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動漫作品《野良神》看日本人的異界觀

2016-11-29 04:02張竹琳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130022
人間 2016年16期
關鍵詞:民俗學

張竹琳(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

從動漫作品《野良神》看日本人的異界觀

張竹琳
(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130022)

摘要:動漫作品《野良神》展現了一個多彩多姿的空間世界,更表現出日本人的異界觀。本文就《野良神》中的三個空間世界,即一岐日和等人類生活的空間,神明妖怪死靈生活的空間及黃泉國為研究對象,探究日本人的異界觀,為民俗學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關鍵詞:《野良神》;異界;民俗學

動漫作品《野良神》改編自安達渡嘉創作的同名神幻題材漫畫作品,制作公司由骨頭社(BONES)擔當。作品于2014年1月5日開始陸續在每日放送(MBS)、TOKYO MX、愛知電視臺、BS11等日本各大電視臺播出,在中國大陸的網絡播放權由愛奇藝取得。共兩季,合計24集,現已完結。不僅在日本,在中國也受到眾多動漫迷的追捧。究其人氣高漲的原因,不僅僅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更是其所表現出的日本文化的獨特魅力。本論文將從《野良神》中的神、靈及妖怪所處的空間世界來分析日本人的異界觀。

一、異界的概念

異界是指與人類所居住的世界相區別的其他世界,也就是人類日常生活之外的世界、領域。諏訪春雄對于“異界”的解釋:“所謂‘異界’從狹義講它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它與人間從事日常生活的空間相互重疊,也指漫延于人間日常生活四周的非日??臻g’?!睂ξ覀冎袊硕?,異界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是在日本文化中,卻是十分常見且為大眾所接受的。日本的傳統節日盂蘭盆會,就是為了祭奠祖先而設立的節日。日本人認為存在“彼岸”和“此岸”,所以在節日期間要燃起“迎火”迎接祖先從“彼岸”而來。另外,在日本,以異界觀為出發點展開的故事也很多,最為著名的就是《浦島太郎》,漁夫浦島太郎救下一只烏龜并放回大海,后來烏龜邀請太郎去龍宮以報答救命之恩,太郎受到龍女熱情的招待,臨別之際龍女送給他一個梳妝匣作為禮物, 并再三囑咐他不要打開,但他回到家鄉卻發現人世間已過三百年,他暗自想也許打開梳妝匣能再回到原來的世界,結果匣子一打開,太郎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這個故事體現了日本人對于海洋的異界觀及海洋信仰。日本人的這種異界觀不僅體現在古老的民間故事中,現在很多文學及影視作品都是利用這一概念進行創作的,人氣動漫作品《野良神》就很好地體現了日本人異界觀。

二、《野良神》中的異界

1.故事梗概。

在此岸與彼岸的交界處,八百萬神明和服侍他們的死靈——神器,以及被稱為妖的魑魅魍魎一同生活著。普通女初中生一岐日和因一起交通事故成為“生靈”,當她進入彼岸時,在此岸的身體屬于沉睡狀態,她的靈魂會長有一條尾巴,這是連接此岸與彼岸的關鍵。因這次意外她遇到了居無定所、沒有工作、自稱是“神”的夜斗。夜斗是沒有神社供奉的落魄神明,因為性格缺陷,導致手下的神器即死靈紛紛跳槽。他希望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神社,為了這個目的只身在此岸與彼岸間徘徊,為五元(日語中“五元”與“有緣”同音)的香油錢接受上至斬妖除魔,下至打掃衛生的各類委托 。

2.《野良神》異界中的神、靈及妖怪。

佐藤弘夫指出,日本是擁有八百萬神明的國家,這些神明的存在是日本文化的基礎?!兑傲忌瘛分袛盗孔疃嗟木褪巧?。除了主人公夜斗,其他的大小神明都有自己的神社,被此岸的人類所供養。神明夜斗為了擁有自己的神社,穿梭于此岸與彼岸,在此岸辛勤工作來賺取香油錢,在彼岸利用自己的能力斬斷一切魑魅魍魎。其實這些魑魅魍魎正是在此岸與彼岸的夾縫中生存。赤田光男同樣指出:作為“此世”與“異界”分界線的村與村的交界處是極度危險的空間,是妖怪與幽靈的出沒之地。筆者認為妖怪往往出沒于此岸與彼岸的交界處,為害人類。在《野良神》中,形象鮮明的神明有小?!獛矶蜻\及不幸的神明;毘沙門—日本武神,“七福神”之一。作品中出現的神明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擁有至少一個神器,只有擁有了神器才能對抗各種妖怪。他們的神器都是死靈。根據柳田國男的說法,人即使死了其靈魂也不會離開故土,而且還要在故鄉的大山深處處永遠守護著子孫的生活。不僅神明、妖怪,死靈一樣也是處在與人類不同的另一個空間?!兑傲忌瘛分泄适轮羞€出現了伊邪那美,這個日本神話中的母神形象,傳說因生完火神命喪黃泉,永居黃泉國不得解脫?!兑傲忌瘛芬匀齻€空間世界為故事平臺,包括一岐日和等人類生活的空間,神明妖怪死靈生活的空間及黃泉國。這三個空間都是相互聯系著的。

三、日本人的異界觀

日本人深信妖怪、神靈所生活的“異界”是存在的。在異界中,有天狗、山男、幽靈、妖怪、祖先神靈及各種各樣的神明存在。據學者王金林考證,在神話時代以前,日本常用“常世國”、“常世鄉”來表達仙人所在的神秘世界??梢钥闯?,異界觀是日本人的一種原始信仰。雖然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迷信,但是“異界觀”對于民俗學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如果去日本旅游的話,隨處可見的就是供奉神明的神社以及跟這些信仰有關的雕像及建筑物。根據日本人的異界觀可以看出日本人對待自然的態度,還可以為理解日本人的御靈信仰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探究日本人的異界觀對民俗學的研究發展也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川田稔著.柳田國男描繪的日本—民俗學與社會構想[M].郭連友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王金林.日本人的原始信仰[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

[3]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巖波書店.2006.

[4]小松和彥.日本人の異界観[M].セリカ書房.2006.

[5]諏訪春雄.日本的幽靈[M].黃強,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

[6]張慧.從千與千尋看日本人的異界觀[C].日本社會與文化研究.2014.

中圖分類號: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89-01

作者簡介:張竹琳(1990-),女,漢族,山西太原人,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民俗學
導言
民俗學如何融入新文科建設
對民俗學學科發展的回顧、反思與展望
民俗學的悲劇
——學院派民俗學的世界史縱覽
中日民俗學的早期交流
——何思敬與《民俗學手冊》的引進中國
新中國民俗學發展的歷史分期考述
抗日戰爭時期“自覺圖存”的民俗學術實踐
——以重慶中國民俗學會為中心的討論
面向“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學問
——現代日本民俗學的新動向*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俗學學科點簡介
論述類文本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