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藥物治療方案的選擇分析

2016-11-30 13:40黃森強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7期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米非司酮腹腔鏡手術

黃森強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藥物方案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15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手術后患者, 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 各50例。A組給予米非司酮治療, B組給予孕三烯酮治療, C組不使用任何藥物治療。對三組患者用藥后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A組與B組患者術后總有效率與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患者復發率(40%)高于A組(6%)和B組(8%), 總有效率(40%)低于A組(94%)和B組(9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患者分別采用米非司酮與孕三烯酮進行治療, 可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充分改善, 復發率顯著下降, 且米非司酮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孕三烯酮, 可行性與安全性較好, 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子宮內膜異位癥;米非司酮;孕三烯酮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169

在育齡婦女中,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常見疾病之一, 有關研究顯示,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在12%~17%范圍內, 導致不孕的比例達到54%左右,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1]。本文為了探究藥物治療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患者的治療效果,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手術后患者, 分別采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與不采用任何藥物進行效果比較, 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6年6月治療的15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手術后患者, 年齡19~48歲, 平均年齡(30.6±6.4)歲, 病程4個月~13年;合并不孕100例, 占67%, 原發性不孕30例, 占20%, 繼發性不孕20例, 占13%。所有患者都沒有腹腔鏡手術禁忌證, 在手術前的150 d內都沒有服用過有關激素類藥物。將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 各50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腹腔鏡手術時實施全身麻醉, 同時采用腹腔鏡對盆腹腔予以認真探查, 患者在術后采用抗生素對感染進行有效預防。A組患者給予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0673)治療, 在術后第5天首次服藥, 10 mg/次, 1次/d;B組患者給予孕三烯酮(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80020)治療, 2.5 mg/次, 2次/周;C組患者不給予任何藥物治療。

1. 3 觀察指標 全部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 每30天進行1次隨訪, 停藥過程中每90天進行1次隨訪, 隨訪時間為36個月, 對患者痛經、腹痛以及性交痛等情況密切觀察。

1. 4 療效判定標準[2] 對三組患者治療效果的評定, 主要分為緩解、改善、無效與復發4個方面。其中患者經過治療后, 臨床癥狀徹底消失, 盆腔內沒有腫物出現為緩解;患者經過治療后, 臨床癥狀明顯緩解, 盆腔內沒有腫物出現為改善;患者經過治療后, 臨床癥狀沒有變化為無效;患者經過治療后, 臨床癥狀再次出現, 盆腔內存在腫物為復發??傆行?緩解率+改善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與B組患者術后總有效率與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患者復發率高于A組和B組, 總有效率低于A組和B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 就是恢復患者的盆腔結構, 解除兩側的輸卵管梗阻, 進而達到改善臨床癥狀的目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雌激素依賴癥的一種, 將兩側卵巢切除是根治的一種有效手段, 但絕大多數患者都想要保留卵巢與生育能力, 其已成為臨床婦科治療的新課題[3]。主要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種植的內膜以及間質組織的侵蝕性與發展性較強, 手術是對細胞消滅性的重要手段, 倘若手術將卵巢激素的分泌功能保留, 會導致殘留病灶因此而復發。相關研究顯示, 保守性手術的復發率在50%左右[4, 5]。

臨床上通對子宮內膜異位癥采用的藥物治療主要有米非司酮與孕三烯酮等。米非司酮作為19-去甲類固醇與諾酮的一種衍生物, 對孕激素與皮質醇受體的親和力較好, 它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作用機制為抗孕激素功效, 患者用藥以后出現閉經, 使病灶明顯萎縮, 使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展也有抑制作用, 毒副作用較少, 經濟性較強等多種優勢, 其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6]。孕三烯酮是19-去甲睪酮的一種衍生物, 抗孕激素活性較強, 有中度抗雌激素功效, 和孕激素受體結合性較強, 可以和雄激素受體有效結合, 對雌激素受體結合的效果較低。對垂體促卵泡生成激素(FSH)與黃體生成素(L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 異位內膜明顯萎縮, 削弱異位灶, 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的治療具有一定效果, 還可以改善異位癥的痛經癥狀[7]。

本研究探究了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后, 選擇藥物治療方案的結果表明:A組與B組患者術后總有效率與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患者復發率(40%)高于A組(6%)和B組(8%), 總有效率(40%)低于A組(94%)和B組(9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患者采用藥物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不采用藥物的療效, 運用米非司酮與孕三烯酮可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充分改善, 復發率顯著下降, 且米非司酮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孕三烯酮, 具有顯著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 鄭興宗. 腹腔鏡手術分別聯合GnRH-a與孕三烯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效果比較.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4, 17(3):378-381.

[2] 向亞利, 毛平. 腹腔鏡下個體化手術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75例療效觀察. 中國內鏡雜志, 2015, 21(1):59-61.

[3] 彭錫安, 羅曼漪. 腹腔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觀察. 中國醫學創新, 2015, 12(7):117-120.

[4] 李焱, 張震宇, 劉崇東. 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鏡術后藥物治療妊娠結局分析.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5, 31(1):53-56.

[5] 陳夢坤. 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鏡聯合藥物治療效果觀察. 醫學綜述, 2014, 20(16):3068-3069.

[6] 張巖, 魏力, 趙巍, 等. 腹腔鏡配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效果分析 中國內鏡雜志, 2013, 19(11):1157-1160.

[7] 唐巧, 孫桂蓉, 劉高焰, 等. 腹腔鏡聯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分析. 四川醫學, 2013, 34(7):1025-1027.

[收稿日期:2016-08-18]

猜你喜歡
子宮內膜異位癥米非司酮腹腔鏡手術
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患者的結局分析
中藥湯劑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觀察
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術后藥物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桂枝茯苓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效果觀察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在中央性前置胎盤引產中的安全應用
對比微創手術與傳統宮外孕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