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玻璃心”或是“求救”

2016-11-28 11:37陳寶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玻璃心兒女過度

陳寶

一輩子風風雨雨,老了反倒變得“脆弱”了。專家指出,這可能是老人發出的“求救”信號。

“孩子們不心疼我了”

三年前,王女士因冠心病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康復后就像換了一個人:原來很隨和的她,動不動就發脾氣,看什么都不順眼。天天和孩子們念叨著:“孩子們不心疼我了,我是沒什么用了,就等死吧!”解讀:性格變了實際是“腦子”變了。老年人突然變得脆弱,與他們的軀體疾病分不開。每種疾病都會對身體機能產生影響。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改善精神癥狀最基本的原則和最有效的策略。

“兒子日子肯定過得很窘迫”

董女士今年七十多歲,兒子定居加拿大。兒媳婦懷孕后,董女士覺得兒子日子肯定過得很窘迫,非要去照顧,誰勸都不聽。到醫院一檢查;董女士是抑郁偏執狀態。解讀:老年抑郁患者與中青年的抑郁患者明顯不同:中青年抑郁患者往往表現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等。但老年抑郁患者常常表現為擔憂,有時候甚至是很可笑的擔憂。董女士這種對兒女的過度擔憂實際上是抑郁的變性,表現為偏執。這種狀況就需要使用抗抑郁藥物,很快就能緩解癥狀。

因此,老人表現出的關注自我、放大疾病、過度緊張等情況,實際上是在向家人或外界求助。做兒女的除了照料他們的生活外,還要給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鼓勵老人積極配合治療,打消生活顧慮。

猜你喜歡
玻璃心兒女過度
中藥煎煮前不宜過度泡洗
天山兒女
過度減肥導致閉經?
希望你沒在這里:對過度旅游的強烈抵制
江湖兒女
敲碎職場玻璃心
過度加班,咋就停不下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