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本真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2016-11-29 04:02邸紅恩河北省唐縣王京鎮東沿村小學河北唐縣072350
人間 2016年16期
關鍵詞:創設情境新課標教學質量

邸紅恩(河北省唐縣王京鎮東沿村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

回歸本真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邸紅恩
(河北省唐縣王京鎮東沿村小學,河北 唐縣072350)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程標準得以逐步貫徹和實施。新課標下,教師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需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本文主要闡述和分析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課堂教學中合理創設情境的重要性,提出教師應吃透教材,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要求教師能夠帶領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的體系,注意整理知識,加強對知識的探究性行為,回歸本真課堂,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標;創設情境;教學質量;整理知識

引言: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許多傳統的教學模式亟需轉變,小學數學教學會發生極大變革,但在變革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而這些需要相關教師在實踐中找到恰當的方式進行解決。由于一些教師在對新課標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離,導致其將新課標理念運用于實際教學中時出現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一定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實踐中對教學方案不斷優化,直至與新課標要求能夠完美的契合,最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師創設情境,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換言之,其教學對象為小孩子。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處于該年齡段下孩子的特點,來實施針對性教學。一般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具有多動好動且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特點,教師應制定相應教學方案來克服學生的這些缺點。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只有將好的方法和好的態度變為學生好的習慣,才會使學生終身受益。站在小學生的角度考慮,培養一個良好的聽課習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也能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還應多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讓知識點以一種更加具體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視野中,在充分吸引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進而對知識產生較為強烈的興趣,在長期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勤記筆記和做好課堂知識相關記錄的習慣。例如,學生在學習平面圖形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相關情境,結合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呈現出不同顏色,不同樣式,并且與實際生活相關可感可觸的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以及菱形等等。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自己認識的圖形講給其他同學,最后總結出大家都存在疑問的圖形由教師統一講解,既解決了學生的疑問,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這類情境的創設還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有一定的培養,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

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此類教學情境的創設需依據教材相關內容進行設置,還需注意到一些情境在常規教學中難以完成,需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教師除了對教材知識點有透徹的掌握外,對現代科技也需要有較為牢固的掌握。通過科技手段開闊學生視野,再現教材知識點,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可感可觸,不僅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通過實踐操作,帶領學生經歷體驗學習的過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想方設法的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的機會,讓學生自己操作和實踐,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發現數學中存在的規律,使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體驗成功的喜悅和知識趣味,進而使學生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知識的探索中,同時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培養。

1.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理解知識的發展歷程,既使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一個牢固的掌握,還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鍛煉。對于小學生來講,動作思維在學習中占據了較大份額,教師要善于抓住小學生的動作思維能力,多給學生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樂趣所在,享受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如,教師在進行《認識圖形》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積木的搭建時,要求學生能夠將這些積木圖畫下來,學生畫積木的過程中對積木有一個細致的觀察和思考,既對此次教學有極大的促進,還對學生自身的天賦能力有一定的開發??偨Y說來,學生作畫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體驗面與體之間相互關系的過程,無論學生在方格紙上作畫,還是簡單用釘子板圍畫,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們都使學生對各種形狀有了一定的體驗和理解,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2.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親身體驗到知識的形成及其發展過程。數學教育,究其根本,無非就是數學活動的教育。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自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簡單的聽科學。教學中,應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和實踐,在活躍的環境中學習數學,在實踐中理解數學和掌握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探索的精神。

3.教師要引領學生合作探究。

作為新時期的數學教師,應以“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以平等和諧的姿態面對學生,加強教學互動,促進學生學會合作,讓學生去認識、去探索,主動地學習新知,把要學的東西自己發現和創造出來。但在實踐探究學習中,思維空間的拓展使學生個體學習出現認知模糊,獨立思考的結果往往各不相同,也會使學生產生許多疑惑,這時教師可組織一定程度的課堂討論,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通過小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進行交流,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學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維方式經過交流整合,得到修正與提升。

總結:

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并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的日常積累。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依照學生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加強學生的日常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數學教學能夠真正的回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 王坦 中國人事出版社,2010.

[2]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 呂世虎,鞏增泰 中國人事出版社,2012.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24-01

猜你喜歡
創設情境新課標教學質量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淺談初三語文閱讀教學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新課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