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輻照血小板和非輻照血小板輸注的短期療效及不良反應比較

2016-11-28 02:31季麗麗趙宏祥沈志云
中國現代醫生 2016年26期
關鍵詞:不良反應

季麗麗+趙宏祥++沈志云

[摘要] 目的 比較輻照血小板和非輻照血小板輸注的短期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 方法 隨機選擇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輸注血小板的160例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輸注經過HK-Ⅱ型醫用血液輻照系統輻照的血小板,另一組輸注非輻照血小板,比較兩組輸注血小板24 h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兩組輸注血小板24 h后療效(輻照組有效率87.1%,非輻照組有效率86.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93),但是輻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ㄝ椪战M不良反應率5.0%;非輻照組不良反應率1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4)。結論 輻照血小板不會影響輸血小板的療效,并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減少。

[關鍵詞] HK-Ⅱ型醫用血液輻照系統;輻照血小板;輸注;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45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26-0085-03

Comparison of short-term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irradiated platelet and non-irradiated platelet transfusion

JI Lili ZHAO Hongxiang SHEN Zhiyun

Yancheng Center Blood St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Yancheng 2240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short-term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irradiated platelet and non-irradiated platelet transfusion. Methods 160 patients who were transfused blood platelets in Yache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from the first group were transfused the irradiated blood platelets by the HK-II medical blood irradiation system and patients from the other group were transfused non-irradiated blood platelets. The effect within 24 hour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effect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transfusion (effect rate of irradiation group was 87.1%; effect rate of non-irradiation group was 86.0%, P=0.793), whil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irradiation group was lower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irradiation group was 5.0%,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non-irradiation group was 15.0%, P=0.034). Conclusion Irradiated blood platelets will not affect the effect of transfused platelets while they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Key words] HK-II medical blood irradiation system; Irradiated platelet;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

機采血小板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主要用于有血小板功能降低或數量減少等各類疾病患者,尤以血液病患者最為常用。雖然機采血小板中所含的淋巴細胞數目較同體積手工制備的血小板濃縮物少,但數量仍可以達到106~108/袋,故免疫功能嚴重受損或抑制的患者輸注血小板后仍可誘發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1]、過敏反應等并發癥。輻照血技術可以有效滅活機采血小板中所含的淋巴細胞。目前輻照的機采血小板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我站引進的HK-Ⅱ型醫用血液輻照系統,但是目前尚無該型號血液輻照系統制備輻照血小板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的統計分析。為此本文選取了我市第三人民醫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輸注血小板的160例患者(包含輻照和非輻照血小板),比較其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輸注血小板患者160例,病種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等。所選病例在入院時血小板計數<20.0×109/L;輸注血小板前12 h及輸注血小板24 h測定靜脈血血小板計數?;颊咴谳斪⒀“迩熬鶡o感染、發熱、活動性出血。將上述患者分為兩組,各80例:一組輸入輻照血小板,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15~66歲,平均(40.5±13.3)歲;另一組輸入非輻照血小板,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17~62歲,平均(42.1±13.0)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輻照血小板的制備

1.2.1 輻照血小板 輻照血小板是本站制備的機采血小板,再通過HK-Ⅱ型醫用血液輻照系統輻照制備,放射源為鈷60。

1.2.2 制備流程 ①持續按住電源按鈕2 s開機,打開血液輻照系統電源,輻照系統自檢,時間約1 s;②輸入輻照員工號及密碼,進入系統工作主界面;③打開安全門;④掃描血袋上的獻血序列號和產品代碼,按確認鍵;⑤將血袋裝杯,不能延伸出血杯空腔外,裝血杯容量1.3 L,每批次最大裝入單采血小板1 U×3袋;⑥用專用血杯叉叉住血杯,放入輻照窗內;⑦關閉輻照門;⑧按運行按鈕;輻照室上方信號燈閃爍,不允許打開安全門;⑨輻照完成,取出血袋,貼上已經輻照的標簽;⑩完成輻照,退出主界面,關閉電源,填寫輻照記錄。

1.3療效評價

使用校正血小板計數增高指數(CCI)。CCI=(輸注后血小板計數-輸注前血小板計數)(109/L)×體表面積(m2)/輸入血小板總數(1011)。體表面積(m2)=0.0061×身高(cm)+0.0128×體重(kg)-0.01529。輸注24 h CCI>4.5,為有效;輸注24 h CCI<4.5,為無效[2]。

1.4不良反應

統計兩組患者輸入血小板后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為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輸血后發熱、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輻照組和非輻照組輸注血小板療效比較

輻照組80例患者共輸入血小板124次,有效率達87.1%。非輻照組80例患者共輸入血小板121次,有效率達86.0%。輻照組與非輻照組輸注血小板總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共16例。主要不良反應有不同程度過敏反應、輸血后發熱等。輻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非輻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輻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非輻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注:χ2=4.492,P=0.034

3 討論

輸血反應中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是最嚴重的反應之一,其主要發生機制是輸入的異體淋巴細胞不能被受血者的免疫系統識別并及時清除,從而在受血者體內增殖并攻擊受血者組織器官,進而造成受血者組織器官嚴重損害[3,4]。 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供血者與受血者HLA不相合;(2)輸入患者體內的血液中含有免疫活性淋巴細胞;(3)這些免疫活性淋巴細胞不能被受血者清除[5]。所以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極低,約為0.01%~0.10%,但死亡率高達84%~100%[6],一旦出現極難搶救,故目前該病以預防為主。國外從20世紀70年代就發現γ、χ射線可以有效破壞淋巴細胞活性,故射線輻照血液被認為是預防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唯一有效、可靠的方法。本研究中輻照組輸入124次血小板(共用血小板124單位),非輻照組輸入121次血小板(共用血小板121單位),均未發現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能與觀察的病例數較少有關。

輸血小板后出現發熱也是血液病患者輸血小板的一個并發癥,本研究中共發現6例。輸血后發熱是繼發性輸血反應,國內以免疫反應引起發熱比較多見。與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類似,射線輻照血液破壞淋巴細胞活性亦可以減少免疫相關發熱反應的發生。另外輸血后發熱極少部分患者是因為繼發細菌感染引起。與其他血液成分不同,血小板是在22±2℃下保存的。因此容易造成細菌污染。即使對血小板制品進行了細菌檢測,仍然有可能得到假陰性的結果。鈷60輻照滅菌法是近40年來發展的一種新的消毒滅菌工藝,其主要優點是節能、價廉,可以在常溫下消毒滅菌而不破壞熱敏性物質和易揮發成分,消毒均勻、穿透力強、時間短、速度快、操作簡單[7]。本研究發現輻照組發生細菌感染的例數明顯低于非輻照組,認為可能是因為血小板制品在鈷60輻照的過程中,γ射線對細菌也起到了一定的殺滅作用,從而降低了血小板制品的污染率。

過敏反應是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患者輸血小板的最常見的并發癥[8]。過敏反應臨床表現多樣,可表現為過敏性休克、皮疹、支氣管痙攣、血管性水腫等?,F有證據表明是血小板制品保存期間釋放的某些生物活性因子而不是血小板本身作為過敏原參與過敏反應[9]。王學謙[10]也指出各種血液成分在制備及儲存過程中,白細胞活化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如組胺、嗜酸性趨化因子、白三烯、髓細胞過氧化物酶等的釋放可引起過敏反應。血液輻照系統可以滅活血小板制品中殘存的白細胞,從而減少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一定程度減少過敏反應發生。本研究中非輻照組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高于輻照組。輸注輻照血小板可以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關于輸注有效率方面,本研究未觀察到兩組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但是國內某些研究顯示輸入輻照血小板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輸注有效率,因為導致血小板輸注無效的可能因素主要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兩類[11],而輸入輻照血小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發生免疫反應的概率,故而提高輸注的有效率[12]。

輻照血液在發達國家應用率已達30%~40%。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輻照血液已經被廣泛關注并使用。我國輸血治療過程中血液的輻照處理也逐漸被重視,尤其在高危人群中的使用已頗受重視。根據我站的供血情況,鹽城市臨床使用輻照血小板的比例逐漸上升。血液制品的輻照劑量以既能滅活淋巴細胞又能維持其他血液成分的功能與活力和最小的損傷為宜。FDA把輻照中心靶劑量定為25 Gy,其他部位不得低于15 Gy,歐洲學術委員會制定的輻照劑量為25~40 Gy[13,14]。本研究證明我站使用的HK-Ⅱ型醫用血液輻照系統(輻照劑量20~30 Gy)對血小板功能沒有明顯的損傷和質量改變,可以有效地誘導淋巴細胞的凋亡,減少活性淋巴細胞的數量,起到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不良反應的效果。同時血小板不會獲得放射性[15]。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160例病例血小板使用情況進行分析,本站使用的HK-Ⅱ型醫用血液輻照系統制備的輻照血小板在臨床效果上與非輻照血小板相仿,說明經過HK-Ⅱ型醫用血液輻照系統輻照的血小板并不影響血小板的輸注效果,且輸入輻照血小板的不良反應比輸入非輻照血小板發生率少。建議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降低的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嚴重受損或抑制的患者需要使用血小板時,如有條件均建議使用輻照血小板。

[參考文獻]

[1] 謝作聽,蔡雪嬌,鄭曉勇,等. 血液病患者輻照血小板輸注效果調查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2,25(9):858-859.

[2] 孫曉偉,郭海,解春生,等. 輻照血臨床應用的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1(33):62-63,69.

[3] 傅佳萍,蔡真,林茂芳. γ射線輻照對T淋巴細胞增殖及活性影響[J]. 中華血液學雜志,2003,24(8):436-437.

[4] 金宗驤,田兆嵩. 血液輻照預防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J]. 中國輸血雜志,2001,14(1):58-62.

[5] 徐偉,孫美貞. 輻照血液成分的臨床應用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5,12(31):107-110.

[6] Jawa RS,Young DH,Stothert JC,et al. 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in the lmmunocompetent patient:An on-going problem[J]. J Intensive Care Med,2015,30(3):123-130.

[7] 李計萍. γ線輻照滅菌法在中藥及其制劑中應用現狀和相關問題討論[J]. 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9):2078-2081.

[8] 王小平,馮瑩,朱躍輝,等. 輸血反應調查與建立血液預警系統的探討[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08,30(12):1900-1902.

[9] 張魯平,王同顯. 過敏性輸血反應發生機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9):1561-1563.

[10] 王學謙. 輸血不良反應的幾種類型及其機制[J]. 國外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2000,23(3):215-216.

[11] 張一瓊,楊晨敏. 輸注輻照血小板后血液病患者免疫參數變化的臨床觀察[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2,14(1):6-9.

[12] 李瓊華. 輸注輻照血小板后血液病患者免疫參數變化的臨床意義[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6):97-98.

[13] 華嵐,周小玉,許進明,等. 輻照成分血的臨床應用[J].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1,24(8):487-489.

[14] 何其通,余晉林,郭如華,等. γ射線輻照單采血小板功能及臨床應用研究[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4):390-391.

[15] 羅圓圓,陳麟鳳,馮倩,等. 25 Gy 60 Co 輻照對不同保存時間的機采血小板理化性質和凝血功能的影響[J].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5,23(5):1478-1482.

(收稿日期:2016-06-25)

猜你喜歡
不良反應
不同劑量黃體酮治療無排卵性月經失調的對比分析
鹽酸利托君治療28例先兆早產的臨床效果與不良反應
綜合護理干預對心臟瓣膜置換患者術后抗凝藥治療的影響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醫院集中監測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