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正化瘀丸的制備工藝探討及治療大腸癌的藥理學分析

2016-11-28 09:12鐘光明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制備工藝大腸癌藥理學

鐘光明

摘要:目的 探討扶正化瘀丸的制備工藝及治療大腸癌的藥理學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給予西藥聯合扶正化瘀丸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西藥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療后生活質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結論 扶正化瘀丸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且其制作工藝較為簡單。

關鍵詞:扶正化瘀丸;制備工藝;大腸癌;藥理學

大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受當前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不良生活習慣和不良飲食習慣使得大腸癌的臨床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隨病情進展將累積多個器官,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細胞學檢查、組織學檢查等確診為大腸癌;患者預計生存期>3個月;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對象中男女比為35∶25,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1.2±4.5)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可進行比對研究,P>0.05。

1.2扶正化瘀丸的制備工藝 扶正化瘀丸的成分:天冬、山楂、烏梅各150 g,太子參、女貞子、枸杞子、墨旱蓮、雞血藤、麥芽、菟絲子、青皮、神曲各15 g,炙黃芪20 g,雞內金、豬苓、土茯苓、靈芝、莪術各10 g,甘草9 g[1]。將上述藥材進行烘干、配料、粉碎、混勻后,取上述藥粉,加入適量煉蜜,制成蜜丸,9 g/粒。制備結束后進行質量控制和鑒別。取0.5 g扶正化瘀丸,加入5 ml丙酮溶液(80%),振搖15 min,靜置后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取0.5 g黃芪對照材料按上述方法制成對照溶液,取上述溶液,使用薄層色譜法進行對比,保證扶正化瘀丸與對照材料色譜相同位置斑點顏色相同。進行質量測定時,使用黃芪甲苷作為對照品,取供試品和對照品溶液,置于硅膠G薄層板,取下層溶液顯色、掃描,測算兩種溶液的吸收度積分值,并根據《中國藥典》相關內容作為標準。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西藥常規治療,給予患者100-200 mg/次CF(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97),1次/d,375~425 mg/m2 5-FU(江蘇振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827),靜脈滴注,1次/d,治療5 d;樂沙定(Laboratoires Thissen,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70030)130 mg/m2,靜脈滴注,治療時間>2 h,1次/d,治療1次/4 w[2]。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加用扶正化瘀丸治療,2丸/次,2次/d,4 w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根據WHO標準,評定患者腫瘤狀況。完全緩解: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腫瘤基本消失;緩解: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腫瘤減??;穩定: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腫瘤基本無變化;進展: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腫瘤進一步惡化。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緩解率。使用karuafsry評價患者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本次研究所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數據資料的表述形式如下:正態計量資料→平均數±標準差(x±s);正態計數資料→例數(率);檢驗方法如下:正態計量資料→t檢驗;正態計數資料→χ2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P≤0.05。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

觀察組患者療后生活質量評分(81.4±10.5)分與對照組(70.1±10.4)相比明顯較高,t=4.188,P<0.05。

3 討論

大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患者發病較為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常表現為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相關癥狀,隨患者病情進展,將出現腹痛、便血、包塊、消瘦及相關全身性癥狀。西藥抗癌治療是當前治療大腸癌的常用方法,但其治療效果仍需提高。

中醫中將大腸癌劃為腸風、積聚、臟結等范疇,其是因不良飲食、良性病變進展、遺傳因素等相關因素致病[3]。扶正化瘀丸中黃芪、太子參等具有益氣補陽功效;女貞子、枸杞子等具有滋陰補血、降燥功效;菟絲子、靈芝等具有滋肝補腎、固本益氣功效;青皮、莪術等具有祛瘀止痛功效;豬苓、土茯苓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甘草具有扶中益氣功效[4-5]。扶正化瘀丸能有效促進患者西藥治療后機體扶正固本,緩解患者疼痛,并促進患者機體內平衡穩定,從而有效促進患者機體免疫力提升,提高抗腫瘤效果[6]。且靈芝、豬苓、莪術、女貞子中均含有相關抗癌成分,能有效提升患者抗癌治療效果[7]。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機體功能恢復更佳。

綜上所述,扶正化瘀丸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且其制作工藝較為簡單,可將其作為大腸癌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張莉,蔚紅華.扶正化瘀中藥治療肝纖維化大鼠的實驗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24-25.

[2]孫博.扶正化瘀膠囊與安絡化纖丸抗肝纖維化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8):1433-1434.

[3]胡敏濤,姚上志,張波,等.扶正化瘀膠囊對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肝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12):890-892.

[4]鄭偉,蘇立穩,趙寶麗,等.扶正化瘀膠囊聯合水飛薊賓膠囊治療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4例[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5,24(3):177-178.

[5]肖定洪,顧杰,蔡虹,等.扶正化瘀膠囊預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8):594-599.

[6]張云濤,張四喜,李焱,等.阿德福韋酯聯合扶正化瘀膠囊在抗乙肝病毒治療過程中的宿主免疫應答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6):48-51,54.

[7]楊瑞華,李芹,陳瑋,等.扶正化瘀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療效的Meta分析[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5,23(4):295-296.

編輯/羅茗柯

猜你喜歡
制備工藝大腸癌藥理學
基于藥理學分析的護理創新實踐探索
藝術藥理學
頭孢氨芐片劑的制備工藝研究
新型復合材料點陣結構的研究進展
藥理學原則在抗微生物藥給藥方案設計中的應用
大腸癌組織中EGFR蛋白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藥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初探
裴正學教授治療大腸癌經驗
C-erbB-2和CD34在大腸癌中表達及其臨床意義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