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學

  • 中國民俗學敬文學派
    璠一、引言中國民俗學學科的恢復、重建和發展,如果以1983 年中國民俗學會的成立作為里程碑,至今已經歷了整整40個春秋?;仡?0年來學科的恢復、重建和發展歷程,每一個參與中國民俗學學科建設的學人,都會有無限感慨和欣慰。這里所說的“恢復”,是對五四時代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的民俗學活動而言。因為20 世紀50 年代至80 年代初,將近30 年的時間,中國民俗學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學人紛紛改行,民俗學學科在中國大地上幾近消失;所謂“重建”是對“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

    民間文化論壇 2023年4期2023-12-25

  • 朝向當下
    問題。結合當下民俗學的研究路徑,啟發民俗油畫的創作方式,闡述民俗油畫如何與當代社會相結合。藝術家通過創作視野和油畫形式語言的轉變來拓寬民俗油畫的創作之路,吸引了更多的關注目光,有助于傳承和保護民俗文化。關鍵詞:民俗油畫;民俗學;觀察視野;形式語言;民俗精神當代中國的民俗油畫創作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獨特風格的領域。通過對傳統民俗文化的再現和詮釋,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藝術家對民俗文化的深入觀察和理解,而且向觀眾傳遞了豐富的歷史、社會和文化信息。民俗油畫作為一種藝術形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3年8期2023-10-09

  • 中醫類院校民俗學教學改革的相關問題
    ,重點分析了《民俗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在教材、教學形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結合中醫藥類院校的特色,從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層面提出了相關教學改革建議:編寫符合院校特色的教材教參,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豐富教學形式,突出課程的實踐屬性,提升學生的民俗素養及人文素質。關鍵詞:中醫藥院校 《民俗學》 課程改革民俗學是一門以民間風俗習慣為研究對象的人文科學,作為社會學的二級學科,無論是研究對象還是研究方法都具有明顯的交叉學科性質。通過此課程的學習,能夠幫助同學們較為詳盡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6期2023-07-10

  • 民俗視域下山西晉城民間面塑藝術研究
    要的社會價值。民俗學視域下的面塑不僅是單純的藝術造型或藝術情感表達,更是地方民眾文化歸屬、集體意識、社會秩序和群體認同的文化體現。文章通過實地調研,從民俗學視角出發,研究山西晉城民間面塑藝術種類與造型,深入探究當地民俗文化內涵。關鍵詞:民俗學;山西晉城;民間面塑;藝術發展中圖分類號:J5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3-00-030 引言“民俗藝術作為傳承性的文化表征,不僅體現民眾對生活藝術的追求熱愛,還符合社會共同群

    藝術科技 2023年3期2023-06-22

  • 導言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圍繞新文科與民俗學的發展機遇、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對民俗學的挑戰、新文科背景下的民俗學與民間文學、學位制度建設對學科發展的影響、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學本科教育可能性與教學實踐等問題各抒己見。此次會議是繼2001年鐘敬文先生倡議召開全國民俗學學科建設會議以來的又一次民俗學學科建設總結會。20年來,中國民俗學學科理論建設、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11-25

  • 民俗學如何融入新文科建設
    ,我個人始終在民俗學和民間文學調查研究、學科建設的第一線。2018年8月份,中共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這些不同學科的“新”,不僅是適應新時代的新形勢,而且在新學科內涵建設上展現出新氣象。其中的“新文科”概念,當時我非常不理解,不知道何為新文科,更談不上建設新文科了。新文科建設似乎跟我沒有什么關系,我也不是特別關心這個事情。2021年,教育部開始推行新文科的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的申報、評審,并且立項了一批新文科建設的項目,正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11-25

  • 民俗學學科發展的回顧、反思與展望
    學者回顧了中國民俗學的百年歷程,都強調了民俗學的初心。民俗學是研究民眾的學問,是人民文化的研究。民俗學是否構成學,在民俗學提出之初就有人提出疑問,現在仍然有人提出來,這并不奇怪。有學者回顧了鐘敬文先生的民俗學學科體系建構理論,討論了民俗學學科建設跟學術的關系,民俗學學科建設跟學術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也有學者做了很好的闡釋。當然,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側重。但無論怎樣,民俗學從100年之前由幾位學者提倡或者實踐,到20世紀30年代由一些學者提出理論,到1949年之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11-25

  • 民俗學的悲劇 ——學院派民俗學的世界史縱覽
    便大聲疾呼日本民俗學的危機,恐怕也是枉然。早在30多年前,已有學者悲嘆民俗學的“不幸”(1)大月隆寛:《民俗學という不幸》,青弓社,1992年。,哀悼其“落日”降臨(2)山折哲雄:《落日の中の日本民俗學》,《フォークロア》1995年第7號。。與當時相比,如今的日本民俗學并沒有多少起色。更確切地說,日本民俗學的“不幸”與“落日”日益加劇,暮色已深沉。民俗學這門學問(discipline)正逐漸消失于日本這一舞臺,至少,退出學術界(academism)已在所難

    民俗研究 2022年3期2022-11-21

  • 新疆民間文學推進文化認同實踐研究
    話;民間文學;民俗學;文化認同[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2)04—0139—08[作者簡介]路童越,女,兵團黨委黨校(行政學院)民族宗教學教研部教師,研究方向:文化人類學與民俗學。新疆雜話是新疆人民集體創作的民間口傳文學,普遍流傳于新疆地區,采用新疆漢語方言講說,以諺語、俗語、歌謠、順口溜和幽默小故事為主,篇幅相對短小,但內容雋永豐盈。作為脫胎自民間的草根文學,新疆雜話

    兵團黨校學報 2022年4期2022-11-17

  • 中日民俗學的早期交流 ——何思敬與《民俗學手冊》的引進中國
    871]日本的民俗學概論,當以柳田國男(1875—1962)的《民間傳承論》(1934)和《鄉土生活研究法》(1935)最為有名。這兩本著作不僅在當時是蓬勃發展的民俗學運動的理論支柱,而且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都被視為日本民俗學唯一的理論基礎。但說到日本最早的民俗學概論,則應是1927年岡正雄(1898—1982)的譯著《民俗學概論》。其原著是英國民俗學協會會長班妮女士(C.S.Burne)在高莫(G.L.Gomme)著《民俗學手冊》()基礎上大幅度修訂

    名作欣賞 2022年21期2022-03-12

  • 淺談民俗與文化
    志群關鍵詞: 民俗學 ?民俗事像 ?民俗文化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3-民俗是一個民族長期形成的風尚和習俗等的總稱。它包括民間風俗、習慣、信仰和各種口傳文學,如神話、故事、謎語、諺語、歌謠,以及節日、典禮、傳統游戲、藝術、手工藝等等。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抖Y記·王制》云:“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3期2022-02-22

  • 新中國民俗學發展的歷史分期考述
    的歷史拐點反思民俗學的發展歷程起步于20 世紀初期的中國現代民俗學,經由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院校和眾多知名學者的參與和不懈努力,在北京、廣州、杭州、福建、云南、貴州、重慶、延安等地聚集了大批多學科的學者開展中國民俗學和民間文學的調查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民俗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發展和對外交流都有長足的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40 年來,中國經歷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民眾生活改善、社會發展進步給中國民俗學的理論創新、學

    民間文化論壇 2021年6期2021-11-25

  • 粵東粵北飲食文化對比
    研究對象,運用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的理論,通過田野調查與文獻資料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兩地飲食文化進行對比研究,旨在闡明兩地飲食文化的差異,挖掘其背后的飲食觀念,并試圖為傳承與推廣兩地特色飲食文化,帶動兩地飲食經濟發展提供可由之路?!娟P鍵詞】 民俗學;飲食文化;比較研究;粵東;粵北【中圖分類號】TS9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3-0104-03基金項目:2020年度北京師范大學珠

    今古文創 2021年43期2021-11-21

  • 探索邁向現代民俗學之路
    展,東亞各國的民俗學相繼出現了進一步關注當下民眾日常生活的新趨向和新發展,同時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諸如傳統的學科理念、范式、方法和問題意識在全新的學科生態環境中如何順利轉型等。民俗學這一學科在現代化、全球化與城市化發展帶來廣泛影響的現代語境下有諸多局限,對此需要進行新的理論和方法的建設。因此,我們需要思考面對高度復雜的現代社會,現代民俗學可以有哪些作為?如何把當下學科發展的困境轉化為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的機會?如何在借鑒其他學科方法進行研究的同時,保持民俗學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04-17

  • 轉譯、聚訟與融通
    相關理論為中國民俗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和參照,而對概念本身的預設框架保持警惕,對其進行重新界定或結合其他術語進行創新,在限定條件下開展謹慎探討,汲取他國理論之長,搭建符合中國本土的學術話語體系,可視為中國學者在母題本土化歷程中探索出的融通之道。關鍵詞:母題;譯介;民俗學;學科史中圖分類號: 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 - 621X(2021)06? - 0098 - 10列數民俗學的關鍵詞,母題總能在聚訟焦點中占得一席之地。作為從外國引入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1年1期2021-03-30

  • 文學類專業民俗學課程教學芻議
    一方面在于強調民俗學的交叉學科特征,并將之視為文學類專業學生相關教學的工具和路徑,另一方面在于開拓文學研究的民俗學視野。相應的是,作為一名文學類專業民俗學課程教師,至少應該保證兩個方面的平衡:一方面,大可不必囿于人為劃定的學科分野,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仍要凸顯“民俗”之為“學”。關鍵詞:民俗學 跨學科 方法論民俗學作為一門學科,其招生面向研究生。目前,諸多高校的文學、社會學等專業面向本科生開設民俗學課程,課程名為“民俗學概論”或“中國民俗學”等。一般來說

    文學教育 2020年11期2020-12-14

  • 抗日戰爭時期“自覺圖存”的民俗學術實踐 ——以重慶中國民俗學會為中心的討論
    共和國成立前的民俗學史分期問題,學界觀點不一。相對于北京大學歌謠學運動、中山大學民俗學會以及杭州中國民俗學會,重慶中國民俗學會受關注程度較低,研究成果也較少。由于抗日戰爭爆發,民族艱難求存,戰火硝煙湮沒了此時中國民俗學會所做的工作,中國民俗學歷史分期常忽視這一階段,以致重慶中國民俗學會的成立及其活動在民俗學學科史上往往一筆帶過。重慶中國民俗學會的成立及開展的工作,與20世紀30年代重慶地區的民俗學、杭州時期的民俗學和中山大學時期的民俗學發展息息相關。因為得

    民俗研究 2020年6期2020-12-02

  • 面向“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學問 ——現代日本民俗學的新動向*
    下之學”的現代民俗學如何面對當今社會?如何了解當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些問題與當今社會的劇變有著密切關系。城鎮化導致鄉村社會的民俗文化逐漸消失,商業化與市場化也使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變成消費社會,互聯網等的高度信息化也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與觀念。并且,隨著當代社會的巨變,傳承母體(即傳統村落)逐漸解體,甚至傳統文化也逐步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已經進到“后傳承時代”,(1)參閱劉曉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后傳承時代民俗學“日常生活”轉向的一種路徑

    文化遺產 2020年3期2020-12-01

  • 中日喪葬禮儀中的信仰與禁忌對比
    ;信仰與禁忌;民俗學引言:我國古代有祭祀、冠婚、賓客、軍旅、喪葬“五禮”,亦有成語“冠婚喪祭”,現代民俗學觀點又將人生禮儀劃分為“生、冠、婚、喪”四個重要部分,而日本在吸收我國文化的同時也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冠婚葬祭”四大人生禮儀??梢?,“喪”、“葬”禮儀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過比較中日喪葬禮儀的信仰與禁忌,嘗試從民俗視角對其文化內涵進行對比分析,從而追溯各信仰和禁忌產生的原因。一、中國喪葬禮儀中的信仰與禁忌“喪”,意為失去,是通過借用我國殷商時期甲骨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5期2020-11-08

  • VIPP教學法在民俗學教學中的運用
    蘭[摘 要] 民俗學是高等學校文科專業的專業大類選修課,常常會遇到學生興趣不高情況。以可視性、參與性為原則的VIPP教學法可利用好有限的課時,最大限度地展示民俗學豐富精彩的面貌,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提升自主、參與和探究式學習的能力。[關鍵詞] VIPP教學法;可視性;參與式;民俗學[作者簡介] 楊 蘭(1964—),女(苗族),貴州雷山人,文學學士,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學和民俗學。[中圖分類號]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35期2020-09-14

  • 反思與超越:日常生活視域下“民俗體育”的再認識
    認識時,以本土民俗學的日常生活轉向為鏡鑒,評析了國內三個高被引“民俗體育”概念,討論了何謂“民俗體育”之“民”與之“俗”,同時結合概念在國際學術領域進行傳播的需要,提出“民俗體育”是“源自并依附于公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類型化和模式化的體育事件”。最后,就“日常生活”視域下的學科定位、學科研究的關注點、如何進行研究等問題進行了簡要討論。關鍵詞:日常生活;民俗學;民俗體育;公民;再認識中圖分類號:G80-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76(20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20年6期2020-06-15

  • 生活中的信仰與信仰中的生活
    。如果真要探究民俗學,走進民俗學,那么就不應當忽略民間俗信這一重要分支。通過梳理民間信仰研究里關于“俗信”的概念,結合社會文明發展動態,把握民眾的內在精神文化和支柱來源,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個發展歷程。之所以進行俗信研究,是為了論證其存在的合理性,填補民間俗信在民俗學領域的空白并為之不斷擴展現存和未來發展空間。關鍵詞:俗信;民俗學;原始信仰;宗教;網絡俗信前言:在現今民俗學研究里,民間俗信作為民俗學的重要分支,是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人們精神世界與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2020-05-26

  • 民俗學視野下奈曼旗廟屯民俗村發展研究
    策?!娟P鍵詞】民俗學;廟屯民俗村;民俗文化;保護傳承中圖分類號:G127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217-02一、鄉愁文化博物館——廟屯民俗村廟屯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清朝初期,奈曼旗王府委派圖斯拉格其幫助赤峰敖漢旗王爺“鎮剿”,為了感謝和紀念這份恩情,敖漢旗王爺出資在現在廟屯村的位置上修建了一座廟,取名為“圖斯拉格其蘇默”,“蘇默”蒙語意為“廟”,后人隨之將該村稱作“廟屯”。該村位于內蒙

    戲劇之家 2020年9期2020-04-10

  • 胡塞爾與民俗學的普遍性訴求
    門看的學問,而民俗學則是一門看與聽并重的學問。因此,現象學的先驗還原和本質還原方法有助于還原出民俗學的普遍性訴求,這最明顯地體現為能夠啟發民俗學者反思并返回生活世界,使其進一步認識到學科的整體性、內在統一性和普遍性訴求。胡塞爾現象學的嚴格性和邏輯上的窮根究理精神也有助于民俗學者逐漸學會把論證學理上的真確性和普遍性當作撰寫學術論文的根本旨歸,并且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民俗學的學術品格。關鍵詞:現象學;民俗學;胡塞爾;實踐民俗學;中國民俗學中圖分類號:C953文獻

    閱江學刊 2020年1期2020-03-17

  • 民俗學視角探析水族舞蹈動律
    關鍵詞:水族;民俗學;水族舞蹈;舞蹈動律注: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2019zc100)研究成果。一、水族文化概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是全國水族人口最多的縣,也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該縣的水族人口數量超過全國水族總人口的60%,擁有獨特的“三都水族文化”,水族文化在該地區得以完整、集中地體現。水族文化體現在許多方面:水族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水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水書則是水族古老文化的傳承;水族擁有

    大觀 2020年10期2020-01-25

  • 民俗學視野下安全意識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而不斷演變,以民俗學為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人類對災難的防范和遏制方式,探究不同時期安全意識的傳承變遷,分析其變遷模式和路徑。立足于理論研究、防災救災和安全管理三方面,對安全意識進行現實應用,并提出安全意識的有效發展途徑。關鍵詞:民俗學;安全意識;傳承;發展中圖分類號:G85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16-0032-03安全伴隨著人類發展全過程,是自然界發展的產物,具有較強的社會性。而安全意識既是人腦的機能,也是對客觀存在的

    海外文摘·學術 2020年16期2020-01-11

  • 改革開放語境下的中國民俗學
    放語境下的中國民俗學,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民俗學作為獨立的社會學科,關于它的恢復和發展,一代學者有一代學者的擔當和責任,有開拓更應該有繼承和發展。40 多年來,中國民俗學伴隨改革開放步伐,經歷了恢復、重建到繁榮發展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中國民俗學人都做出過自己的努力,貢獻了自己的智慧。中國民俗學,如果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和北京大學“歌謠運動”算起,以至后來被作為一種新的學術概念提出,大約經歷了將近百年的歷史。百年中最輝煌的時期,恰恰是改革開放的40 年。40

    非遺傳承研究 2019年1期2019-12-15

  • 民俗學的未來與出路
    東瀛論劍:日本民俗學的巔峰對決2010年7月31日,這是一個注定會被未來的日本民俗學史記載的時刻,在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召開了一次題為《超越福田亞細男:我們能夠從“20世紀民俗學”實現飛躍嗎?》的學術論辯會。論辯雙方分別是“日本民俗學會”前會長福田亞細男(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名譽教授),以及日本“現代民俗學會”新銳代表菅豐(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論辯是由菅豐策劃的,以“現代民俗學會”和“女性民俗學研究會”的名義聯合舉辦。論辯會出乎意料地達到了105

    民間文化論壇 2019年2期2019-12-15

  • 貧困、反貧困與民俗學研究思考
    產的重要領域。民俗學具有認識和理解貧困問題的獨特維度,應當將貧困問題納入研究視野,從學科立場出發,積極探索參與貧困治理的路徑,實踐學科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及時代擔當?!娟P鍵詞】貧困;貧困治理;民俗學;參與路徑【作 者】張翠霞,云南大學滇西發展研究中心講師。云南昆明,650091?!局袌D分類號】F127.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19)04-0136-007選題的由來多半來自日常工作實踐。2013年以來,由于工作需要,筆者開

    廣西民族研究 2019年4期2019-11-22

  • 民俗學視野下甌南地區非典型古村落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漸遠去。本文從民俗學的視角,分析甌南地區非典型古村落風貌特征和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研究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與發展非典型古村落,探索保護與傳承非典型古村落文化在當下對新農村建設的現實意義?!娟P鍵詞】民俗學;甌南地區;非典型古村落;文化傳承【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引言典型傳統村落定義為歷史遺跡保留較為完整,如建筑,環境、村落等,且民風民俗依然延續的村落。非典型村落相對于典型村落而言歷史古跡保存較少,村落結構破壞較為嚴重。對于“古村落保護的概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5期2019-10-21

  • 基于民俗學視域分析西藏民俗文化發展
    此相關人員要涼民俗學的特性充分展現,有效的加強西藏民俗文化理論的轉化情況,以此達成可運用式民俗文化研究,為西藏民俗文化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關鍵詞:民俗學;民俗文化;西藏一、引言民俗文化是我國西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西藏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累積、傳承、創新的一類生活形式。而民俗學是將民間風俗視作為一種群體性習慣通過將各地區人民生活習慣展開研究的人文科學。西藏位于我國青藏高原的西部與南部,自身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西藏個民族創造了獨特的西藏民俗文化。二

    藝術大觀 2019年28期2019-10-20

  • 貴州苗族民間捉魚游戲的民俗學解析
    民健身;捉魚;民俗學中圖分類號:G852.9?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4.024在苗族圖騰中魚文化濃厚,苗族姑娘的服飾、背帶等,苗族人們的房屋門檻上等都會有著魚形圖騰,它象征苗族人民對吉祥美好的向往,也寄托著鎮邪避災的愿望。捉魚游戲是貴州苗族的一種民間風俗,在苗族地區傳承已有千年,但各地的意義又大不相同。有的地方起源于原始集體漁獵,有的地方起源于孟春男女郊游。文章借助民俗學研究方

    體育師友 2019年4期2019-10-08

  • 東北大秧歌中隊形的芻議分析
    中隊形的變化與民俗學進行的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關鍵詞:中國民族民間舞;東北大秧歌;東北地域文化;民俗學東北地區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較多,文化交融繁雜的特殊地域,有著獨特的民俗文化。在東北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影響下,逐漸形成了現今的東北大秧歌形式。固有的滿族秧歌文化與中原移民帶來的山東秧歌、河北秧歌的交融,創造出了具有東北地域民俗文化的東北大秧歌。同時秧歌文化也是受到漢滿文化、薩滿文化、移民文化、說唱文化的影響,并不斷進行彼此吸收、融合、發展,逐漸

    藝術大觀 2019年12期2019-09-28

  • 當代民俗學前沿思想動向呈現
    比深沉的情感。民俗學通過對特定地域和人群模式化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的觀察,考察這個地區的文化底蘊與內涵,在人文科學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處在不同社會文化語境下的民俗學也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研究重點和方向?!?span class="hl">民俗學前沿研究》(商務印書館2018年3月出版)集結了日本知名民俗學家福田亞細男教授與中國著名民俗學家劉魁立教授等8位主講人的課程演講講義。諸位學者在該書中對日本民俗學的發展歷史和當下趨勢、民俗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常生活實踐以及鄉愁文化之間的關聯展開了廣泛

    中國出版 2019年7期2019-01-28

  • 論述類文本閱讀
    民俗學是研究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人民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在過去某些學者看來比較狹窄,僅限于民謠、民間故事、民間信仰及某些比較古怪的風俗;現在比較廣闊,如物質生活(衣、食、住、行等)、社會組織(家族、村落及各種固有的民間結社)、歲時風俗、人生禮儀以及廣泛流傳在民間的一切技術、文化等。民俗學的主要任務是用實地調查的方法,把長時期被蔑視、被抹殺的民族基層文化資料收集起來給以科學整理,進行精密分析、論證,揭示產生的社會原因,生長、消亡及傳承、傳播的規律,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18年2期2018-02-24

  • 總括*
    能從“20世紀民俗學”實現飛躍?》這一副標題提起了問題。在這一階段,我想我們的討論還未達成超越福田亞細男先生。如果用福田先生的想法來說的話,我想也就是:“你們提出新民俗學來,再拿到我這(討論)”。正如福田先生的想法,我想我們仍處于必須提出讓福田先生認同或福田先生不能否認的新民俗學的階段。在20世紀民俗學中,其實是把所謂的歷史民俗學民俗學自身置于了歷史學的地位。為此,用歷史民俗學這一形容或表現是有問題的,所以提出新民俗學代替所謂的歷史民俗學,才有可能“超越

    民間文化論壇 2018年4期2018-01-23

  • 民俗學的實踐問題*
    別策劃關于日本民俗學何去何從的兩代人之間的對話——日文版全書譯文呈獻20世紀民俗學在其學科起步之時,提出“學問救世”的目標,并以“經世濟民”為標榜,像宮本常一這樣的實踐派民俗學者輩出。此外,眾多的民俗學者在學校、博物館等文化公共機構展開與社會密切關聯的活動。但是,隨著20世紀50年代學院派向民俗學的滲透,這種實踐性的目標和活動受到了輕視。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20世紀民俗學的21世紀化,福田氏指出了民俗學的實踐的必要性。亦即恢復野的學問的精神,帶著危機意識投

    民間文化論壇 2018年3期2018-01-23

  • 民俗學的國際性的問題*
    勤 譯20世紀民俗學在學院派的進展中喪失了國際性,或者說存在著偏向于亞洲的問題。20世紀民俗學為什么會變成如此內向型呢?還有,現在以世界規模的“民俗學(以及與此相當的學術領域)”的交流已經開始,但其中,日本的20世紀民俗學孤立感卻加深了。而另一方面,福田先生在這20年以來,通過在中國進行的調查研究等,豐富了與中國的國際交流經驗。并且,福田先生提出在20世紀民俗學的21世紀化過程中,構想超越一國民俗學、不把歷史形成單位固定于民族、國家的民俗學的必要性。這雖然

    民間文化論壇 2018年1期2018-01-23

  • 歷史民俗學
    趙世瑜歷史民俗學是20世紀下半葉主要由中、日、韓等東亞國家的民俗學者提出的一個研究概念。由于各自的表述及其所代表的理念各有所異,而在歐美學術界也很少出現historical folklore這個術語的使用,與historical sociology或historical anthropology這兩個相近的術語得到相對普遍使用不同,即使在提出和論證了這個概念的中、日、韓三國民俗學界,在研究中使用這個概念的也不普遍。因此,這是一個尚無普遍認同的定義、需要在學

    民間文化論壇 2018年2期2018-01-23

  • 中國首部《中國民俗學年鑒2015》發布
    中國首部《中國民俗學年鑒2015》發布◎王穎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中國民俗學會共同編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俗學年鑒2015》新書發布會于今日上午在京舉行。這是中國民俗學界首部年鑒,旨在系統記錄學科發展歷程,展示優秀成果,使民俗學獨立于中國學術之林。年鑒共143萬字,主要對2014年,國內民俗學界在理論方法、神話、史詩、傳說、故事、民間戲曲與曲藝、歌謠、民間藝術、物質民俗、人生儀禮、社會組織民俗、節日、民間游戲、旅游民俗、少數民族民俗

    閱讀時代 2017年2期2017-11-13

  • 民俗學的方法問題
    著 趙彥民 譯民俗學的方法問題[日]福田亞細男 菅豐 塚原伸治 著 趙彥民 譯繼上期刊登了福田亞細男、菅豐、塚原伸治合著的《超越“20世紀民俗學”:我們從與福田亞細男的討論中學習什么?》全書正文《課題1》譯文《民俗學的定義問題》(陳志勤譯)。本期將繼續分期刊載該書的正文《課題2》譯文《民俗學的方法問題》(趙彥民譯)和及《課題3》譯文《傳承母體論的問題》(彭偉文譯)兩篇。包括“民俗學的理論危機”“歷史認識的新方法是什么?”‘“歷史、再見’之后有取而代之的方法

    民間文化論壇 2017年6期2017-01-28

  • 中國現代民俗學概論的基本思想及其影響
    劉鐵梁中國現代民俗學概論的基本思想及其影響劉鐵梁中國現代民俗學概論的最初醞釀,是以1928年《民俗》周刊上有關民俗學性質等問題的討論為起點,經過譯介國外人類學派的著作到獨立進行思考,當時的民俗學者形成了關于民俗學概論的一些深入認識。經過40年的停頓,在上個世紀80年代民俗學恢復建設之初,民俗學概論的書寫在接續歷史的基礎上取得了收獲。鐘敬文主編的《民俗學概論》具有建設和規范的意義,包括“生活文化”的民俗定義和民俗文化分類體系都影響了眾多民俗學者的研究和社會對

    民俗研究 2017年3期2017-01-28

  • 民俗學”是什么*
    著梁 青譯?“民俗學”是什么*[日]島村恭則著梁 青譯世界上的民俗學不止一種。在眾多民俗學中,“日本民俗學”是怎樣形成又是怎樣發展至今,今后的“日本民俗學”,或者用更普遍的說法——“民俗學”究竟應當以怎樣一種方式存在,是本論所關心的內容。在全球化語境下,民俗學的作用越來越大。在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浪潮洶涌來襲的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人們應當如何面對和接受,并在這股浪潮中生存下去。這種生存的智慧在民俗中又是怎樣體現的。是民俗學需要解決的一大課題。民俗研究

    文化遺產 2017年1期2017-01-28

  • 《超越“20世紀民俗學”: 我們從與福田亞細男的討論中學習什么?》序 言
    策劃 關于日本民俗學何去何從的兩代人之間的對話——日文版全書譯文呈獻《超越“20世紀民俗學”: 我們從與福田亞細男的討論中學習什么?》序 言[日]菅 豐 著 趙彥民 譯主持人語從本期開始,將分期連續刊登由福田亞細男、菅豐、塚原伸治合著的日文著作《「二〇世紀民俗學」を乗り越える―私たちは福田アジオとの討論から何を學ぶか?(超越“20世紀民俗學”:我們從與福田亞細男的討論中學習什么?)》(福田亞細男、菅豐、塚原伸治著,巖田書院,2012年)的全書譯文,日譯漢的

    民間文化論壇 2017年4期2017-01-27

  • 民俗學的衰頹而悲哀的福田亞細男*
    彭偉文 譯為民俗學的衰頹而悲哀的福田亞細男*彭偉文 譯前 言菅:讓我們開始《(討論)超越福田亞細男——我們是否能從“20世紀民俗學”實現飛躍?》。這次以“超越”為題的研究會,可謂名副其實的“僭越”。福田先生能來參加,實在是感激不盡。今天的研究會,正如研究會簡介所說,并不單單是福田先生的演講會。不是演講會,而是我們提出問題,請福田先生來回應,并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把討論引向深入的一次研究會。為了深入討論,我們列出了長達9頁的課題和提問要項,應該已經發到各位的手

    民間文化論壇 2017年4期2017-01-27

  • 近十年來中國民俗學轉型的思考
    )近十年來中國民俗學轉型的思考高艷芳(安陽師范學院,河南安陽455000)中國民俗學正在經歷轉型困境。近十年來,關于中國民俗學轉型的研究越來越廣泛,這一時期的研究在承繼20世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當下的社會轉型,指出了中國民俗學的困境及其應對的策略。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開展,對于民俗學學科發展的影響也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中國民俗學的轉型,展現了當代民俗學者的擔當意識及其思辨性的思維特征,但其間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操作性的欠佳和重復研究的頻發。從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3期2016-03-15

  • 特別策劃“日本民俗學 ——形成、發展和展望”福田亞細男系列民俗學講座
    特別策劃“日本民俗學 ——形成、發展和展望”福田亞細男系列民俗學講座主持人語2016年4月13日至4月20日,應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與民俗學系之邀,日本著名民俗學家福田亞細男教授于北師大進行了題為“日本民俗學——形成、發展和展望”的系列講座,為國內學界獻上了一次學術盛宴。福田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民俗學家,中日民俗學交流的代表性人物。31年前,1985年3月,福田先生第一次來到中國進行民俗交流,來北師大見到了鐘敬文先生,那時福田先生44歲,鐘先生82歲。一

    民間文化論壇 2016年4期2016-02-02

  • 中國民俗學會2016年會成功舉辦
    中國民俗學會2016年會成功舉辦11月5日,由中國民俗學會主辦,南京農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江蘇省民俗學會承辦的中國民俗學會2016年會在南京農業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5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會場。中共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盛邦躍,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朝戈金、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江蘇省民俗學會副會長、著名畫家季全保等出席本次年會開幕式。會上,

    民間文化論壇 2016年6期2016-02-02

  • 民俗學的學科地位與社會責任①
    100871)民俗學的學科地位與社會責任①段寶林(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 100871)民俗學是1918年以來由西方引進的洋科學,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但仍然未能取得獨立的學科地位。問題何在?本文試圖作一些具體的探索。筆者認為,食洋不化、未密切聯系中國實際是主要原因。搞“清高”的純學術,遠離社會生活,漠視社會責任,必然不會受到社會重視。民俗學的生命力在于重視為社會服務的自覺性,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崇高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迫切需要進行理論創新,從民俗是“原始

    山東社會科學 2011年3期2011-04-12

  • 民俗學研究的新篇章——讀袁文海新著《現代民俗學新論》
    在社會科學中,民俗學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1846年,英國學者湯姆斯(W.J.Thoms)正式提出了“Folklore”(“民俗學”)這個學術名稱,由此奠定了這門學科的基礎,1878年成立的英國民俗學會(Folklore Society)則是這一領域的最早研究機構。民俗學傳入中國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在科學和民主觀念的引領下,“五四”時期的一代學者開始轉變視角,深入挖掘民間文化遺產,重新審視和評估民族文化,民俗學的研究亦隨之蓬勃興起。中國現當代的學者

    城市學刊 2011年6期2011-04-01

  • 歷史民俗學建設的意義、實踐與規劃
    學院教授)歷史民俗學建設的意義、實踐與規劃蕭 放(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一、意義與方向歷史民俗學民俗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民俗學是研究歷史上的民俗事象與民俗理論的學問。歷史民俗學是具有世界文化意義的新興學科,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注意對歷史民俗學的研究。歷史民俗學在中國尤其具有民族文化建設與學術建設的現實意義。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有著西方國家無可比擬的、豐厚的歷史民俗文獻傳統,同時,當下的中國又面臨著走向現代、融入世界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歷史民俗學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6期2011-03-19

  • 民俗學的學科定位與學術對象
    社會學系教授)民俗學的學科定位與學術對象高丙中(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作為民俗學人,我們不滿意民俗學的現狀,我們批評國家沒有給予民俗學應有的位置,我們對民俗學可以為國家的學術事業和文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充滿期待。所以,我們冀望把民俗學納入國家的學科建設項目,通過民俗學的發展來雙贏、多贏地回應各方面的期待。我們在這里談民俗學的學科建設問題,主要是想尋求路徑去解決民俗學在國家的學科體制中的位置問題。一個學科在國家體制中的位置固然首先取決于它的學術成就,但是它與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6期2011-03-19

  • 民俗學與民間文學的相互關系和相對位置
    人文學院教授)民俗學與民間文學的相互關系和相對位置黃 濤(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民俗學與民間文藝學(或稱“民間文學”)的關系及其處理方式是民俗學學科目錄設置與修訂工作的焦點問題,所引起討論最多,爭議最激烈,解決起來也最棘手。這涉及多方面的問題,不僅僅涉及到自身學術內涵和與其它學科協調問題,還涉及到相關的機構設置、人事制度、行政管理等問題。建國以來民俗學與民間文藝學的學科歷史發展進程已經造成了大部分民俗學師資的院系歸屬與學科目錄中的專業歸屬不一致的狀況,比如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6期2011-03-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