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2016-11-28 11:56杜佩珊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28期
關鍵詞:尿潴留康復護理護理效果

杜佩珊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產婦90例,按照抽簽的方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n=45)和參照組(n=45),觀察組產婦采用盆底肌鍛煉方法進行護理,參照組產婦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兩組產婦的尿潴留康復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有效率為100%,明顯優于參照組的84.44%(P<0.05),觀察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為95.56%,參照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為77.7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應用于產婦產后尿潴留的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護理總有效率,預防和改善產婦出現產后尿潴留的情況,提高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在臨床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盆底肌鍛煉; 尿潴留; 康復護理; 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8-008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47

通常情況下,產婦生產之后容易出現尿潴留的情況,已經成為醫學產科臨床常見病及高發病之一,影響產婦的身體恢復。產后尿潴留容易造成產婦膀胱腫脹難忍,較為嚴重的疼痛感,影響產婦的產后正常生活[1]。近年來,將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應用于產婦生產中,能夠有效降低產后尿潴留的發生率,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2]。本次試驗選取90例產婦,對其中45例產婦應用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臨床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產婦90例為試驗研究對象,按照抽簽的方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n=45)和參照組(n=45)。觀察組的45例產婦中,年齡最大35歲,最小22歲,平均(28.5±1.3)歲;參照組的45例產婦中,年齡最大37歲,最小22歲,平均(29.5±1.5)歲。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于本次試驗兩組產婦及家屬均知曉,并且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參照組的45例產婦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產婦,安排產婦進行常規檢查,并且將檢查數據詳細準確記錄。護理人員要加強與產婦之間的溝通,向產婦及家屬詳細介紹產后尿潴留的發生機制、臨床癥狀表現及具體的治療方案和臨床效果等,使產婦對產后尿潴留相關知識內容更加了解。在這一過程中,針對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予以詳細全面的解答,解除產婦的疑慮。其次,護理人員還要囑咐產婦保持個人衛生,勤加更換內衣褲,同時囑咐產婦每天定點清洗會陰部,并且保證水溫不要太熱或者太涼,這能夠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概率[3]。護理人員還可以輔助產婦排尿,主要是通過播放水流錄音或者是播放音樂的方式來完成,這種輔助排尿方式能夠對產婦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作用,促進產婦順利排尿,緩解膀胱腫脹疼痛的不適感。

1.2.2 觀察組 觀察組45例產婦的常規護理操作與參照組產婦相同,同時再加行盆底肌鍛煉護理。首先,護理人員安撫產婦的情緒,以免產婦出現過度緊張、害怕的心理,影響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護理人員幫助產婦處于正確體位接受護理,囑咐產婦進行有節奏的吸氣、呼氣,并且在吸氣的過程中進行肛門收縮,保證每次吸氣過程中肛門收縮最少不低于3次,最多不能夠超過5次,同時產婦無論心理還是心理都需要放輕松,沒有壓力的接受護理操作。盆底肌訓練護理需要產婦掌握訓練技巧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練習。具體的練習時間,護理人員要根據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和產婦的身體承受能力而定,初期護理人員囑咐產婦進行盆底肌鍛煉30 min即可,隨著產婦身體恢復逐漸好轉,護理人員可以適當增加鍛煉的時間,以此達到預期的臨床護理效果。

1.3 評價標準

(1)90例產婦經臨床治療后,產婦在生產之后最少6 h內或者最多8 h需要進行排尿,患者能夠正常自行排尿,并且醫護人員觀察患者尿量處于規定值范圍內,即可判定患者臨床治療有效。(2)產婦接受臨床治療后,在6~8 h內不能夠自行排尿,或者是通過醫護人員輔助排尿,患者的尿量較少的情況下,即可判定患者臨床治療無效[4]。

護理滿意度調查方法:采用醫院自制的對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本次問卷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臨床護理有效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有效率為100%(45/45),明顯優于參照組產婦的84.44%(38/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5904,P<0.05)。

2.2 兩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為95.56%,其中非常滿意24例,滿意12例,一般滿意7例,不滿意2例;參照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為77.78%,其中非常滿意16例,滿意11例,一般滿意8例,不滿意10例;可見觀察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154,P<0.05)。

3 討論

根據臨床試驗研究發現,我國有很大一部分產婦在生產之后容易出現尿潴留的情況,對產婦的產后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較大影響。引起尿潴留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產婦在生產之后容易留置導尿管,一般這類產婦以行剖宮產產婦為主,生產后,產婦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疼痛感與不適感,為了緩解這種情況,一般護理人員多會為產婦應用鎮痛泵,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產婦排尿負擔。同時,留置管能夠將產婦的尿液予以引流排除,影響產婦膀胱功能。其次,產婦在生產之后,會出現不同程度宮縮乏力的情況,容易引起產婦盆神經麻痹,造成產婦膀胱處充血,最終引起產婦產后尿潴留[5]。第三,產婦在生產之后,會陰部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護理人員在鼓勵產婦排尿過程中,疼痛感會為產婦帶來一定心理壓力,擔心排尿會損壞自己的會陰部,很多產婦不愿意、害怕排尿,長時間容易引起產婦出現尿潴留的情況,影響產婦的身體恢復[6]。最后,通常情況下,初產婦在經歷生產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并且對生產過程相關內容了解的較少,生產前宮縮的疼痛感或者是分娩中產生的疼痛感,都容易造成產婦出現神經緊張、恐懼害怕的情況,嚴重的產婦在生產之后會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導致產婦不能夠有效調節自己的心理變化,影響產婦的睡眠質量,身體恢復較差最終引起產婦出現尿潴留[7]。

近年來,將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應用于產婦生產中,通過護理人員的專業講解和指導,根據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和承受能力等,為產婦制定合理的鍛煉計劃,在鍛煉過程中增加產婦的子宮收縮頻率,能夠有效幫助產婦排尿,從根本上降低產后尿潴留的發生概率[8]。

本次試驗選取90例產婦,按照抽簽的方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參照組,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有效率為100%,明顯優于參照組產婦的84.44%;觀察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產婦生產過程中應用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能夠增加產婦子宮收縮頻率,有利于恢復產婦的盆底肌張力,輔助產婦排尿,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有效率,預防和改善產婦出現產后尿潴留的情況,提高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在臨床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入款.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防治探究及康復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10):115-116.

[2]郭毅.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的康復護理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6):26,28.

[3]廖文梅.探討不同時間康復護理對產后婦女盆底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6):792-794.

[4]林小美.全子宮切除術后進行盆底肌鍛煉對改善產婦性生活質量與家庭功能的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9):4498-4500.

[5]邢巖.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的康復護理研究[J].職業技術,2012,11(5):140.

[6]吳阿俠.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3,56(30):6335-6336.

[7]黃建桃.盆底肌鍛煉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結局及盆底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4,20(3):513-516.

[8]王建英,滕淑萍,曾小娥,等.產前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后康復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0,8(8):970,1016.

(收稿日期:2016-06-09)

猜你喜歡
尿潴留康復護理護理效果
艾灸、穴位貼敷聯合五行音樂療法防治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
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引發的尿潴留的護理體會
宮頸癌根治術后預防尿潴留的預見性護理干預效果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針刺治療術后尿潴留6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