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治療中的療效差異

2016-11-30 11:39呂俊杰鐘彩琴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7期
關鍵詞:全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骨折老年

呂俊杰+鐘彩琴

【摘要】 目的 探討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治療中的療效差異。方法 60例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 根據手術類型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觀察組實施全髖關節置換術, 對照組實施半髖關節置換術, 觀察兩組手術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輸血量、住院時間)、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和術后髖關節疼痛情況。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多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總輸血量、住院時間和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和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輕度5例、中度1例、重度0例、無痛24例;對照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輕度18例、中度6例、重度2例、無痛4例;觀察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均能夠使股骨頸骨折患者髖關節功能得到恢復, 但前者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低, 值得借鑒。

【關鍵詞】 全髖關節置換術;半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骨折;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074

老年患者因為骨質疏松等原因輕微外傷便可引起股骨頸骨折。手術治療是股骨頸骨折的主要治療措施, 而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后患者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較高, 并且術后容易出現泌尿系統感染、壓瘡等并發癥, 嚴重影響到患者術后生存質量[1]。目前關節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較佳治療措施, 關節置換術有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兩種。本文選擇錦州市中心醫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 觀察上述兩種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效果差異,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入選的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共60例, 均為本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 年齡均>60歲。同時排除不能耐受麻醉及手術過程的患者、合并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而不能實施手術治療的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上述患者根據具體術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14例, 女16例, 年齡60~76歲, 平均年齡(68.6±5.9)歲;左側股骨頸骨折18例, 右側股骨頸骨折12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13例, 女17例, 年齡60~78歲, 平均年齡(67.9±6.2)歲;左側股骨頸骨折19例, 右側股骨頸骨折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均在麻醉(蛛網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或二者聯合麻醉)成功后實施手術。對照組采用半髖關節置換術, 外側入路下完全暴露患者髖關節部位, 在小粗隆處把股骨頸截斷, 擴大髓腔, 把股骨假體植入, 做好復位后, 觀察患者雙下肢長度, 確定患者髖關節活動度良好, 在植入的假體處置入引流管, 對切口實施逐層縫合。觀察組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 患者的手術入路和對照組相同, 觀察組把股骨頸截斷后, 對髖臼內的軟組織實施清理, 逐漸擴大髖臼, 根據髖臼選擇合適的假體植入, 而后在假體附近置入引流管, 逐層縫合切口。對兩組患者做好術后處理, 給予有效抗生素預防感染發生、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手術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輸血量、住院時間);評定兩組患者髖關節恢復情況(分為患者可自行行走或輔助行走);記錄兩組患者術后髖關節疼痛情況, 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進行評定, 其中7~10分為重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0分為無痛。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輸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138±21)min、(601±67)ml、(521±65)ml、(19±3)d。對照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輸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104±32)min、(597±58)ml、(524± 39)ml、(20±4)d。觀察組手術時間多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總輸血量、住院時間和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和術后髖關節疼痛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可自行行走共24例(80.0%)、輔助行走6例(20.0%);對照組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可自行行走22例(73.3%), 輔助行走8例(26.7%);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和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輕度5例、中度1例、重度0例、無痛24例。對照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輕度18例、中度6例、重度2例、無痛4例;觀察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人群中因為股骨頸骨質疏松等因素容易發生骨折, 股骨頸骨折后容易導致股骨頭壞死, 一旦股骨頭壞死, 患者的髖關節功能發生障礙, 嚴重影響到患者下肢活動, 降低了患者生存質量。股骨頸骨折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措施, 而內固定術治療后容易發生股骨頭壞死, 且長時間臥床容易導致壓瘡、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 不但影響到關節功能恢復, 同時也降低了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所以采用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并不是較佳選擇。

目前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方式主要是髖關節置換術[2, 3]。髖關節置換術分為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本文結果顯示, 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對術后髖關節功能的恢復均有較好效果, 而觀察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相比, 前者手術時間較長, 手術過程中創傷較大, 手術費用相對較高, 手術過程中對手術技術的要求較高, 手術過程中必須使髖臼假體安裝準確到位, 否則會出現術后關節滑脫[4, 5]。半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時間短, 術中創傷較小, 手術費用較低, 但術后金屬股骨頭對髖臼下軟骨組織產生摩擦而導致髖臼磨損, 容易引起髖部疼痛[6-8]。說明半髖關節置換術雖然在手術創傷及手術時間方面較全髖關節置換術有一定優勢, 但術后引起的髖部疼痛等并發癥影響患者關節功能恢復, 同時也降低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所以, 在老年股骨頸骨折實施關節置換術方面, 要根據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優缺點, 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經濟情況及患者意愿進行選擇。

總之, 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均能夠使股骨頸骨折患者髖關節功能得到恢復, 但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后髖關節疼痛程度低, 術后生存質量較高, 值得臨床醫師借鑒。

參考文獻

[1] 徐辰, 毛遠青, 朱振安. 老年股骨頸骨折治療進展. 國際骨科學雜志, 2015, 36(2):109-113.

[2] 張寧, 李叔強, 李冬松, 等.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雙極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新鮮移位股骨頸骨折的近期療效比較.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1, 19(4):268-271.

[3] 侯昌禾, 廖威明. 老年股骨頸骨折治療—內固定與人工關節. 國際骨科學雜志, 2014, 35(1):6-9.

[4] 郭學峰, 王裕民. 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治療進展.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4, 22(16):1488-1491.

[5] 鄭季南, 方鈞, 陳敏葵, 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3, 28(2):59-60.

[6] 李國威, 董明巖, 張海飛, 等. 全髖關節置換與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Meta分析.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1, 15(22):4061-4064.

[7] 馬為斌, 李濤.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96例臨床研究. 中國實用醫藥, 2010, 5(8):91-92.

[8] 趙耀, 湯健, 李全利. 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的選擇:是人工股骨頭還是全髖關節?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2, 16(9):1692-1695.

[收稿日期:2016-05-31]

猜你喜歡
全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骨折老年
全髖關節置換與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有效性與安全性分析
老年股骨頸骨折保守治療的康復護理
加味桃紅四物湯口服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低分子肝素鈣用量的臨床觀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微創小切口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常規切口全髖關節置換術臨床應用效果對比
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