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回顧與改革設想

2016-11-28 09:44石紅
商情 2016年40期
關鍵詞:財會會計制度準則

石紅

【摘要】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地勘單位得到迅猛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在日漸加快,其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對外投資規模也在不斷增大。然而地質勘查單位依舊執行的過去制定的財會管理制度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地勘單位日益市場化的發展需求。本文首先對地勘單位的財會制度發展歷程做了一個梳理,然后對其改革模式做了構想與展望。

【關鍵詞】地勘單位 會計制度 回顧 設想

現階段核工業地勘單位進行屬地化改革之后,單位性質由原來的中央直屬轉變為省屬事業單位,其性質依舊是事業編制,但是單位管理為企業化管理模式,單位資金來源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過去為國家全額財政撥款,改革之后由地方財政撥款與市場多種經營籌資共同組成,地勘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單位紛紛成立下屬單位,將業務觸角伸向更加廣闊的市場領域。

一、地勘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回顧

地勘行業是一國經濟的先行行業,地勘行業不同于一般行業之處為:地質勘探是一種生產活動,對象并非原材料,目的也并非對生產對象的形態做出改變。它的生產對象和目的是查明地下礦產資源情況的相關情況,因此這種行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地質勘探存在著兩種客觀可能性:如果探測到了礦源,在市場經濟背景中稱為有效成果;如果未探測到礦源則稱為無效結果。然而,即便是找到了礦源,也存在相應的風險。所以,從市場投資的層面來說,地質勘探行業是一種具有一定風險的行業。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找礦工作量逐漸的減少,國家對地勘單位的財政撥款也相應減少,為尋找生計,地勘單位日益將業務范圍向更加廣闊的領域延伸,原有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已經不能滿足地勘單位的發展需求,在這種背景中,財政部于1996年制定《地勘單位財務制度》,并修訂了《地質勘探會計制度》,更名為《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兜乜眴挝粫嬛贫取肥紫刃拚藭嫷仁?,在新的會計等式下,資產是負債與凈資產之和。其次增添了兩個會計科目:壞賬準備以及地質成果,在其余管理層面沒有做出實質性修正,這種制度沿用至今。

在1985年至1996年間,地質勘探單位的管理制度發生了許多重大改變:采用屬地管理模式;將地勘費保留下來,在管理屬地化的前提下作為基礎人員經費,以基數劃撥省財政的形式存在;不斷深化的市場經濟改革,促使部分地勘單位進軍采掘、制造、建筑等非地勘領域與行業;對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不僅沒有及時修訂,而且近年來改用事業單位財會編制模式制作年終財會報告。除此之外,各個行業的企業財務會計管理規章的發生了很大變化:1993年財政部在全國對《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分行業的財會管理制度進行推廣實施;自 1998年至2002年,財政部繼續頒布了十六項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準則;2006年2月15日在全國范圍內頒布了由1項基本以及38項具體準則構成的全新的企業財會管理體系,與國際通行的財會管理準則進行了接軌,并于2007年在上市企業率先試點施行,并在更大范圍內施行新準則。然而地質勘探單位財會管理制度依舊游離于企業財會管理準則之外,仍然施行1996年頒布的《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

二、地勘單位會計制度改革設想

現階段我國地勘單位財會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弊端,筆者認為有必要針對目前的行業財會管理制度進行改革,使其與企業財會管理準則有效接軌。具體流程為:對《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改革;制定并健全現有地勘單位財會管理準則,將其管理制度與我國財會管理準則體系深度融合。

(一)對現行《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修改

公益性地勘單位仍然施行事業單位財會管理制度,并且在這個基礎上編制財會報表。商業性地勘單位通常編制兩套報表,一套是享受國家事業費撥款的報表,這部分執行事業單財會管理制度,并在這個前提下制作財會報表;另一套為地質市場部分,這部分執行企業財會管理準則。作為一種臨時性、過渡性手段,能夠對現有地勘單位財會管理制度的會計科目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調整:對比企業財會管理與應用指南,結合地勘單位自身運營的實際需要與特點,對《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調整。

(二)制定和完善企業會計準則

(1)制定資源勘查會計準則。參照國際經驗,在目前執行的《石油天然氣開采準則》前提下,對地勘生產活動以及地質勘探成果的特征進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制定地勘財會管理準則,這套準則在內容上應當包含地址勘探財會管理準則的宗旨、適用范圍、會計處理與財會報表列示與披露等。

(2)研究地質成果的資產屬性,修訂有關會計準則。地質勘探成果是探礦權人運用合法勘探手段獲得的通過有關部門評審、鑒定、驗收的地勘報告、有效勘查信息數據資料總稱。地勘成果包含針對特定區域地質資源探明、調查信息數據、礦產資源地質信息數據 (礦產勘查地質資料、礦產開發地質資料),石油與天然氣以及煤層氣等地質資源的數據信息,海洋地質信息數據、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地震、物探、化探和遙感等數據信息,地質、礦產科學最新科研成果以及上述方面的整體數據信息,專項研究地質情況數據信息, 例如旅游、農業、天體、深部等地質數據信息,在形式上,地質勘探成果通常以書面報告圖表、文檔等形式呈現。

地勘成果是地勘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其目的為進一步利用與轉化。從這個角度來講,地勘成果本質上是一種存貨行為。地勘成果具有無形性、可辨識性、資本轉化性的特征,地勘成果的價值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性以及低流動性。因此,地勘成果兼具存貨與無形資產的雙重屬性與特征。但是不論哪一種屬性與特征,都需要一定的準則來規范。如果地勘成果是一種存貨行為,則包含一種無形的存貨;如果其是一種無形資產,那么理應包含以數據信息形式存在的無形資產。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地勘單位得到迅猛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在日漸加快,其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對外投資規模也在不斷增大。然而地質勘查單位依舊執行的過去制定的財會管理制度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地勘單位日益市場化的發展需求。因此,地勘單位應當明確其財會管理制度經歷的發展歷程,并針對其弊端積極做出調整。

參考文獻:

[1]許金柜.我國政府預算制度的歷史演進與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李汝鳳.我國稀貴金屬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研究[D].云南大學,2014.

猜你喜歡
財會會計制度準則
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政府會計制度與地勘單位會計制度銜接的若干思考
財會職業及教育的新挑戰
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探討
財政部發布四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發揮財會管理功能促進企業提高效益
新審計準則背景下審計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出路
“我與《財會學習》”大型征文活動
探析夾逼準則在求極限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