平臺上多使用符合新媒體的語言。

3.讓青年員工成為新媒體的主力軍。新媒體的交互性極大地滿足了受眾個性化信息的需求,同時受眾將信息傳遞給其他身邊的朋友和陌生的網友,這種看似分散的信息,往往比強制信息更具穿透力和公信力,更有甚者,甚至將其作為“口碑傳播”的代名詞。那么如何建立共青團工作在新媒體傳播中的“口碑”呢?首先是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深度,開設不同板塊的交流通道,如興趣小組、技術論壇等,利用新媒體的交互性特征,讓青年員工參與到新媒體信息的制作和傳播中,一方面減少平臺建設成本,豐富平臺內容,另一方面利用心理學“自我參照效應”——可以理解為無論面對什么,人只有在牽涉到自己時才會將其銘記于心的現象,擴大青年員工參與新媒體宣傳的積極性,逐步建立共青團宣傳工作的“口碑”,進一步促進新媒體發揮服務團青工作的最大效能。

4. 傳統媒體、新媒體相融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不是對立的、不是你有我無的選擇。它們的特點和傳播方式不同,受眾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習慣不同。要讓傳統媒體、新媒體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它們的優勢、互補劣勢,服務共青團工作。例如我們在開展“撿拾垃圾 保護母親河”、關愛敬老院等活動時,在前期準備工作中,堅持電站內網、手機短信等傳統宣傳方式的同時,運用青年員工樂于接受的微信發布活動消息,在活動中實時在微信上發布活動進展,電視臺對活動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由于電視的特殊受眾面,對活動在西雙版納州的宣傳起到了較好效果,同時電視視頻在網絡、微信等平臺的轉載又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效果和影響力。

(二)擠占時間和精力,影響青年員工行為習慣。行為習慣是在外界客觀因素和內在追求的雙重影響下形成的,但人的主觀意愿對某種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圍繞新媒體對青年員工的行為習慣造成的影響,進行強制性的阻撓或干擾,只是借助外力,通過強制擠占青年員工的時間和精力的方法,讓部分自制力較差的青年員工,認識到問題、意識到改變行為習慣的可能性,是否作出實際的改變,仍取決于青年員工的思想認識和主觀意愿。

1.開展文體活動。開展歌唱、演講、棋牌、羽毛球、籃球、乒乓球比賽等文體活動,搭建青年員工展示自己的平臺,一定程度上控制青年員工對新媒體的依賴性,幫助青年員工發現業余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加強青年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青年隊伍的凝聚力,對青年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幫助。

2.開展讀書活動。讀書活動是公司黨工團各級組織長期堅持開展的活動,讀書活動的形式多樣,有推薦書籍、討論感受的,有強制閱讀時間的,也不乏像景洪電站黨委開展的“三個一”讀書活動,通過撰寫讀書心得的方式,強制員工閱讀特定書籍。無論哪種形式,讀書活動都能夠讓員工獲取精神食糧,更重要的是培養職工的閱讀習慣,減弱新媒體帶來的“淺閱讀”影響,同時加大新媒體在宣傳工作中的應用,鼓勵員工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二者相輔相成助推青年員工成長成才。

3.加強與社會的交流溝通。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對于外部的世界非常了解,但是實際上,我們腦子中的外部世界的印象,絕大多數是媒體給你塑造的。特別是水電行業的特殊性,減少了青年員工接觸真實世界的機會,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職業觀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們要創造機會,加強青年員工與外部的接觸。如公司團委每年開展的團干部培訓、團員青年調研等,加強了兄弟單位的交流溝通,讓青年員工更加明晰自身發展定位;不同范圍的聯誼活動、交流活動為青年員工提供了交友平臺;公司各基層團委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新農村·青春行活動,培養青年員工的奉獻意識,增強企業認同感。

(三)全方位多舉措,發揮企業文化引領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是企業開拓創新、不斷發展的根基和靈魂,是凝聚企業職工之心、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寶貴無形資產。要不斷加強瀾滄江公司三色水文化培育體系建設,融合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發揮企業文化的思想引領作用。通過開展以企業文化、中國夢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以“漢子聽寫大賽”為載體的道德講堂等活動,特別是公司舉辦的微電影大賽,讓青年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的傳播、宣傳中,讓瀾滄江文化理念融入青年員工的工作、生活,形成行動自覺,用無形文化影響有形行為。

(四)加大培訓力度,緩解員工“本領恐慌”感?!氨绢I恐慌”是一切恐慌中最根本、最可怕的恐慌。對于企業而言,如果出現了“本領恐慌”的勢頭,企業的發展可能進入低谷;而對于員工個人而言,心存“本領恐慌”感,可能是對自身的不自信,也可能是一種謙虛,適度的“本領恐慌”感,能夠讓青年員工懷著謙虛、好學的心態,在工作中更加扎實地學習專業技能。2014年,景洪電廠全年共開展了60次培訓,培訓人數達769人,人均培訓小時數70小時,培訓工作取得了實效?!胺菍W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面對新形勢下青年員工的不同需求,要在傳統的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專題講座、外出實地學習等方式的基礎上,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加大培訓力度,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不同批次的培訓,以緩解青年員工的“本領恐慌”感。

(五)關心職工身體健康,探索解決職工心理健康新途徑。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職工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不僅是關系到個人的發展,同時也對員工穩定、企業發展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關心關愛職工的身體健康方面公司有一套較為成熟的做法,注重對生病職工的關心關愛,每年組織開展職工體檢,通過醫療保險、職工醫療互助等切實解決生病職工的經濟困難。但在職工心理健康方面,我們的方式較為單一,如通過日常的聊天、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青年員工的思想動態等方式,已經不能解決在亞健康比例不斷上升的新形勢下,日趨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直接聯系、服務青年員工的團青組織,要密切關注青年員工的心理健康,除了加大對青年員工的關心關愛,讓青年員工參加到更多的集體活動中,也可以請專業人員講解心理健康課程,開設心理健康微信平臺等方式,積極探索解決青年員工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途徑。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就是要積極探索利用新媒體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方法,注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運用,占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想盡辦法減少新媒體對青年員工行為、思想的不良影響。目前,水電企業中新媒體的運用還處在起步階段,我們愿意“打頭陣”“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要勇于正視新媒體對青年員工的影響和改變,占領這個輿論戰場的主動權,創造共青團工作在新媒體時代的新篇章。

[1]吳燕,張彩霞.淺閱讀的時代表征及文化闡釋[J].南京大學學報.2008(05):132.

猜你喜歡
水電共青團受眾
國際水電協會:2021年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增長緩慢,難以滿足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高層建筑水電安裝施工技術要點探討
建筑水電安裝工程造價的控制分析
關于油田企業共青團建設的思考
水電安裝工程中造價超預算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再論“聲無哀樂”——嵇康筆下的聲音與受眾
“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名單(共三百五十七人)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共青團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