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部地區農村殘疾人生活狀況的調查——以高郵市湯莊鎮為例

2016-11-26 00:16
決策與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殘疾殘疾人康復

王 欣

云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1

中國東部地區農村殘疾人生活狀況的調查——以高郵市湯莊鎮為例

王 欣

云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1

農村殘疾人保障是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短板”中的“短板”,江蘇省高郵市在中國東部地區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從解剖高郵市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情況出發,分析把握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的基本情況,查找產生困難和問題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以期推動中國農村殘疾人保障事業的發展。

中國東部;殘疾人;調查

在我國7000萬貧困人口中,農村殘疾貧困人口約30%,幫助這部分殘疾人口脫貧,提高生活質量,既是攻貧脫艱的難點,也是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重點。長期生活在東部農村地區,使我深感農村殘疾人生活之不易,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共享發展理念”要求,必須高度重視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對于中國東部農村殘疾人而言,更多人缺少的不是物質生活條件,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以及與社會相融合的條件。從總體上看,東部地區的農村殘疾人在殘疾人政策的享受和經濟水平上明顯優于西部地區,但是這些地區殘疾人生活質量卻沒有與良好的優惠政策形成正比,其家庭收入、婚姻狀況、康復、就業、教育、社會交際等存在較明顯都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只有花大力氣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真正確保實現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的發展目標。

一、高郵市農村殘疾人生活的基本情況

根據江蘇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省殘疾人口中,城鎮殘疾人口為124萬,占25.89%,而農村殘疾人口為355.3萬人,占74.11%。①農村殘疾人占全省殘疾人總數的絕大多數,而這部分數量龐大的特殊群體的生活質量相比前幾年或者西部地區有一定提高,但是與全省城市地區以及其它發達地區存在一定距離,這必然影響到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截止2016年8月31日,高郵市共有持證殘疾人17338人。其中城鎮2043人,占11.78%;農村15295人,占88.22%??梢钥闯龈哙]市農村殘疾人在全市殘疾人中占較大比重,因而關注高郵市農村殘疾人的生活狀況是有必要的。

(一)高郵市農村殘疾人已享有的基本保障政策

1、重度救助范圍擴大,保障水平持續提高。重度殘疾人享有由生活補助和護理補貼這兩個部分組成的基本生活津貼,該支出由財政支出,通過一卡通統一發放。目前,湯莊鎮持證殘疾人1819人,享有重度救助412戶,每月460元,其中一戶多殘有5戶,這5戶在460元/月的基礎再多加60%,也就是每個月可獲得736元的補助。另外,筆者發現重度殘疾人生活補助從2012年的210元到到2016年的460元,4年的時間翻了一倍多。由此可見,高郵市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生活保障的重視程度逐年提升,重度救助的范圍更加廣泛。

2、農村殘疾人康復服務得到重視,但投入力度不大且實施效果不明顯。江蘇省從2011年開始,就把殘疾人康復治療作為發展殘疾人事業的重點。目前高郵市在殘疾人康復方面主要開展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推進鄉鎮康復室建設,明確康復指導員1-2名并且配備了一套康復訓練與治療設備。目前,湯莊鎮有17個村,2個居委會,2個社區,2個養殖場,但只有三個康復室,數量稍顯不足;二是重點對0-6歲殘疾兒童進行免費康復訓練,并且向殘疾兒童以及看護人員提供一頓免費午餐。但是次數不多,所以康復效果較慢;三是安排農村社區康復站的康復指導員、康復協調員進行定期業務培訓,以提高其專業水平。經了解,這些康復指導員和協調員都由兼職人員或原來的“赤腳醫生”擔任,專業性不高。從實際調查結果來看,以上政策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湯莊鎮絕大多數的農村殘疾人未到過鄉鎮康復室進行康復訓練;二是湯莊鎮農村殘疾人年齡結構偏老年化,所以第二項政策所帶來的優惠只有極少數人享受;三是定期培訓逐漸演變為幾個鄉鎮的“赤腳醫生”一起吃頓飯。

(二)高郵市湯莊鎮調查戶的相關信息

1、性別結構。此次調查的240名對象中,155名為男性,85名為女性,男性占64.6%,女性占35.4%。

2、年齡結構。此次調查的240名對象中,6歲以下8名,占3.3%;7-18歲15名,占6.3%;19-50歲90名,占37.5%;51歲以上127名,占52.9%。此次調查問卷中51歲以上人居多。

3、殘疾類別。此次調查的240名對象中,視力殘疾35名,占14.8%;聽力殘疾54名,占22.9%;智力殘疾20名,占8.5%;肢體殘疾96名,占40.7%;精神殘疾8名,占3.4%;綜合殘疾23名,占9.7%。另有4人此欄未作答。此次調查問卷中肢體殘疾的比例最高,精神殘疾比例最低。

4、家庭殘疾人數。此次調查的240名對象中,一戶一殘有224名,占99.6%;一戶多殘1名,占0.4%。15人此欄未作答。此次調查問卷中一戶多殘所占比例很高。

5、致殘原因。此次調查的240名對象中,先天殘疾39名,占19.4%;因病致殘75名,占37.3%;事故致殘81名,占40.3%;其他原因6名,占3%。39人未此欄未作出回答。此次調查問卷中事故致殘和因病致殘的比例較高,這說明農村勞動力在流向城市的過程中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另外,在外務工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性質很大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落下病根。隨著農村物質條件的改善、醫療設備的更新、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文化程度的相對提高,先天殘疾已不再是農村殘疾人致殘的主要原因。

6、家庭收入。主要調查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您的家庭收入相比2015年是高了還是低了?”153名殘疾人認為高了,54名殘疾人認為低了,還有33名殘疾人認為沒有變化。這說明,農村殘疾人家庭收入是呈上升趨勢的,這與江蘇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二是“您2015年家庭年收入在哪一個檔次?”5000元以下的有82人,占35.1%;5000-1萬有116人,占49.6%;1萬-2萬有31人,占13.2%;2萬-5萬有5人,占2.1%;5萬以上沒有。6人未作答或漏答。這說明大多數農村殘疾人的收入水平依舊很低。

7、生存依托。主要調查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您的居住情況是下面哪一項?”35人選擇獨居,占14.9%;197人隨父母或子女居住,占83.8%;3人選擇敬老院,占1.3%。5人未答或漏答。這說明農村殘疾人主要隨父母或子女居住,較少依賴政府或社會提供的住處。二是”您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誰?”選擇父母兄弟的70人,占30.2%;選擇配偶的26人,占11.2%;選擇子女的101人,占43.5%;選擇政府和社會救濟的15人,占6.5%;選擇靠自己的20人,占8.6%。8人未答或漏答。這說明農村殘疾人主要依靠家庭維持生活,“家庭-政府-社會”三位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未完全建立。

8、戀愛和婚姻狀況。主要調查了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您談過戀愛嗎?”談過戀愛的56名,占23.3%;未談過的184名,占76.7%。這說明農村殘疾人談戀愛的比例很低。二是“您現在的婚姻狀況是下列哪一項?”除去23名未成年人,未婚75名,占35.2%;已婚82名,占38.5%;離異12名,占5.6%;喪偶44名,占20.7%。4人未答或漏答。這說明農村殘疾人中未婚成年人的比例依舊高,另外由于湯莊鎮殘疾人年齡結構的老齡化,喪偶殘疾人比例也較高。三是“你的配偶和您從事的工作相同嗎?”除去23名未成年人,選擇相同的有165人,占;選擇不相同的有45人,占。7人未答或漏答。其中這165人絕大數都是從事種植業或養殖業。這說明農村殘疾人配偶的職業和對方相似,都以傳統農業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結過婚的大多數殘疾人表示配偶也是殘疾人。

二、高郵市湯莊鎮農村殘疾人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形成原因

高郵市湯莊鎮農村殘疾人相比貧困西部地區農村殘疾人享受到政策更加優厚,但是由于政策的實施,農村地區固有的地理環境和傳統習俗等,湯莊鎮農村殘疾人在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交往等方面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一)對“康復”概念認知少,康復服務工作實施效果差

在240份調查問卷中,關于”您對康復服務的了解程度?”這一欄,158人表示“完全不了解”,55人表示“不太了解”,24人表示“一般”,只有3人表示完全了解。造成農村殘疾人對康復服務認識較少的原因主要是湯莊鎮對于康復工作宣傳的不到位,僅僅村殘協的相關負責人了解有關文件。在240分調查問卷中,關于“您接受過幾次村或鄉鎮社區服務站康復室提供的康復訓練?”這一欄,195人表示“一次沒有”,38人表示“一到兩次”,選擇“三次以上”只有7人??祻头展ぷ鲗嵤┬Ч患训脑蛑饕腥c:一是康復室流于形式,它的建立只為滿足上級下達的指標;二是農村“赤腳醫生”臨時擔任康復培訓專業人員,康復水平得不到保證。三是購買康復輔助器具資金缺乏。

(二)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尤其殘疾兒童入學率偏低

此次調查的240名對象中,未讀過書的76人,占34.2%;讀過小學或正在讀的107人,占48.2%;讀過初中或正在讀的28人,占12.6%;讀過高中或正在讀的9人,占4.1%;讀過大中?;蛘谧x的2人,占0.9%。18人此欄未作出回答。特別強調的是,8名0-6歲的殘疾兒童均未上學,同時他們的監護人表示將來也不會去學校。此次調查問卷中未讀過書和讀過小學的人所占比例最高。造成此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殘疾家庭負擔重,無力承擔特殊教育費用。二是政府較少組織殘疾人參與社會化活動,農村殘疾人無力適應,害怕成為眾人關注焦點。三是農村特殊教育學校的嚴重缺乏。整個高郵市就一所殘疾人特殊教育學校,而從湯莊鎮村落到高郵特殊學校,最快需一個小時車程,加上殘疾人本身行動不便,這就讓上學成為一個幻想。

(三)就業率低,大多從事傳統勞動行業,收入水平低

在240份調查問卷中,關于“您的家庭收入主要來自于哪個方面勞動力?”選擇養殖業或種植業的154人,占65.8%;選擇做生意的34人,占14.5%;選擇鄉鎮企業打工2人,占0.9%;選擇外出打工的14人,占6%;其他30人,占12.8%。6人未作答或漏答。這說明農村殘疾人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傳統養殖業和種植業且真正實現就業的農村殘疾人很少。造成這現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殘疾人生理條件受限,勞動技能與功能缺失;二是殘疾人的心理障礙受限,缺乏就業勇氣,不愿融入社會;三是鄉鎮政府在就業指導和培訓項目上的缺失,農村殘疾人因缺乏獲取就業的途徑,只能從事對他們來說收入較低的種植或養殖行業。

(四)活動能力差,社會交往受限

調查的240名對象中,有輪椅的17人,占7.2%;有自行車的38人,占16.2%;有機動車的23人,占9.8%;157名殘疾人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占66.8%。5人未答或漏答??梢?,除了身體受限,交通工具的缺乏是農村殘疾人活動能力差、社會交往受限的重要原因。在“您愿意參與政府主持,社會機構舉辦的殘疾人活動嗎?”這一欄,210人表示“不愿意”,21人表示“一般”,9人表示“愿意”。這說明農村殘疾人社會交際受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身心理障礙無法逾越。

(五)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未形成“家庭-政府-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

湯莊鎮的最低生活保障、重殘補貼等社會保障措施相比前幾年有很大進步,但社會保障體系依舊不完善。首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對農村殘疾人沒有任何特殊補助,康復服務未納入到醫療保險費用的報銷中,因此殘疾人的醫療費用主要由家庭來負擔。其次,湯莊鎮目前只有一家寄存于敬老院的托養所,規模小,容納人數有限。相關負責人反映,主要是殘疾人財政經費不足,無法建立獨立托養機構。經費不足也是湯莊鎮殘聯人員配置不足的主要原因。240份調查問卷中,在“您接受過社會福利機構的精神或者物質上的幫助嗎?”這一項,210人表示“從來沒有”,18人表示“偶爾獲得幫助”,12人表示“經常獲得幫助”,這12人中有9名是10歲以下的殘疾兒童。這說明,湯莊鎮農村殘疾人生活更多依靠家庭,政府和社會起到的幫扶作用有限。

三、提高高郵市湯莊鎮農村殘疾人生活質量的對策

按照“共享發展”和“精準助殘”的要求,農村殘疾人事業已經成為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既要關心西部地區農村殘疾人生活狀況,也要關注東部地區農村殘疾人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一)更正舊的殘疾人觀念,宣傳新的殘疾人觀

農村地區受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以及舊的傳統思想的影響,健全人士排斥與殘疾人相處,認為殘疾人浪費社會資源。殘疾人士也抵觸與社會人士交往,認為自己是家庭與社會的負擔。如果要提高農村殘疾人的生活質量,首先要更正人們舊的殘疾人觀念,宣傳新的殘疾人觀,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農村殘疾人是組成中國公民不可或缺的一個群體,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體。一方面,既要提高自我意識,追求自我權利的保護,另一方面也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充分參與社會政治與社會實踐;第二,健全人士都要關愛、幫助殘疾人,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使其生活得更有質量,形成人人互愛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營造殘疾人康復的良好環境,推進包容性社會體系建設

農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傳統習俗根深蒂固,教育缺失等原因,農村殘疾人在生活、就業等方面很難融入社會環境,從兩個方面考慮:國家方面,一方面完善相關的殘疾人制度,另一方面調試經濟社會制度,破除農村殘疾人融入社會的制度性和體制性壁壘,推進包容性社會體系建設,形成共識性的社會殘障觀,提升社會文明水平;社會方面,企業和相關機構明確社會責任,積極主動地在發展殘疾人事業中起輔助作用。例如定期開展農村殘疾人之間的心理交流活動、農村和城市殘疾人的學習活動、以及各種能夠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的活動。這邊強調的是,不要局限于為殘疾人捐贈衣物等物質層面的活動形式。

(三)建立健全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鼓勵多方參與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

農村殘疾人的雙重特殊性,要求完善殘疾人各項保障制度的同時,也要建立健全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首先,完善農村殘疾人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使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為農村殘疾人提供特殊幫助,適當地將康復服務納入醫療保險費用的報銷中,減輕家庭負擔。其次,建立農村殘疾人托養制度。很多地區并沒有為身患殘疾的空巢老人提供社會救助或只有很少地區為他們提供了環境不太好、設施不太健全的托養所。因此,國家應建立一套農村殘疾人托養制度并且制訂一套托養機構管理辦法。最后,殘疾人事業并不僅依靠家庭和政府,社會支持也很重要。當地企業應為農村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并承擔起一部分職業培訓的任務,社會組織應積極開展殘疾人活動,定期為殘疾人送救助物品,但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提供精神幫助,讓其以國家主人公的角色參與社會活動。

(四)加大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優化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管理與服務

基層殘疾人組織是連接上級殘聯和農村殘疾人的紐帶,他們在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促進殘疾人發展事業方面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此,可以從組織的人員、資金、管理三方面考慮:首先,增加鄉鎮殘聯人員數目,配齊配強專職委員,加強農村基層志愿者隊伍建設,提高工作質量。另外,完善村級殘協的人員配置,使工作人員專職化,避免一人多職;其次,加大農村殘疾人資金投入力度,優化鄉鎮殘聯的經費來源渠道以及規范資金使用,改善鄉鎮殘聯的辦公環境;再次,促使農村殘疾人工作管理專業化。殘疾人工作人員需定期接受專業培訓,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另外,建立一套跟蹤殘疾人工作的監測反饋系統,提升工作人員的自制能力與上傳下達的行政執行能力,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五)加強殘疾人對康復服務概念的認知,建立健全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模式

農村殘疾人對康復知識的了解和接受程度直接影響了康復治療效果的實現。因此,以政府為主導,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媒介傳播康復的簡單理論和合理技術給農村殘疾人,定期開展康復座談會,提高他們對康復服務重要性的認識,使他們理性地接受康復服務,以此降低殘疾程度。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社區康復聯合意見書》,提出“社區康復是為殘疾人康復、機會均等、減少貧困及增加包容性發展的社區發展的一種策略”。②社區康復的建立健全從四個方面考慮:一是增加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的資金投入,加大政策支持;二是加強殘疾人社區康復基層組織建設;三是建立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的社會支持網絡,主要表現在衛生部門和教育、職業等社會服務機構之間得協力合作;四是實現殘疾人社區康復與醫療機構康復的有效銜接。根據患者的康復需求,大型醫院提供重病的住院康復治療,出院后由社區提供家庭康復,兩者相互配合。

(六)重視農村殘疾人教育,提高農村殘疾人整體素質

殘疾人受教育狀況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與生存質量。在我國,農村殘疾人的受教育權往往被邊緣化。根據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針,從六個方面提高農村殘疾人的整體素質:一是加強農村殘疾人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加強農村殘疾人文化教育,培養其學習適宜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技能;三是加強農村殘疾人身體素質教育,宣傳康復的知識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其意志力;四是加強農村殘疾人文明素質教育,培養其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提高其高尚情操;五是加強農村殘疾人勞動教育,強化其勞動觀念,提升其勞動技能;六是加強農村殘疾人法制教育,提高其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外,重視殘疾兒童入學率,積極開展農村殘疾兒童早期干預、早期康復教育工作,提高農村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人數和水平。

(七)開展職業指導與培訓,促進農村殘疾人充分就業

殘疾人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他們享有勞動就業權。推進農村殘疾人就業從三方面考慮:一是增加殘疾人就業渠道,借助社會各方的力量。除了家庭為殘疾人尋找工作崗位外,政府也要加大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力度,社會福利企業要依據殘疾人自身特點開發合適崗位;二是在農村地區設立就業咨詢站以及職業培訓點。咨詢站為農村殘疾人提供“專門化就業”指導,培訓點加強殘疾人基礎訓練,提升其職業技能;三是促進農村殘疾人就業形式多樣化。當前農村殘疾人大多從事種植和養殖,局限于一個池塘或一塊田地,政府應聯系相關鄉鎮企業,豐富殘疾人就業形式;四是鼓勵農村殘疾人樹立積極的工作心態。目前農村殘疾人從事相關工作時,更多的是建立在“能吃飽,不能讓其他人瞧不起”的心理上,缺乏工作激情,抵觸社會交流。因此,企業應定期給殘疾人提供心理輔導,注重其心理需求,使其融入社會。

(八)建成農村殘疾人專項數據庫,促使農村殘疾人工作透明化

農村殘疾人事業開展的技術基礎是信息觀測平臺的建成,這就需要建立直接面向農村殘疾人的數據庫。但是,經調研發現,只有鄉鎮以上有殘疾人信息數據庫。另外,2011年之前的殘疾人信息缺失,原因是這一年殘聯與民政分開管理?;鶎託埣踩藚f會連電腦都沒有,更別說相關數據庫。對此,國家和當地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和扶持,基于統一指導,全面建成農村殘疾人專項數據庫。此外,引進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對農村殘疾人數據庫進行專業化管理,定期公布殘疾人的相關信息以及政府開展的有關活動等,促使農村殘疾人工作透明化、公正化。

注釋

①江蘇省統計局,江蘇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EB/OL].江蘇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EB/OL].2007-06-21,http://cl.huaian.gov.cn/jsp/common/ content.jsp?articleId=138327.

②張金明.以社區康復推動殘疾人社會融合[J].中國殘疾人,2014.

猜你喜歡
殘疾殘疾人康復
康復??漆t院康復設備維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討
歡迎訂閱2022年《護理與康復》雜志
體感交互技術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我驕傲
殘疾預防 不容忽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