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增強檢查中臨床護理路徑的作用

2016-11-28 09:37劉喜肖煒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效果

劉喜 肖煒

摘要:目的 對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接受CT增強掃描診斷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實施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強掃描診斷的患者7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平均每組38例。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實施干預;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研究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實施干預。結果 研究組研究對象對CT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的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影像學檢查操作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出現造影劑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的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接受CT增強掃描診斷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實施干預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CT增強;效果

CT增強檢查屬于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檢查方式的一種,可以使正常組織器官與病變組織器官之間的對比度得到明顯增強,從而有效幫助臨床醫生對于病變進行更加準確和專業的判斷[1]。臨床護理路徑屬于全新護理管理模式的一種類型,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可以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2]。本次對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接受CT增強掃描診斷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實施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F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選擇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強掃描診斷的患者7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平均每組38例。對照組患者發病至入院時間1~14 d,平均發病時間(5.3±1.9)d;患者體重42~86 kg,平均體重(53.9±7.4)kg;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9.3±6.0)歲;研究組患者發病至入院時間1~12 d,平均發病時間(5.7±1.2)d;患者體重44~89 kg,平均體重(53.6±7.3)kg;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9.8±6.3)歲。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相關指標比較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實施干預;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研究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實施干預,具體措施包括:建立護理路徑小組,護士長為組長,主要負責對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和考核,制定護理路徑表,隨后嚴格落實,主要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預約 接收到CT檢查單后,與CT檢查室預約檢查時間,發放CNP表,講解相關知識與穿刺目的和方式,使其對CT增強掃描及注意事項有系統的了解,著重說明造影劑注射可能導致出現的不良反應。

1.2.2檢查前 充分了解患者基本資料,確定無過敏史,說明CT增強檢查優勢,消除患者思想顧慮。

1.2.3檢查中 根據掃描部位幫助患者擺放合理的體位,靜脈注射應該盡量選擇一些粗直的血管,指導患者調整呼吸,對穿刺部位進行固定,注射對比劑前應該適當注射生理鹽水,確保穿刺沒有任何問題之后,再注射相應的對比劑,在初期階段注射劑量應該控制在5~10 ml之間,速度不宜過快,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有不良反應出現,應該立即停止注射。

1.2.4檢查后 檢查完成后,囑咐患者休息30 min左右,對不適狀況進行觀察,如果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則可離開,如果患者的身體出現相關不良反應,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3]。

1.3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對CT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的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影像學檢查操作時間、出現造影劑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的人數等三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

1.4滿意度評價方法 在CT檢查全部結束之后通過不記名打分的方式,了解護理服務滿意度,100分為滿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分以上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上為滿意。

1.5數據處理方法 統計學分析均經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當P<0.05的時候認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則實施χ2檢驗。

2 結果

2.1影像學檢查操作時間 對照組患者CT增強掃描檢查共計操作(19.83±3.61)min,研究組患者CT增強掃描檢查共計操作(13.39±2.43)min,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對CT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的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對CT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的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為78.9%;研究組患者對CT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的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為94.7%。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出現造影劑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的人數 對照組患者在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有10例出現由于造影劑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達到26.4%;研究組患者在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有2例出現由于造影劑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達到5.3%。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CT增強掃描檢查具體指的是將造影劑注入到患者的靜脈系統中,在使其血管、器官、血管病變組織密度顯著增強的基礎上,對病灶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更加清晰的顯示??梢允拐=M織器官與病變組織器官之間的對比度得到明顯增強,從而有效幫助臨床醫生對于病變進行更加準確和專業的判斷。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對接受該項檢查的患者給予充分的重視和護理,這對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臨床護理路徑屬于綜合性護理模式的一種類型,主要倡導以患者為護理工作的中心,對其實施具有一定的預見性、計劃性的護理干預,對醫療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幫助,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護理服務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使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得到顯著提升[5-6]。

參考文獻:

[1]申曉春.臨床護理路徑在CT增強掃描檢查中的應用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47(5):622-624.

[2]劉芳.腦梗死患者實施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6):199-201.

[3]尹潔.探討CT增強檢查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26):151,154.

[4]丁曉莉,徐燕.對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4):79-80.

[5]李愛玲.臨床護理路徑在CT增強檢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234-235.

[6]張紅梅,狄雁鴻.CT增強檢查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5):174

編輯/周蕓霏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路徑效果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顱手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3D—DSA與3D—CTA成像在顱內動脈瘤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組合練習難度大,貼近實戰效果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