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吃喝那些事兒

2016-11-28 09:36趙珩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阮元燒餅弟子

趙珩

清代學者阮元,因文學侍從而被乾隆帝和嘉靖帝所賞識,出將入相,文章著述,蔚為一家,主持文壇六十年,被海內學者奉為泰斗。

在阮元就職浙江巡撫時,他門下的一個弟子進京參加會考。那名弟子性格開朗詼諧,喜好開玩笑,經常搞出惡作劇來捉弄別人。進京途中,他在京郊通縣的一個小飯鋪里,用幾文錢隨便買了塊燒餅充饑。正準備把燒餅吞進肚里,他忽然發現,這燒餅與眾不同:燒餅背面,有因燒烤而綻裂的很多不規則的溝溝道道,那或橫或豎深淺不一的紋道,好像是有人書寫成的文字一般。他玩心頓起,嘻嘻哈哈笑鬧著,用上好的宣紙把燒餅背面的“文字”拓下來。

猛一眼看上去,這“燒餅文”格外像古代青銅器上鐫刻的鐘鼎文:有橫有豎有撇有捺,墨色也隨著燒餅的薄厚而濃淡有異,感覺特像字,卻讓人一個也不認得。他立即把這張宣紙寄給在浙江的阮元老師,還給這位阮大人發了封急信。信中煞有介事地寫道:“我在北京郊區通縣的古董店里,發現了一只古鼎,銹跡斑斑顯得年代很是久遠,可惜我沒有錢買下來。琢磨這古鼎老半天,我也沒弄清楚這是什么鼎,是什么年代鑄造的,所以特意把鼎上的銘文拓下來,寄給恩師您和其他前輩專家們一起考證,以得出正確的判斷?!?/p>

阮元收到信,馬上召來古玩同道上的好友,包括張廷濟和嚴杰等有名的學者,一同辨認“上古鐘鼎文”。張廷濟書法極佳,對金石學和文字學的研究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嚴杰的古文化的功底最深,以研究商周的《詩經·小雅》而聞名,甚至人稱“嚴小雅”。阮元找來的可以說都是名傾一時的學界權威。這幾位大學者聚在一起,翻來倒去地研究“鐘鼎文”,提出了種種設想和根據,都沒有相同的論斷。

阮元拿出做大學問的架式,翻看了上百種書籍,最后一口咬定這是《宣和圖譜》中記載的某只古鼎上的文字。阮大人仔仔細細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篇文章,指出那拓下的文字中,某字某字皆與圖譜中的記載相符合、某字卻是因為年代太遠而剝蝕殘損看不清、某字是因為拓字者手藝不高未拓下來的緣故……阮元斬釘截鐵地斷定:這是千載難尋的珍貴“古鼎”??!

厚厚的一疊信寄到北京。那淘氣的弟子看完了阮元的親筆信,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猜你喜歡
阮元燒餅弟子
西齋茶廊坐雨
燒餅崔
小豬吃燒餅
阮元與焦山的不解之緣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和珅與阮元的眼鏡詩
掃凈心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