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選擇運用

2016-11-26 09:06吳銀宏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選擇史料高中

吳銀宏

[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的研究運用史料,充分合理的運用教科書中所給出的材料,結合課本內容,激發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讓他們從歷史的學習中獲得終身受益的知識。教師可以選擇史料創設情境;運用史料設計問題;通過史料論證觀念。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史料;選擇;運用

高中歷史教科書在史料選擇方面大致都是非常準確生動且適合高中生理解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合理地運用教科書中所給出的材料,結合課本內容,激發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從宏觀上講,歷史教科書里的史料有限,因而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史料來改變教科書的局限性,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高中歷史的學習欲望,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素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選擇史料創設情境

在高中歷史教育中,要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欲望,合理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的奇妙性,形成歷史的基本觀念。更要引導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其學習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歷史與社會、技術、經濟等之間的關系,從而理解歷史。積極為高中生創設情境,可以讓同學們更好的感受到歷史的奇妙。

例如在講到列強侵入與民族危機時,導入新課可以運用一些圖片資料,如列強侵略下的中國人民的慘狀,不平等條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的歷史寫照等等。然后輔以問題,讓同學們結合圖片進行思考,中國為什么會遭遇到列強的侵犯?當時的歷史環境是一個怎樣的環境?我國的將士們做出了如何的反抗?結果如何?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通過演示一些課外的史料,以及教師的講解,學生們就會明白,當時的中國處于一個閉關鎖國的狀態,封建社會的腐敗導致了當時國力衰弱難以抵抗外敵入侵。在鴉片戰爭中,林則徐虎門銷煙。中國在受到一系列的侵略(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一些史料來引導同學們思考列強對中國發動多次戰爭后對中國的影響。這些史料可以從三方面著手,政治、經濟、社會性質。通過對史料的理解以及教師的講解,學生們就會明白,在政治上,一系列的戰爭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在經濟上,列強控制了中國經濟命脈,使中國經濟失去獨立性;從社會性質上將,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教科書里的史料雖典型恰當,但不能夠完全引起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因而要正確選擇史料,積極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增加了他們的愛國情懷。

二、運用史料設計問題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正確合理地選擇與運用史料,將課外的史料,與課本中的知識點相結合,設計出一些質量較高的問題給同學們解答。這樣—來,既可以培養學生們從史料中提取有用的歷史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歷史素養。最重要的一點是,運用史料設計問題供學生解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對于學生歷史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講到新文化運動,在講其歷史背景時,可以運用到一些這樣的史料:

材料一:1912-1919年間,中國新設廠礦379家,設立資本8580萬元,平均每年開設63家,新增資本1430萬元……這時期,外國資本增加有限,而民族資本迅速發展?!S滌新《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材料二:“三年以來中國,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惇毿恪肚嗄觌s志》

材料三:“中國數千年來立國根本在于道德,凡國家政治、家庭倫紀、社會風俗,無—非先圣學說發皇流衍。是以國有治亂,運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亙古常新,與天無極?!薄绖P頒布《祭孔告令》

這些材料都是與新文化運動相關的史料,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材料,讓同學們歸納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盡量讓同學們先進行小組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更加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經過討論,學生就可以分析出這三組材料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方面描述了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材料一放映出我國當時經濟發展迅速,資本增加非常之快;材料二說明了雖然當時已經推翻了封建統治,但是當時的北洋軍閥依舊推行專制,老百姓們仍處于水深火熱;材料三反映出袁世凱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經過對這三條史料的思考,可以使本來枯燥無味的歷史問題變得生動起來,配合小組討論,更加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決心。

三、通過史料論證觀念

通過史料,可以論證一些史學觀念,從而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史學觀念的理解認識。通過學習歷史,我們總會得到一些對于歷史的觀念。這些觀念對我們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讓高中生閱讀史料,可以培養他們的歷史感,更易于其學習歷史。

例如在講到古希臘文明時,我們可以知道,地理對古希臘文明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這里是重點知識,需要運用到一些相關理論才能夠更好地加強學生對史學觀念的認知。這時我們可以運用如下史料:

孟德斯鳩說過:炎熱國家的人民,就像老頭子一樣怯懦;寒冷國家的人民,則像青年人—樣勇敢。熱帶地區的人民比較容易忍受奴役,而寒帶地區的人則更偏愛自由……土地貧瘠,使人勤奮、儉樸、耐勞、勇敢和適宜于戰爭;土地所不給予的東西,他們不得不以人力去獲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寬裕而柔弱、怠惰、貪生怕死。

學生在閱讀過這類史料之后,很容易從中獲得歷史觀念。一個地方的文明與該地方的地理環境雖并非決定于被決定的關系,但是地理環境卻對于文明的產生起到了不可置否的作用。

以上三點就是我對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史料的選擇運用的見解。有人說過:史學就是史料學。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精心地研究運用史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讓他們從歷史的學習中獲得終身受益的知識。

猜你喜歡
選擇史料高中
走馬史料贈故里 川渝民間文藝添新篇
“互聯網+”時代新聞采訪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飛機燃油系統對多路輸入信號源選擇的方法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會計計量屬性的選擇及應用
史料教學討論征文
史料教學討論征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